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路的故事】如果你找我,请来师专路1号

一座城,有无数条路。属于你的,只有一条。

论长度,在淮安的大街小巷中,师专路可能是倒数第几名;但是论知名度,却是所有人耳熟能详。同事的女儿自小在师院长大,后来去西班牙留学,每次回来,必去师专路走走,感受一下那里的人间烟火。曾几何时,师专路也是创业者的天堂,中华面点王、丽人洗化……都是在师专路起步。

跟其他道路不同,这条路依傍着淮阴师院,淮师门口那棵大树,是起点,也是终点。一届届的淮师学子,既是几十年里这条路上流动的风景,也在无形中塑造着这条路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

我问作家徐则臣,是否写过师专路,他给我发来一篇文章,文章充盈着大学校园里荷尔蒙的气息,关于师专路,他这样描述:

那个傍晚天刚刚有点凉,校门口正对的那条弯曲的小街这时候总是弥漫着烟火气。所有小饭店都开着门,小老板在饭馆前的火炉上亲自掌勺,烤肉串的、油炸里脊肉的、卖酒酿的、做水煎包子和辣汤的摊子乱糟糟地摆在路边,还有各种小物件小玩意的架子安插在空隙里,本来就不宽的小街更窄了。……

随着花漾城一期、二期的不断完善,师专路令人有了新的期待。街头的歌者,穿梭其间的滑板少年,还有知行空间氤氲的书香、专注的阅读者,都在给这条路注入新的元素。

随着师专路的逐渐回归,我们推出专题“师专路的故事”,将那些曾经和正在这条路上的人和事,一一道来。

如果你也曾与这条路有交集,请讲给我们听。

【师专路的故事】

第一篇:师专路1号

1997年我来到师院,从此,师专路就成了每日必经之地,在这里,我认识了胖姐岳中凤,成了中华面点王的常客,也一直关注着一位烤红薯的大姐。

2014年,随着有轨电车的建设和旧城改造,师专路短暂地消失了。

也是2014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做“知行微课堂”,几乎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听人谈文学,谈历史,谈哲学,也会读读诗,演演话剧。

慢慢地,这个活动聚集了一群同温层的人,三教九流,各行各业。

那年夏天,在我们微课堂里偶尔会见到一个中年人,每次安静地来安静地走,泯然众人。

他性情开朗,行事低调,很快和我们这一群人熟络起来。他的微信名“索南彭措”,大家就叫他“阿索”。时间长了,我们知道他从事房地产行业。

阿索说师专路地块由他们公司开发,他想在这儿开一家书店。

书店这个想法听起来诱人又缥缈。他自己也说,他们朋友都觉得他疯了。

一听到“书店”,我们脑子里立刻有了画面:坐在临街的窗边,绻在沙发里,一本书,一杯咖啡,偶尔抬头看看窗外,觉得自己和万丈红尘距离遥远。

受这种自我催眠的想像鼓舞,我们都很支持他这个想法——反正赔了赚了都是他,我们只管享受一家书店带来的满足感。并且我们还承诺,可以到他的书店联合做活动。

后来,我们常常见面,喝茶聊天,吃一些简单的饭,跟他一起憧憬那家连蓝图都还没有的书店。持续不断地对于书店的想像,就好像一个女人备孕、怀胎,虽然孩子还没出生,但已经小鼻子小眼睛地勾勒出了她的容貌,甚至置备了小衣服小鞋子小玩具,就等着她呱呱坠地了。

时间到了2015年的春天,也就是差不多现在这个季节,阿索说,找不到人来管理书店,你们能不能帮忙先做起来。

太荒谬了,完全不可能——我们几个连摊儿都练过,开书店?大哥,你玩儿我们吧?

“大哥”其实是我的师弟,作为南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做过老师,后来弃教从商,一直葆有文艺青年情结,有一阵子发朋友圈都是格律诗。

有人说世界上两件事最难: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子里,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很显然,阿索在这两方面的禀赋都异于常人。

其实在和他一起憧憬书店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一直在起变化,从开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后来在不断的想像中对于“书店小人儿”产生感情乃至割舍不下,继而开始纠结甚至煎熬:如果他请来做书店的人,和我们价值观不一致呢?如果书店的模样和我们的想像背离了呢?

