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实践活动“四维”目标看劳动教育
来源 | 《实践基地课程平台》
文章1604字,阅读预计5分钟
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创意物化目标的达成,与劳动精神和态度培养高度相关。创意物化目标指“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一目标的载体是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生产劳动或模拟生产劳动互动,如各类职业体验活动、设计制作活动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常见活动形式都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学生参与各类手工制作、陶艺、木工、家电使用、绳结、模型设计等设计制作项目,是学习并运用劳动技能的过程。学生参加各类军训、学工、学农、职业岗位体验等活动,是体会职业劳动的艰辛、感受各行各业职业精神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岗位体验中融入大胆想象,体现创新创意,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劳动体验,同时感受并传承坚守执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劳动对接并运用知识。这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问题解决目标指向一致。
问题解决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在开展劳动时强化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通过“研中学”“做中研”的方式,结合学科知识,重视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运用智慧、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劳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