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应该知道的心理规律,你知道几个?
这些心理现象规律
放在教育里会发生什么
心理是指人内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
科学家们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解答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著名的心理规律如何从教育层面帮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心理规律一: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时,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教育心理学中,超限效应常常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孩子犯错了,家长总爱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反复提起这件事,一碰到类似情况就又数落一遍孩子。
对同一件事做出过多相同批评,会让孩子本身的内疚不安变成不耐烦乃至反感,到最后孩子极有可能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在教育孩子上,批评需要有一个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假使非要再次提起,也应该换种角度,换个说法。
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抓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心理规律二: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过一个专门的测试:
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大学生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大学生分为两组,A组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依旧没有奖励;第三阶段,实验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决定是否继续解题。
结果显示,A组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却变少了,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B组有更多人花更多时间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在教育中也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零花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给你买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避免“德西效应”。
心理规律三: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收到别人的心理暗示,正处在学习接纳社会的孩子如果长期接收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使他们的情绪受到影响。
相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并有意无意通过态度、表情、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等行为,将期望传递给孩子,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心理规律四: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
所以,在教育中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当然,也不要随意给孩子乱贴标签,正确运用“标签效应”对孩子进行科学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图||文:转载自公众号“知了家长”
编辑:王欣||饶珂郡
审核:李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