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杨真海

治病法则:1,上病下治。2,左病右治。3,同气相求(同名经,如手足太阴同气)。4,阴阳倒换求。人体阴阳:1头为阳,足为阴。2上肢为阳,下肢为阴。3上下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4,腰背为阳,胸腹为阴。人体三焦法则:上焦,头项寻列缺。上焦,面口合谷收。上焦,心胸内关谋。中焦,肚腹三里溜。下焦,腰背委中求。经络同气:手足太阳(同气)手太阳小肠经腕阳谷足太阳膀胱经踝昆仑肘小海膝委中肩肩贞胯承扶手足阳明(同气)手阳明大肠经腕阳溪足阳明胃经踝解溪肘曲池膝犊(du2)鼻肩肩髃(yu2)胯髀(bi4)关手足少阳(同气)手少阳三焦经腕阳池足少阳胆经踝丘墟肘天井膝膝阳关肩肩髎(liao2)胯环跳手足太阴(同气)手太阴肺经腕太渊足太阴脾经踝商丘肘尺泽膝内膝眼肩肩髃(yu2)穴前二横指胯冲门手足少阴(同气)手少阴心经腕神门足少阴肾经踝太溪肘少海膝阴谷肩极泉胯长强穴旁开0.5寸手足厥阴(同气)手厥阴心包经腕大陵足厥阴肝经踝中封肘曲泽膝曲泉肩腋前大筋胯阴廉头手足经络(同气)头(天)手(人)足(地)厥阴头顶(百会)劳宫太冲阳明面额合谷陷谷太阳头后后溪申脉少阳头两侧中渚足临泣颈项经络(同气)颈项手足督脉风府—大椎后溪申脉任脉廉泉—天突列缺照海太阳天柱—大杼阳谷昆仑少阳风池、翳风—肩井阳池丘墟阳明人迎—缺盆阳溪解溪肩部经络(同气)肩手足阳明肩髃(yu2)偏历下巨虚少阳肩髎(liao2)外关悬钟太阳天宗(胸椎1—7)支正跗阳太阴肩前(云门、中府)经渠三阴交厥阴腋前大筋内关三阴交少阴腋下(极泉)通里三阴交腰部经络(同气)手足太阳小海委中少阳(胸7—胸12)天井阳陵泉上焦(鸠尾—天突)经络(同气)手足厥阴内关三阴交阳明偏历下巨虚少阴通里三阴交太阴经渠三阴交中焦(鸠尾—神阙)经络(同气)手足阳明曲池足三里少阳少海阴谷太阴尺泽阴陵泉厥阴曲泽曲泉少阳天井阳陵泉下焦(腰1—腰5)经络(同气)手足少阴通里太溪厥阴大陵中封太阴太渊商丘阳明阳溪解溪少阳阳池/中渚丘墟/足临泣三焦同气第二章里,我们讨论过三焦的问题,不是二焦,也非四焦、五焦,说明它与中国文化里三才的学问密切关联。进入本章以后,虽然多是谈具体的运用,但还希望大家与前面的法理互参,这样方不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焦于躯干的定位:1.上焦定位:前为鸠尾穴、后为至阳穴以上的区域为上焦;2.中焦定位:前为鸠尾穴至神阙穴、后为至阳穴至命门穴之间的区域为中焦;3.下焦定位:前为神阙穴、后为命门穴以下的区域为下焦。一般而言,人体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循行路线上的诸多穴位都可针刺,只是有的穴位因靠近重要的器官,故而针刺的角度及浅深需特别留意。比如脑后的哑门靠近延髓,胸胁的穴位靠近胸膜等等,倘若刺法不精熟老到,容易造成意外。(1)肚腹三里留肚腹的含义比较宽泛,如果严格一点,可以说是以“肚”为中心的腹部区域,宽泛一些则包括整个腹部。先从严格来讲,以肚为中心就是胃所在的中焦区域,这个区域的问题与三里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肚腹的毛病要从三里解决?三里主要指足三里,位于膝关节附近,具体定位在外膝眼直下三寸处。从上述同气法则我们知道,不但以肚为中心的腹部属于中焦,以肘膝为中心的区域亦属中焦。因此,足三里自然就在中焦的范围之内,与肚腹属于同气,同气相求,有求必应!这即是肚腹的病证寻求足三里解决的所以然。只是放到临证中,我们发现,并非每一例肚腹的病证刺足三里都灵验。随着不灵验案例增多,很可能就对这句口诀失去信心了。其实问题在哪呢?