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 王荣作品欣赏
王荣,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顾问,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草原丝路书画研究院院长。 多年来从事专业教学及美术创作,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展出中参展并获奖。其中作品“浩特的早晨”、“戈壁风”、“云间烟火牧人家”、“清明雨”等先后入选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美展。代表作“霞映翠羽”、“潇洒秋风”分别获银奖,其它各类奖项15项。1992年在蒙古国举办“草原风情展”。2000年荣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作品集“王荣中国画作品集”、“逸笔清韵----王荣花鸟画作品集”、“王荣水彩画集”等分别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它作品集共五部。
传承与变革
文/王荣
中国画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经过几千年的演绎,彰显了民族智慧和精神,成为民族文化的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否强烈、突出地体现出民族精神,并透过这一特点深刻地体现人类共同的联系,从而为世界文化提供有价值的积淀。历史始终在传承与变革中前进,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并重新整合而向前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画的创新并不是新的课题,它是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横向借鉴,或是以新的观念引导艺术实践,展开思维的实践过程。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在不断地同化着外来文化,并将其作为自身思维的补充,因此传统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画历经漫长的封建社会,风格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惰性”和保守性。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创新缺失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艺术的创造性活动原本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富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的视野总是不断向前扩展。当然,中国画的创新必须从对中国画的深度理解入手,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再从笔墨形式,进而从精神内涵来延伸和推进中国画的发展。发展需要变革,变革就需要对有些传统的部分进行否定。当代社会正处在一个中西大融合、大交汇的新的环境中,我们积极应对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挑战,努力实现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艺术的稳定延续与动态变异在高峰迭起的创造中推动中国画不断向前发展。
笔墨当随时代。时代赋予画家的使命是不断创新。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在对比中学习一切所需的中外文化成果。因为我们只有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才能发现新的发展空间,在不断与西方艺术的比较过程中认识传统文化的高度和西方艺术的优点。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断演绎与发展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种地域或民族特色的狭隘理解,更不可过分炫耀和津津乐道。
中国传统绘画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积累,不足是缺少创新,有些程式化。中国画要发展和具有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参照中,在与世界发生联系时显现其特性和价值,使其真正与当代、与世界对话,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坚持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对接。目前,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是艺术向现代化转型。
作为新时期的艺术家,无论其自觉程度如何,都无可回避地会面临这样一个新课题,就是如何发扬传统文化。要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现代艺术,创造、拓展和更新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在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学习了解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具备了广博的学识和修养,取他人之长弥己之短,才能实现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当代艺术从内涵到外延都与传统艺术不同。传统绘画艺术要发展、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形式的转换,这一形式的转换蕴含着大量的再创造信息,因为原来那种重复的表现形式和过分的程式化势必导致艺术形式的枯燥乏味,也有碍于作品审美品位的提高。一种艺术形式从兴盛到繁荣,都有与之相应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模式,一旦这种美学观和创作方法无法自行更新结构或改良自身的运作方式时,就会停滞不前。
因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增强个性化实验的投入力度,使其艺术观念的重构有助于我们在美学上重新审视它的内涵,并将它的概念范围加以扩大。
目前,从全球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多元互补、多极交叉、相互交汇的文化形态正在形成。对于绘画艺术,不能用“保持纯粹性”的狭隘观念来衡定,绘画在当下创作实践的意义,不在于某种“纯粹性”形式的确立,而在于如何在当今多元格局中创造、拓展和更新绘画的内涵和外延,使之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绘画的表现语言涉及材质、技术、观念等多种因素,包括在转换过程中的创新等,这些都为当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传统不是美玉无瑕,在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弊端,要辩证地正视文化遗产,继承传统但不能停止对美的追求,要摆脱盲目崇拜,丢弃“爬行”的自卑,坚定超越的信念,从借鉴和吸收中找到与时代相融合的现代绘画语言。发展传统需要摆脱法度束缚,要自由飘逸地徜徉于广阔天地中。革新就要打破守旧、单一的模式,不断开辟新境界,探索新形式,寻找新语言。这既是绘画艺术发展的推动力,更是美术家彰显时代精神、更新创作观念、探索形式语言的重要方法。
在我的作品中,不乏借鉴西方绘画中光与色的表现特点,并将其纳用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色彩布局中,再把握画面整体关系和构成形式中力求在色彩表现上强调和谐或对比,以及整个画面的光感效果。为改变中国传统花鸟画固有的绘画技法和过分的程式化,我常常运用反向思维有意识地突破画面中原有的固定程式,甚至弱化线条、强调笔触、工笔结合,追求用一种中西融汇的新语言去阐释和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和意识,力求用传统的表现手法注入新的生机,使其有新的生命活力。
艺术创作,一定要具有自己的独特取向,我不想背负太多的传统和文化压力,又不排斥艺术观念不断变革的时代特征,但更不去刻意追求观念的时尚,而是实实在在根据自己的性情去思考和探索。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形式是否能体现艺术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人文关注。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绘画时,从水彩到水墨,再从水墨到材料的综合运用,是将材质作为承载自由想象的媒介,以其中固有传统为基调采取“中西融汇”的表现手法,而在技法上又不拘一格,同时结合传统精神和心灵律动进入想象的时空,力求体现当代意识,个性面貌。我们尊重传统,但完全恪守传统无疑是作茧自缚。从多角度立体地看待传统发展的延续性,立足本民族的审美特点,对现代艺术进行合理的借鉴,以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表现和材料的运用在当代中国画表现中的多种可能性,这既是我所倾心的研究课题,也是我的追求和风格体现。
在不断对传统文化的研习与材质的探索中,寻求自己心灵的契合,借助材质、超越材质,力求将作品变为自然倾泻,随意而生的状貌,以呈现自然生发的状态。
一个艺术家的研究兴趣及专注程度,取决于其价值取向和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这也必然要影响艺术风格的形成。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我深知拥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不仅凝结着独特的个性,且承载着艺术家领悟人类文化的整体观念,以及倾力于探索中国画现代性转型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