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遭遇“史上最坑优惠” 平台商家消费者是怎么看这些套路的?
复杂,意味着忽悠,甚至是欺骗!
以前对这句话还有点不以为然,如今深信不疑。
不得不说,这个转变是“双11”给的。
想想也是,爱因斯坦用一个E=mc²就说清楚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结果我这个在蓝翔拿奖学金的人看完双11的促销愣是懵逼了,可见套路之深。
不可否认,双11时很多东西是真的降价,但坑也是客观存在的。
2016年,国家发改委受理涉及“双11”网购节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主要包括优惠条件限制多、优惠承诺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
下面我们先看看2017年网友最讨厌的两大新套路。
与时俱进的新套路
套路一:新预售
如果真为了用户,是不需要复杂的预热的,但商家不想吃亏,所以就准备了预热(坑):
1)预售的商品必须单独购买,无法合并订单。
不能合并订单的话,就享受不了“满减”,想要得到满减优惠,就要用本不想买的东西“凑单”,结果就是你并没有少花钱。
2)用“券”限制多,既不明示也不同意退款。
比如“满599元减100元券”,需要网友支付9.9元购买,而且此券只能在预售的款式上用,也就是说,一个预售的秋裤100元,只能买6件才可以使用此券。
实际上,不少人“花9.9元买的券”就特么的不用了,宁可不用也不愿连续跳坑,结果商家“卖券”发了财。
3)优惠券限制人数,又不公布名单,过程不透明。
比如,商家规定前300件定金翻3倍,50元当150元用,可我怎么就那么凑巧的是301号呢!不公布名单,过程不透明,所以这种订金不交也罢。
而且淘宝和京东的普通优惠券不自动生效,不点击就不生效。
总之,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误解,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甚至还因此而错过真正的优惠。
怎么说呢,不想玩没人能说你什么,但玩不起耍赖就不对了。
套路二:新红包
在天猫商城,传统的“红包”已经变身为全球狂欢红包、火炬红包、群战队红包、品牌狂欢城红包和线下AR红包5种。
其中,火炬红包最多每人可点亮100个,火炬红包又分为普通红包、稀有红包和传说红包,普通红包金额随机,稀有红包最高111元,传说红包最高1111元。
然而当你千辛万苦点满100个火炬红包时,会发现基本全是普通红包,大多是不满1元的现金红包和商家优惠券。
一度蜜做过一个调查,在目前行情下,推广圈粉的成本普遍是3-5元/人,也就是说,随便参加某公众号的一个活动,就能得到3-5元的实际利益。
现在呢,不但廉价帮马云给支付宝做推广,还要冒着刷屏被微信封号一天的风险,这投入与产出实在不成比例。
学了新套路,不忘老套路
除了上述两个新套路外,商家还有5个老套路等着你:
1)线上线下,同款不同质
你买到的是“电商专供”商品,它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但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
比如某品牌运动鞋,在线上买的,发现有问题,线下专卖店不退换(以前是支持退换的),所以你懂的。
2)先涨价后打折
先涨价后打折已成潜规则了,虽然平台会约束商家这种行为,但商家岂会没对策。
同事看上一台冰箱,双11确实打折了,比平时便宜,但比“618促销”时贵几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双11不是全年最低价啊。
所以,面对商家促销,消费者需保持清醒,货比三家;对于心仪的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双十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实惠。
3)下单易退款难
有些商家就是各种不退款,所以下单前仔细查看商品的介绍,并保留下单凭证(订单截图、与卖家沟通时的聊天凭证等)。
遇到退换货的提前与商家商议运费事宜,并保存截图等信息,同时保存好快递单;遇到商家不守承诺或售假,向平台举报维权。
4)赠品太烂
赠品真给了,但太烂或是假货,有人就遇到这种无良商家了,怎么办?
法律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赠品通常都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就成赠品保修时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5)各种中奖、退款、秒杀诈骗
双11时候,有些小平台打折会更凶残,不然更没法和京东天猫“较量”了,但有些不法人员会利用我们这种心理,给你发诈骗链接和短信等。
所以,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对于货到付款的,要先验货再付款。
平台、商家、消费者如何看双11套路
平台:反对
平台为了避免商家玩套路,为了拉拢消费者,补贴越来越大:
比如苏宁,消息称2017年双11开始之前,临时增加的这一个亿补贴,目的是为了全面对标其他平台,以保证苏宁易购在所有平台中价格最低。
再比如京东,双11期间仅京东物流的补贴就从6亿提升至21亿。
天猫更是表示将联合品牌商发放百亿元购物津贴。
平台的补贴是真实不虚的,它们的逻辑是只要能换来好业绩,股价就能上涨,而且随便涨涨就能弥补损失。
因此,平台是反对商家玩套路的,不然消费者会连带恨上它们,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懂的。
商家:无套路怎么得“人”心
确切的说,这里的商家是中小商家,因为大中商家还是盈利的,它们的产品溢价高,比如苹果手机,利润本来就高,让些利也是赚钱的,人家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能进。
所以如今的双11狂欢,其实已是20%大商家的狂欢,80%中小商家的噩梦。
之前曾有人做过一次统计,双11期间前100名大卖家,即1%的双11商家,占了天猫当天50%以上的销量(中小商家是陪跑的)。
有参与“双11”的厂商表示,“想在‘双11’赚钱很难,很多甚至亏本,但为了刷存在感、留住用户,又不得不参加。”
因为它们担心你不发声、不露脸,消费者以为你这个品牌销声匿迹了,就有可能转移到其他品牌。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参战,以保住已有的份额和消费者。于是,个别商家就开始琢磨套路了,不然亏钱。
消费者:不玩了
不是有网友吐糟了么:
“简单粗暴的直接打折活动已经很难见到了,买个百十元的东西,得花几个小时研究各类规则。”
“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
“买的没有卖的精,好了,我不买了,因为我不会算。”
……
对于双11来说,起初电商平台是对店家让利活动有补贴的,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活动的成熟,补贴取消后或补贴不够瓜分,店家的让利诚意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店家在优惠问题上玩虚的,再加上套路越来越深,想必消费者的热情会越来越低,最后“双11”只能提前进入下半场。
总之,对消费者来说,无论“双11”前商家怎样造势,活动多么诱人,要理性判断自己的消费需求,不要被花样繁多的优惠“套路”冲昏头脑过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