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高考(书法史)—— 《张都大帖》

《张都大帖》 与《烝徒帖》一样,是另一封自我推荐信。 米芾在信中向长官说明他足以担任治理运河的工作,希望能做到“都大”位阶的官职。 米芾清楚地剖析运河的河道弯曲、河水深浅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希望获得长官赏识。 深知物理的米芾,与我们认知的艺术家形象,似乎有著天壤之别。

释文:

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者。傥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

翻译

听闻张都大宣扬美德,代理提拔选举像榆柳曲居于枸杞之中那样的人才,倘若能得到您推荐我去担任这个职位,为完成治理运河的事献微薄之力,米芾再拜。南京以上河身多弯曲而不曾浅,又因为被称为名曲,水流多曲折!再加上一直以来,南京以上才有水源,靠弯曲的河道才能到达,往南京以下,便没有水源。不知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简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一新台阶,为画史所称道。米芾究竟以书为尚,还是以画为尚,史家各有侧重。

(0)

相关推荐

  • 米芾书法《昼锦堂记》

    米芾书欧阳修<昼锦堂记>拓本(疑伪) 米芾(1050-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官至书画博士. ...

  • 书法高考(书法史)—《郑长官帖》

    虞世南<郑长官帖>拓本 行草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郑长官致问极真,而其三人恒不荡荡,将如何?故承後时有所异责.

  • 虞世南《郑长官帖/书法全集》1.0版 | 已收录1篇

    <书法全集> <郑长官帖书法全集>1.0版新增虞世南等历代书法家1篇高清图文:5篇书法展等内容. 我们力争做到史上最全,如有遗漏与错误恳请帖友补充与指正! 虞世南<郑长官 ...

  • 虞世南《郑长官帖》字库1.0版

    虞世南<郑长官帖>拓本,行草书,25.7×43厘米,<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始] [释文]郑长官致问极真,而其三人恒不荡荡,将如何?故承後时有所异责. [终] ...

  • 书法高考(书法史)—《职事帖》

    苏轼行书信札欣赏<职事帖>,亦称<致主簿曹君尺牍>.纸本:纵27.8厘米,横38.8厘米:苏东坡作于1083年(元丰六年):共10行80字: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 ...

  • 高考书法(书法史)—《令子帖》

    苏轼<令子帖>约书于1094年(绍圣元年).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4行,计50字.30.3厘米×25.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令子所示,专在意,来日相见即达之.但未必有益也. ...

  • 高考书法(书法史)—《阳羡帖》

    <阳羡帖>,纸本,行书,27.5×22.6cm,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旅顺博物馆藏.此札曾经启功.谢稚柳.杨仁凯等国宝级专家过眼鉴定,认为其笔墨气息甚佳,来源真实,确为内府收藏之珍品 ...

  • 书法高考(书法史)—《参政帖》

    米芾<参政帖>仅三行二十七字,是鉴定苏太简家藏书画钤印的记录性文字,是历来米芾作品著录中的集外篇.此帖虽字数不多,却是精心构思,一丝不苟,全篇间架紧密,笔意俊爽,行气平稳,法度谨严,犹不失 ...

  • 书法高考(书法史)—— 《荆州帖》

    <荆州帖>,亦称<动静帖>.<致公蕴知县宣德执事尺牍>纸本,30.4×43.5cm,凡10行,132字. 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三月四日. 钤有"缉熙 ...

  • 书法高考(书法史)—《余杭帖》

    王献之<余杭帖>(又称<触事帖>)拓本.行书.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余杭乃东晋县名,属吴兴郡治下.第二行有『州将』一语,此语亦见於王羲之尺牍中&l ...

  • 书法高考(书法史)—《陈揽帖》

    米芾<陈揽帖>又称<昨日帖>,纸本,行书,纵25.9厘米,横2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所云无一事可考,只知此帖之笔意与<参政帖>近似,当是同一时期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