曹东义:回归中医,要有中医自己的标准!如何看待中医,事关战略 2024-08-01 00:40:23 曹东义:回归中医,要有中医自己的标准!如何看待中医,事关战略 “回归中医”与“守正创新”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策略,这与中医一百年的发展道路有着密切的联系。1有所迷失,必须回归 西风东渐,东西方文化碰撞,西方工业文明伴随着坚船利炮,让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备受冲击。医随国运,中医由于重视“有无相生”的生成条件与关系,而不善于研究细微结构,而与西方医学长于解剖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1830年,王清任出版《医林改错》,以解剖为标准,造成了中医自信心的失落,开始了百年磨难,逐渐被边缘化了。 尽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教育培养了不少高级人才,中医的硕士、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等职称系列齐全,有很多成果。然而,透过 “一片繁荣”的表面现象,不难看到中医界内部用西医的标准评价、改造中医,自我甘居从属地位的人不在少数;中医经典不被重视,历代中医名著不再有人阅读,中医学术萎缩,中医信仰危机不断蔓延的颓势,实在让人担忧;中医博士不会看病,中医专家不再摸脉,中医院不姓中等一系列本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的背后,反映了现实问题的严重程度。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面对“泡沫中医”的严峻现实,向中医界发出的召唤,呼吁青年中医学经典,做临床,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发展中医学术。2如何看待中医,事关战略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为我所写的《回归中医》作序说:“回顾近百年中医药事业的历程,可谓几度沉浮,困惑迷茫。早在1950年先师章次公先生曾慨然指出:‘医至今日,式微已甚。’嗣后,党和政府对振兴中医工作多次发出指示,有所改观,但在学术上的困惑,殊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章氏对改进中医的意见,今日观之,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卫生部中医顾问章次公先生,当年提出“故居今之世,而欲求改进中医,首望恢复辨证用药之精神,再以现代诊断方法,以济其不足,发皇中医药,其庶几焉。”他申明大意说:“次公敢郑重为同仁告:昨日今朝,岂可等量齐观?世界事物,无一刹那静止不变者;昨日之事,已成过去,吾可不问也;明日之事,方在未来,吾亦不遑计及也;吾之汲汲焉、惶惶焉者,惟今日而已。治学做人,一以贯之,岂但治病为然?而非邃于医而深于理者,恐其闻之而骇且惑也。”看来,章先生所重视的一是辨证论治,一是衷中参西,或叫衷中纳西,是两大法门。 朱良春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一切应当面对现实,辨证必须精细周详,见微知著;施治更应药随证变,切中肯綮,方得个中三味。然综观当今之医,系统、正确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者已不多见,常以生化声光检测为依据,按病选药,套方成药,应手而出;至于望神察色,详询切脉,形式而已;更有甚者,率以西药施治,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盖此等中医对辨证论治,日趋淡化,已不姓中,中医院亦已成综合医院矣,令人浩叹!如何扭转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采取多种措施,但愿能力挽颓势,重振中医雄风,则幸甚矣!我认为诸多具体措施,如聘名师,带高徒,培养优秀中医人才,提倡读经典,多临床等等,固属必要,但更为重要者,乃是如何大力理清思路,树立自强、自信的信心,才能安下心来,冷静思考,埋头去干。” 邓铁涛教授、朱良春先生想在了一起,说到了一处,提出了振兴中医的基本策略,值得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躬身实践,始于足下。3回归中医,首重复苏自主意识 邓铁涛先生说:“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了几千年的医学,是我国的主流医学之一,是以人为本的医学”。然而,在近代以来,用解剖评价中医的脏象学说,并以此“汇通”西医知识,不仅“汇而不通”,中医学的指导理论阴阳、五行,也被打入玄学、迷信的行列,出现了“废医存药”的局面。 “中医科学化”一直是很时髦的口号,是中医示不保守,不甘落后的一种姿态。但是,普遍认为中医不具备科学素养,没有研究的资格,而只有等待研究的义务。用西医来研究中医,改造中医大行其道,这种“废医存药”的做法,在今天仍然还有很大的市场。 但是,中医的阴阳本质、气血本质、脏腑本质、证本质的研究,虽然花了不少心血,也在不同的指标上,说明了其有“客观”依据,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揭示其本质特征。 控制论、系统论、黑箱理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反馈机理、复杂科学等等,所有的新学说都在中医学里找到了自己的依据;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免疫监控等所有医学新进展,都能与中医扯上缘分,中医辨证治疗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善,可以见到一定的疗效。卫星上天,海员下海,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艾滋病发作等等,古人从没有见过的疾病,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去治疗,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由此,我们必须再做思考:中医难道只是“传统医学”?不是现代医学、未来医学吗? 我们必须对于过去的工作做一个总的盘点,有一个大致不错的认识。只有认清了现在,才能正确应对未来。