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故都丹阳 淅川故邑老城》连载五:移民文化

楚国故都丹阳 淅川县邑老城

——淅川县老城镇历史文化探究之五

文/田野 何占瑛

五、 移民文化

老城镇是一个移民大镇,老城人民经历了丹江口水库建设时期移民和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两个时期,就连老城集镇本身,也是从淅川老县城搬迁到现在位置的。因此,移民文化是老城镇重要文化之一,“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移民精神在老城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1、丹江口水库建设时期移民

在丹江口水库建设时期,老城镇系原城关公社。在移民搬迁中,老城镇先后经历了多批次移民搬迁,其中,大部分迁到了邓县,一部分迁到了上集新县城,少部分投亲靠友,其余均后靠。由于批次多,类型复杂,具体移民人数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但是,南湾、西街、北关、菜队、东关、西关等大队的名字已经彻底从老城镇的行政区划中消失。自《淅川移民志》统计的数字,1992年,老城镇共有25个行政村,总人口29953人。其中,移民后靠村14个,后靠移民人口11610人。老城镇新建村,原来是一个荒坡,根本没有居民。1971年,老县城四街零星后靠移民搬迁集中在一起,命名为新建村。其组名仍为西关组、南湾组、北街组等,颇为有趣(详见附件十二)。

老城后靠移民人口多,耕地少。陈岭村人均只有0.39亩,官福山人均只有041亩,最少的是新建村,全村709人,只有27亩耕地,人均只有0.038亩耕地(以上数字为1992年统计)。移民主要库区小落地生活。但由于丹江口水库水位反复无常,十年九不收。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立后,长江委下了停建令,172米以下不得新建房屋,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其恶劣,直到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动迁,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善。

2、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

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期间,老城镇移民既有外迁移民,又有内安移民。全镇25个村,涉及移民的村有20个,移民3936户,共15607人。其中外迁移民3326户,共13933人,主要迁往新乡和郑州两地。后靠移民172户,共707人;分散安置、财产户、投亲靠友、干部职工家属安置等四类分散安置移民438户,共967人。

在移民迁安期间,老城镇党员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移民”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克难攻坚,稳步推进,圆满实现了“平安、和谐、按时、全部”的移民总目标,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试点移民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一批移民工作先进单位,授予南阳市移民集体三等功,2011年被授予南阳市移民集体二等功。时任镇党委书记马华中荣获省先进个人、市“二等功”、“三等功”等多项荣誉,安建成等一批干部受到省、市、县的记功、表彰和奖励(安建成先进事迹详见附件十三)。

六、丹江山水文化

老城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北岸,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老城政区地图》详见附件十四)。目前,主要经济以一产为主。挖掘老城山水文化,打造宜居老城、山水老城、旅游老城,对于老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交通便利,气候适宜

新修建的豫X011线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距离老城只有20公里,车程只需要20分钟。通过水路,可以与岵山、丹江大观苑、丹阳湖、渠首、香严寺、坐禅谷以及湖北的丹江口、武当山等景区相连。老城镇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年均气温15.8摄氏度,无霜期228天。年日照平均为1994.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817.3毫米。非常适于旅游开发。

2、水域宽广,景色优美

在《淅川县旅游总体规划》中,老城镇是丹江湿地的旅游门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在老城、大石桥、马蹬、盛湾、滔河一带,形成了多达数百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可谓是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与此同时,在老城镇域内,还有诸多半岛和岛屿形成。加之多年来,老城镇大力发展以仁用杏、花椒、油桃、薄壳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在库区湿地大力发展以竹柳为主的生态产业,森林覆盖率日益提高,这为老城增添了新的山水文化景观。

3、水景风情,宜居老城

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后,稳定水位将抵达老城集镇南街头。届时,老城集镇将成为丹江沿岸唯一的临水集镇。在老城建设水景风情小镇、旅游码头和丹江湿地门户,将成为丹江口水库上游重要游客集散地和旅游度假胜地。

楚国故都,魅力老城。老城,一座历史名镇,一座文化名镇,一座山水风情小镇,她以卓越的风姿和宽阔的胸襟热诚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