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晚明惠及当今,晚明时期天主教文献《天主实录》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
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
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功在晚明惠及当今,晚明天主教文献《天主实录》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引言:
早年进教堂听讲教理,在讲到天主三位一体奥义时,常听到这样一个比喻:
古代有一圣人大贤,研究天主教义,昼夜寻思,始终有一些问题困扰不得其解。一天到海边散步,遇一玩童,手拿漏碗。圣人问道:你这是要干什么?玩童说:我要用这个漏碗把海水舀干。圣人笑道:欲以漏碗舀干沧海之水,这怎么可能?。那个小孩说:你既知漏碗不能舀干海水,而却劳神殚思,求穷天主之量,岂不是更加可笑?一会小孩不见。圣人才知其为天使显现。这个比喻是说,天主奥义不是凡人言语所能说透的。
以前听这个比喻,并不知道出处,近日得董天俊神父赠阅《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十二册,方知其出自晚明《天主实录》,它的作者是耶稣会神父罗明坚。
一,一叶扁舟泛海涯,三年水路到中华
里斯本港位于葡萄牙西海岸特茹(TAGUS)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东侧,是葡萄牙最大的港口。1578 年 3 月,有三艘商船在这里拔锚起航,这注定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航行,因为船上搭乘着 10 余名天主教传教士。而其中有两位传教士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诸多历史先河,后来成了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量级人物:一个人名叫罗明坚(MichelRuggieri,1543—1607),另一个名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罗明坚,意大利人,曾获两种法学博士学位,1572年加入了耶稣会。
经过半年惊涛骇浪中危险重重的颠簸,他们于 7 月绕过非洲好望角,于1578年9月 13日到达印度果阿(G0A)。果阿位于印度西南部,是天然良港,附近海口风平浪静,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居民善良,葡国不仅早已将果阿建设成为耶稣会的传教基地,而且经过长期经营也使之变成著名的欧亚贸易中心。
果阿虽然花香鸟语,但罗明坚志不在此,他的理想圣地是梦想中的中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1579 年 7 月,已经 36 岁的罗明坚从印度来到中国澳门学习中文。1579年7月,罗明坚来到这里时,圣保禄教堂还没有最后的竣工,他遵循上级范礼安进入中国的天主教神父“应该学习中国话及中文”的要求,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
罗明坚是一位很有毅力并有极高天赋的传教士,他刚来中国时不懂中国话,也找不到会葡萄牙语的中国人,就以画来学汉语。罗明坚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古汉语特别认真,他对中国的伦理道德也很感兴趣。
罗明坚到达澳门后2年4个月,便能认识15000个汉字,可以初步阅读中国的书籍,3年多后,便能熟练用汉语来写作了。这也为以后《天主实录》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罗明坚后来的诗作也可以看出其中文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的造诣:
《寓杭州天竺诗答诸公》
一叶扁舟泛海涯,三年水路到中华。
心如秋水常涵月,身岂菩提那有花。
……
二,携经万卷因何事?只为传扬天主名
1583年,罗明坚先后三次进入广州,并通过与两广总督陈瑞、香山知县、肇庆知府王泮等中国地方官员的反复磨合,最终于1583年9月10日进入肇庆,居住在肇庆天宁寺,开始传教,并着手建立在中国内陆的第一个传教根据地。在中国期间,罗明坚先后到过浙江、广西传教,为天主教在中国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万历十一年(1583)年底,罗明坚神父便已把他撰写的《天主实录》重新校正。以后又请利玛窦和在肇庆府住的一位福建儒士郑郢润饰。至万历十二年(1584)旧历八月十八日,序文方才写好,后来杪全书方才印刷完毕。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一册第一篇——罗明坚《天主实录》
《天主实录》是耶稣会士用汉字撰写的一部基督教神学著作,是明末第一部天主教护教文献,是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后由西文翻译为中文的第一本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天主实录》,是在华天主教的第一册中文教理书籍
《天主实录》是一部护教的道理书,是准备外教读者接近基督真光,弃绝在华流行的几种迷信,认识显明的真理,进而皈依圣教。
《天主实录》,在书中他正式提出中国的“上帝”和天主教的“天主”是同一概念。第一次系统地向中国人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人的灵魂不朽大异禽兽和死后必有天堂地狱之赏罚,报世人所为善恶的天主教教义。
第一次讲述天主三位一体的道理的比喻:尝譬之水矣,出于泉,流于川,聚于湖。泉、川、湖虽三,其水实惟一而已。
 
2,《天主实录》,是一本适应国学人士的护教书
书中部分内容明显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将天主教教义和儒家思想加以汇合。该著作和形式东西合璧,采用师徒之间的对话的写作方式,即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学者之间的对话,原文用拉丁文写成的,后译成中文,是一部针对非信徒的关于天主教信仰的护教著作。
它既是一本要理问答,又是一部天主教教义。特别适应国学人士的阅读习惯,容易被士大夫所接受。读后使人感到它的内容和我国的中庸思想很是吻合,使人能判别善恶,仿佛拨云雾而见青天。
3,《天主实录》,最早把星期制度引进中国,第一次向中国人讲述天主十戒
《天主实录》亦是最早把星期制度引进中国的, 中国传统把每月三分为上、中、下旬,或二分为朔望。基督教则是把每月分为四星期,每星期有固定的宗教文化生活。《天主实录》第一次向中国人讲述天主十戒,指出其目的是为了“明天主根因,而知所以善善而恶恶”,以“救拔灵魂升天堂,免堕地狱”;“一惟诚心奉敬天主,无有二疑”。
4,《天主实录》,描述了天主教在欧洲的情况以及耶稣会的崛起
该书也介绍了“耶稣会”,描述了天主教在欧洲的情况,以及耶稣会的崛起。《天主实论》最後一章标题是《总举大西俗尚,而论其传道之士所以不娶之意,并释天主降生西土来由》。 讲天主教国家的本质是服从教皇:“立有最尊位,曰教化皇,专以继天主颁教谕世为己职,异端邪说不得作于列国之间。”强调耶稣门徒伯多禄在梵蒂冈建立教堂後,一任教皇没有中断过,因此它和耶稣不但有精神上的联系,而且还有实体上的联系。
5,《天主实录》,不仅流传于中国,而且还远及菲律宾、安南、日本等处
罗明坚用中文写成第一部天主教信仰著作《天主实录正文》又称为《天主圣教实录》,广为传播。当时共计印刻一千二百册。不久这本书又刻印第二版,题名《天主圣教实录》。
它不仅流传于中国,而且还远及菲律宾、安南、日本等处,并且它的样本还远达欧洲。《天主实录》对天主教在中国、日本等地在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后记:
罗明坚在绍兴、杭州逗留了不到半年,就返回了广东。1588 年底,罗明坚离开了澳门,1589年 9 月回到欧洲,并于 1606 年着手编绘《中国地图集》。不幸的是,这部地图集还没有彻底完成,他就于 1607 年在意大利去世了。
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收藏着由罗明坚创作的三十四首中文诗,这是西方人用汉字写下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一首1585 年初冬,罗明坚再次来到了杭州留下的关于杭州的中文诗:
游杭州府
不惮驱驰万里程,云游浙省到杭城。
携经万卷因何事?只为传扬天主名。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平台
讲述许多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