4回归中医,尊重中医自身规律 用什么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按着西医的疾病观、西医的检查指标指导中医临床用药,还是使用传统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寒热虚实、六经八纲理论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是中医为主,还是西医为主,或者中医西医理论掺杂在一起指导?如何处理中医与西医理论指导的关系,我们的心中是否已经清晰而坚定?我们的依据在哪里?需要明确地回答,而不是含混不清地“跟着感觉走”。 中医学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其认识疾病、治疗疾病、评价疗效,依据的都是证候。证候里尽管有症状与体征的区别,但都是通过四诊可以认识的,“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的“客观体征”。 病理病灶的肝炎、肾炎、肺炎、心脏病,甚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肾小球弥漫增生性肾炎等等都是宏观的改变,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各种病理病灶的形成,都是先由“分子机制”的改变,多种分子物质互相作用,逐步引发“级联反应”,肌体组织原有的状态与平衡被打破,“恶性循环”逐步升级,才能形成病灶。各种检查报告,忽视人体的主观感觉,不重视“内在卫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会丢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再加上“市场医学”弊端的暴露,造成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的世界难题,需要中医智慧救世。 临床上可以见到只有病灶而没有证候的患者,更多的是只有证候而没有病灶。当病灶与证候同时存在的时候,也不是病灶决定证候的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病证而各不同”。所以,证候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医的临床优势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只有证候而没有病灶的病人,西医没有可以攻击的靶点,他们的雷达发现不了目标,只好找中医治疗。这往往是“早期介入”的最佳时机,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是中医的长处所在。 中医的第二个临床优势是她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现代西医没有靶点的时候,不能介入,而“从头到脚”的精密仪器检查之后,许多老人成了“全毛病”,各个专家都可以“很有科学依据”地开出来一堆药,按照着各个“局部最佳”开出来的一大堆药,如何吃?都吃,都不吃?随意吃?各种药物相互之间有何影响?谁也说不清楚,因为“靶点太多”的时候,就好象四面楚歌,难于下手,这是还原论方法学上的缺陷,难于弥补。现代科学或者只研究一种物质,或者研究二种属性之间的关系。至于三个要素之间如何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四个、五个要素之间如何和谐、平衡、动态变化?现代医学、科学还没有这样的成熟理论模型。 而几千年之前,我们聪明的祖先就已经完成了这一构想,而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体系。中医既有气一元的构成论,也有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论,还有五行生克制化,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动态变化的复杂理论模型,它们使中医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给了中医以强大的理论支撑,使中医可以把一切有关人体生命健康、疾病转归的因素都纳入进来,统筹兼顾,“一揽子解决”,在一个方剂里通盘考虑所有问题,动态地根据微观变化反应出来的证候,调整处方,理法方药紧密契合,丝丝入扣,取得理想效果,达到整体最佳状态,恢复健康,保持健康。5回归中医,就是要有中医自己的标准 对于中医应当学习什么,中医应当具备什么素质,中医如何使用中药,中医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中医如何进行治疗方法的创新,中医的疗效如何评价,中医的医疗事故如何鉴定、处理,等等,都应当有符合中医特色的方法,可以在实践之中不断摸索、完善,而不能简单套用西医药的标准。西医药的标准,中医可以参考,可以借鉴,可以做事后的说明工具,但是,不能用西药的的标准评价、改造中医药,也不能做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事前指导。 传统中医对于辨别药物,掌握药性的医药不分家;对于一专多能的针药一起用,内外妇儿大小方脉的横向贯通,都是我们今天加以禁止的。还原论的化学分析,说不清丸散膏丹的作用机制。 中医教育是一个重灾区,每一个走进中医学院的学生,一接触中医理论就如同到了异国他乡,而一学习西医的知识则如同老友重逢,中医药的文化基础断了地气,如何能够爱中医?反中医思潮的重新抬头,有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和文化环境。张功耀竟然在《给全国网络读者公开信》中说:“‘爱国主义的盔甲’如今已经被撕碎了。在科学的照妖镜面前,中医不但不科学,而且简直就是文化垃圾。我们甚至应该不只是告别它,而是应该把它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我可以负责地说,中医既不是什么积极的文化,更不是什么科学,甚至还不够格称‘伪科学’,而是中国古代落第文人,利用人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而刻意做成的骗局。什么‘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七经八脉’,全都是热混了的胡话,没有丝毫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所有对中医的‘弘扬’和‘保护’,无非就是继续培养一些睡大觉、说胡话的人。