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庞大「无聊经济」,正被我们亲手创造
文/李少加 题图/插画师仍在命名中……
端午节。
当我们欢庆过节吃着粽子、放着假之余,可否曾想过这个节日的“创始人”屈原老前辈是怎么含冤而逝的?
忧国忧民。
讽刺的是,两千三百年后的今天,要哪个普通人在公众面前吐出这词儿,若早些年会被讥讽为“迂腐”、“愤青”,时下恐怕就直接更粗暴点说成“傻×”、“雷人”了。
今年最夺人眼球的互联网商业是什么?想必诸君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直播”、“网红”等字眼。
直播并非新鲜事,游戏主播早已有之,当年还算小众娱乐,发展到后来愈发多样化的直播:从唱歌跳舞、低俗段子,直到今天的全民直播:聊天、吃饭、睡觉、发呆、理发、逛街……生活中的任意一个场景都可以拿来直播,能赚钱,甚至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网红”,屌丝瞬间变明星。
火热背后,表面看,依赖的是低俗猎奇、与情色打擦边球的人性底层刺激——正所谓“食色性也”,偶尔为之本也无可厚非。
然一旦这类“底层人性”从人类灵魂的附属地位上升为统治地位时,后果不堪设想。而让两者地位得以颠倒的基础则是:个体的时间盈余、精力盈余——通俗的说法是——“无聊”。
什么叫无聊?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没有人生追求、失去奋斗目标,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为满足“无聊”需求而产生的经济体,其实一直便潜伏于互联网主流经济之下。
兴许是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过于耀眼,以至于掩盖了其背后“版权缺失、劣币驱逐良币、无节制传播、马太效应”等阴暗面的滋长。
从PC互联网时代愚昧的网络小说、低俗的网络资讯,移动互联网时代恶俗的无节操微博、段子、短视频,到时下火热的低俗直播……亚文化摇身一变成主流。
“其结果是我们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娱乐至死》的作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如是说。
今天这个直播平台拿了几个亿风投,明天那个直播平台拿了几个亿风投……无良媒体不断炒作,甚至众多互联网大佬不仅声称:看好直播风口……还用行动——战略投资进行支持。
这一切无疑将互联网直播推上了又一高峰。尽管直播中也有部分正向的知识文化类,但其比重与“泛娱乐”的秀场直播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社会各界不同程度社会影响力的名人亦不断地有人发声支持这类商业:“存在即合理,需求即机会”。
回顾历史,清末民初时,整个社会也存在海量吸食鸦片的需求,试问一下,按照时下资本的“商业逻辑”,那是否也要投资社会种植大麻发大财呢?
时下整个社会助长“无聊经济”的行为,与投资全民种大麻有何区别?
看似是一个漂亮的互联网经济增长点,推动其蓬勃发展的却是整整几代人内心世界的巨大空洞、血淋淋的绝望、麻木:
每年多少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最好的青春年华躺在家里啃老待业;
又有多少“职场精英”每天除了开会灌鸡汤之外再无产出,无所事事;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多少的传销组织、各种变体的类庞氏骗局;
……
多少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却因拿不到融资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广大的社会资本却又趋之若鹜的奔向了创造无聊经济的产业中。
头顶着“成功人士”光环的企业家们脑海中的关键词无非是:万亿级市场、满足大需求、大资本、大盈利……
而“娱乐至死”大众的脑海中无非是:怎么打发“无聊”,如何更好的“无聊”……
在这供需两端的挤压之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质价值……这些字眼,还有多少机会能曝光于世人眼中?
细思极恐。一个不创造实质价值的经济体究竟能走多远?
那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
社会阶层固化严重,底层阶级向上层爬升的通道狭窄
教育体系脱节社会现实
收入分配严重扭曲
传媒缺乏有效监管
文化被资本所挟持,所谓的大众文化就是没有文化,只有大众
……
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庞大问题,太大,太大,若无“自上而下”的推动,实难动其毫厘。
那么作为吾等“屌民”,是否曾经考虑过“自下而上”的推动,通过一种不“过激”的方式进行变革呢?
其实不难。
对于有点社会影响力的群体,多传播点社会责任感:其实也就一句话,一篇文章,一个转发;
对于有技术专长不愁就业问题的群体,完全可以回绝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的Offer,投身务实创造实体价值的企业;
对于普通大众,完全可以少一点关注、传播庸俗内容,我们的一丝注意力都将助长“无聊经济”的增长;
……
知识若无价,它就真没价
文化不付费,必然会倒退
公益不收钱,必然难向前
或许
这才是端午节的真正意义:让我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捍卫危机重重的精神人文家园。
仅以本文,缅怀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老前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作者:李少加
文章使命:从根源上让你少加点班
知乎ID:李少加
公众号:少加点班
授权转载
授权转载可在本公众号回复“授权转载”查看转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