就这样,他用这种逐步渗透的办法,让我们欲罢不能,我们貌似坚决的抵御,在他的一再游说下逐渐瓦解、溃堤。而跟着我一起入坑的,是我的同事小高小奚,还有两个认识了20多年都没散的老朋友。

后来的事情就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转了。

阿索和我们一起,南下北上,东进西突,考察了很多书店。

随后我们一边尝试着做一些读书推广活动,一边和设计师讨论设计方案,跟进施工进度。

拿着别人的钱创业,是一个很爽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阿索全面放权,力求尽善尽美。现在回头想想,他所给予我们的信任和背后的格局,让我们这些一直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得到了最为看重的尊重。当然,我们的“爽”,一定也意味着他的“酸爽”。

2017年10月28日,我们的书店——知行空间终于面世。除了前段时间因为疫情短暂闭店,自那日起,知行空间的灯光每日照耀着师专路。

每次晚上从校园里走出来,总是习惯性地抬头看看花漾城的四楼,那里的灯光都显得与众不同。我知道,师专路终究是独一无二的。

新的师专路、我们的书店,都需要时间历练、积累,也一定会沉淀、包浆,成为人间情味所系。

如果你关于师专路的情愫无处安放,如果你惦记着知行空间那一盏灯光,给我们寄一张明信片吧,地址是:

淮安市清江浦区

师专路1号

花漾城四楼

知行空间

(0)

相关推荐

  • 一份能让你称霸朋友圈的室内摄影指南

    相信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朋友圈里的精修图秀得眼花缭乱的经历, 你不是只有默默点赞的份! 其实足不出户也能拍出逼格满满的照片~ 速速收下这份入门级的室内摄影攻略, 让你称霸朋友圈无敌手!

  • 【我为你唱一首歌】书店的灯光

    所谓乡愁,如果是地理上的,只要一张机票或车票,带你到熟悉的门口,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是时间上的呢,那所有的路都是单行,所有的门都闭上了,没有一扇能让你回去. -----------余光中<心有猛 ...

  • 江苏淮安知行空间:风散墨花香

    重新整理重新编辑重新记忆 从凌乱无序的符号中重新编织意义之网 知行空间打磨项目001 社会学心理学框架优化方案 1.去除同类型, 把社会学的图书抽取出来,留下心理学书籍 2.合并同类型,把心理学学者的 ...

  • 隐情‖文/丁恩翼

    隐情 一个连载故事专栏作家写不出故事了,这可真是伤脑筋.眼看着上一个故事已经写到了大结局,接下来却没有新的故事继续更替,怎么办?想到这些,我的心便纠结得拧成麻花.天色已经有些晚了,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 ...

  • 《伊阿索密码》:奔去最远的地方,找寻最初的人性

    人们对于陌生的事物与环境总是有着"潘多拉魔盒"一般的迷思与无限遐想,却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看似美好的景象背后,其实也有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与意想不到的重重杀机--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

  • 【师专路的故事】哪有青春不散场

    打开这首歌,边听,边看后面的文字: "师专路的故事"写了两集,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 这回忆有甜有酸,有苦有涩.这是因为师专路的回忆总是与"青春"相连.而&quo ...

  • 【师专路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师专路的故事] 第二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每个城市都有逛吃逛喝发呆看美女的地方,想当初,师专路在淮安的地位,不亚于回民街在西安,夫子庙在南京.淮安人喜欢逛,外地人来淮安,也会到此一游. 师专路主打 ...

  • 乔家路的故事 | 14中国集邮团体创始人叶颂蕃住在俞家弄里

    俞家弄107号是著名中国集邮家叶颂蕃的祖居,至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该宅院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叶.叶颂蕃的曾孙一直居住到2019年征收动迁后才搬走.叶垂青先生特地从家中将其曾祖父叶颂蕃的一些遗物, ...

  • 原定女演员“跑路”,无奈临时找人救场,不料却意外成就经典!

    好马配好鞍,什么都讲究搭配,演戏更需要搭配.一部优秀的影视剧,除了好的剧本,还要找到合适的演员,就是一个从人设到演技都与剧中人物原型匹配的那种演员,如若不然,纵使演技再好,也会差强人意. 这也是为什么 ...

  • 雷区 | 歹路不通行-《找刺激的代价》

    <找刺激的代价>---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作协会员,签约作者.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 ...

  • 乔家路的故事 | 15“乔家栅食府”的发源地与乔家的栅栏

    自从"乔家栅"创立后,该店的店名不断发生变化,在叫法上也有所不同,有叫"永茂昌"的,有叫"乔家栅汤团店""乔家栅饭店"& ...

  • 乔家路的故事 | 13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

    起源于蓬莱路114弄的"梅溪小学"(始名正蒙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栋楼里,与梅溪小学创始人张焕纶的曾孙女张济顺老师见面 ...

  • 【班级故事】高三行走第一段路

    2020年6月底高二期末质检考试结束,7月份20天的高三生活,其实是新班级组建,高三适应期.7月21日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那次一本模拟上线38人.看着成绩,我是担忧的,但是想着的是高三第一次综合性考 ...

  • 乔家路的故事 | 16为王孝和烈士后代居住处正名

    几十年来,居住在乔家路区域的居民以及外界都以为俞家弄71号是王孝和烈士的故居,其实非也.为此,本书留下一段文字记录,作一廓清. 王孝和烈士的二女儿王佩民反复跟我说:"倪老师,你无论写书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