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倍!绝对估值法是如何引领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

最好的投资决策是什么呢?当然是投资被低估的股票,等到其涨到高位再卖出,从而赚取中间价差。
那么如何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呢?这就涉及到股票的估值问题了。
估值,也就是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巴菲特曾经强调过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内在价值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符合逻辑的手段”,内在价值是公司值得价值投资者购买的唯一理论依据。
那么如何对公司进行估值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今天我们主要先来看一下绝对估值法。巴菲特就是绝对估值法的忠实拥趸,他认为一般的评估标准,诸如股利收益率、PE、PB或者成长性,与价值评估毫不相关,除非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线索。当然,股神的说法有些偏激,但是这也确实证明了绝对估值法的可靠性。

绝对估值法主要涉及两种模型,现金流贴现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由于期权定价模型应用较少,所以本文仅针对现金流贴现模型展开。

01

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首先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最经典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对公司进行估值。自由现金流反映了公司整体资产的经营效益不受公司财务杠杆的影响,已经扣除了公司持续生产经营以及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项现金支出。

那么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是怎么计算的呢?

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模型的计算了。

因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存在一定的假设,所以,我们采用两段折现法

阶段1、高速发展期:这阶段我们定为10年,这10年的增长率设为10%。

阶段2、平稳发展期:10年之后,公司会进入低速永续经营阶段,将这一阶段的增长率设为4%。

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公司的价值,在相应的扣除安全边际后,与公司现在的市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公司是否存在被低估的情况。

自由现金流模型虽然是较为严谨的股票估值方法,当年巴菲特在考虑要不要对可口可乐进行投资时,所使用的的就是这个模型。

首先他预估,在第一个阶段前10年,可口可乐会保持15%左右的增长。至于10年以后的增长率,他认为,15%这样的增长率不可能持续,所以给了一个5%的永续增长率,也就是他认为可口可乐在未来会永远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下去。

其次,确定贴现率。他以当时美国的长期国债利率——9%,作为贴现率。

紧接着就进入到正式的计算中。巴菲特用1988年可口可乐的自由现金流为起点,按照15%的增长率,算出未来10年,每一年的自由现金流

然后,再用9%的贴现率,算出这些钱折回当时的价格

接着按照5%的增长率用一个永续现金流的公式就可以算出可口可乐在第11年以后的所有的现金流

最后可口可乐的市值算出来是多少呢?巴菲特算的是484亿美金。可口可乐当时的市值是多少呢?仅仅有163亿!巴菲特计算出来的市值几乎是当时市值的3倍!

所以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的股价是被严重低估的,当机立断大量买入。事实证明,巴菲特是做对了。到10年以后,也就是1998年的时候,可口可乐的市值涨了11倍,远远超过巴菲特所计算的内在价值。

通过巴菲特的例子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巴菲特在进行估值时就加入了他对于可口可乐公司发展的主观想法了,如果两个发展阶段增长率的取值不够客观,偏消极或者积极的话,对最终的估值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02

股利折现模型(DDM)

股利折现模型(DDM)是将公司未来发放的全部股利折现为现值来衡量当前股票价格贵贱的估值模型。这个模型计算起来没有自由现金流模型那么复杂,有点类似于其第一阶段的计算公式。

股利贴现模型的假设是现金股利是股东投资股票获得的唯一现金流,这一假设就使得其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模型适用于分红多且股利较为稳定的公司,其所处行业一般应为非周期性行业;不适用于分红很少或股利不稳定的公司,周期性行业均不适用

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稳定,因此对公司未来发放股利的预测难度很大。不过,对于那些股利发放政策稳定的收益型行业公司或防守型行业公司,股利贴现模型可以成为主要的估值标准。

与相对估值法相比,绝对估值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精确地揭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但是如何正确地选择参数则比较困难未来股利、现金流的预测偏差、贴现率的选择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估值的精确性。

但是实际生活中,相对估值法的应用较为广泛,下一篇将会给大家介绍相对估值法,大家敬请期待!(ty009)

贝壳投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