如果被《红楼梦》养活的教授,终归不至于一开口就说胡话的话,以《黄帝内经》作为自己的‘文化归宿’的人,则每每开口却尽是些热混的胡话。” 张功耀还在《中医中药理论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的文章,污蔑说:“曲波先生在《林海雪原》中写了一些土匪黑话,这种文学创作是非常有特色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对于我国那些热衷于‘晦涩崇拜’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已经被标示为土匪黑话,而是把它插在一本中医书或其它的什么书里边,也必定是‘博大精深’的。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构造,就是用这种不是土匪黑话胜似土匪黑话的语言构成的。” 赞 (0) 相关推荐 【纪念方药中百年诞辰】一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构建顶层设计并践行的医家 作者 | 中国中医科学院 许家松 岁值辛丑,金秋十月,更逢重阳,迎来方药中先生百年诞辰.作为他的学生.学术继承人.合作者和家人,先生对中医药学深挚的爱,挺身卫道的浩然正气,和为中医药学术长远发展构建顶 ... 我们的中医科研问题在哪? 中医药科研误区,大者有二:其一,科研经费基本上给了西医药,而给中医药的经费基本上给了"中西医结合",纯正的中医药研究基本见不到经费.其二,从方法论而言,全是走的西医药之路,扔掉了中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5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有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其"病"和"证"的关系,是人为地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表达同一就诊 ... 中医名家邓铁涛教授 邓铁涛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这也是名医之所以成为名医的重要原因.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不仅在中医临床上经验丰富,而且总结出许多见解有独到的理论,对于临床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使他成为中医界举 ... 这些年出现这么多系统性的黑中医的组织和公知,他们都是受雇于谁 中国科学界的权威钱学森曾经说过:西医处于幼年时期,再有四五百年才能进入系统论,再发展四五百年才能发展到中医的整体论! 钱学森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中医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医学,无数的实践 ... 新书阅评| 中医学教授曹东义:《青囊》有秘诀 中医重传承——读胡君先生小说有感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编者:当医者遇见作者,看病的大夫看起小说,会发生什么呢? 作家愚公告诉我们,尚未谋面的曹东义先生是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著述甚丰,中医教学.理论研究. ... 曹东义:肺病咳嗽,中医清补结合疗效好 曹东义简介,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曾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 ... 图文:名老中医曹东义之咳嗽“桑杷二百五汤” * 老中医曹东义常用的止咳方 <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肺者,益其气: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曹东义老师认为,肺配 ... 曹东义教授:用“科学发展中医”取代“中医现代化”值得重视 2008-09-12 06:35 作者简介:曹东义,男,生于1958年,籍贯河北省衡水市仲景村,农工民主党员,硕士毕业,职称为主任中医师,现在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是河北医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硕士 ... 曹东义教授:传承中医,事关战略 --喜读刘世峰先生<传承中医>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 任何一个学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植根于五千年之前的中医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有效的传承.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中医药已 ... 《岐黄使者》预售,了解中医曹东义,请您先睹为快 讲述一个悠长而灿烂的中医梦,记录一群当代中医的别样人生,开启一扇考量杏林医事的窗口,见证一颗岐黄使者的赤子之心. (本书将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太白文艺出版社隶属于陕西新 ... 曹东义 桑杷二百五汤 组成:桑叶12克,枇杷叶12克,百合15克,百部15克,五味子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牛膝20克,炒麦芽30克. 功用:滋降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阴虚肺燥,肺失润降. 用法:每日1剂,加水 ... 【曹东义:咳嗽-桑杷二百五汤】 咳嗽:桑杷二百五汤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弟子. 组成:桑叶12克,枇杷叶12克,百合15克,百部15克,五味子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牛膝20克,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