问题不在于三里不灵验,在于我们不能举一反三,没有在更细的层面求同气。肚腹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经过的经脉至少有五条,有任脉、有足阳明、有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如果加上带脉及手经的络属就更多了。而足三里仅仅是足阳明胃的合穴,也可以说三里仅仅是中焦范围内阳明的同气而已。如果病证在中焦,又在阳明范围,比如肚腹的疼痛靠近中线(阳明经循行路线),那么针刺足三里,必然如拔刺、如雪污,随手而效。但是,如果肚腹的疼痛不在这个区域,或者不限于这个区域,已经波及太阴或厥阴,那么,刺三里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不过要是内针的行人碰上这种情况,便就会者不难了。只需将进针方向悄然偏向内侧阴经,或是阴陵泉、膝关加刺一针,问题又将迎刃而解。为什么呢?因为阴陵泉是太阴的中焦同气,膝关是厥阴的中焦同气。(2)腰背委中求腰背的区域大致属于中焦的范围,而背部循行的经络除督脉居于正中,两侧循行的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委中位于膝后腘窝,足太阳合穴,正与腰背太阳同气,同气相求,所以有应。腰背的病证针刺委中之所以应验,是因为同气相求。而腰背的问题亦有针刺委中而不应验者,那是因为在同气上打了折扣。比如有些常见的腰痛病人,痛在两侧,正好是带脉循行的路线。这个时候针委中往往就不管用,因为带脉与太阳不同气!如果改取带脉的交会穴、胆经的足临泣,则又会收桴鼓之效。如前所述,内针的四总则如同眼目,可以帮助我们照见总总的所然和所以然。日用中,我们就是从形形色色的效与不效里,逐渐擦亮上述的眼目,进而成竹在胸!仍以腰痛为例,有一种痛以正中间为主,这样的腰痛针临泣、针委中都不一定见效,而对于内针行人,一看就应知道为什么不见效!因为同气不在这里,在督脉上。此时若于督脉交会穴后溪上下针,境况就不一样了。(3)头项寻列缺列缺位于手腕附近的桡侧缘,距腕横纹1.5寸处,是手太阴肺的络穴,也是任脉交会穴。本来按内针的原则,列缺相当于颈部的同气,所以对于颈部的一些问题,如常见的咽喉毛病,针列缺往往手到擒来。另外,因为与任脉交会的关系,对于很多任脉的问题,列缺亦是行家里手。如常见的妇女痛经,便能针到痛除,或至少是针到痛减。而对于头项的毛病能不能解决呢?一样可以解决!头项的问题,多与阳经相关,因为直接到头部的经脉只有阳经(当然,足厥阴肝经的支脉,也到头顶部),而督脉除了直上头项,还总督诸阳,所以抓住督脉也就意味着抓住了诸阳。现在阳病了,怎么办呢?阳病治阴!而与督阳相对的,正是任阴,头项寻列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个人的经验认为,这一诀总是不如其余四诀这样酣畅淋漓,头项若寻后溪,那更是会不一般了!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针 | 三焦经络同气

    前文已经说过了三焦与四肢躯干的对应关系,这篇文章主要是说说三焦与经络的对应关系.   上焦的范围在前文已经说过,是从前鸠尾穴的水平线到天突的水平线区域为上焦,而内在的中医学中的心以及心包都在上焦都区域 ...

  •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3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3

  •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1

    杨真海讲黄帝内针1

  • 杨真海、刘力红两位老师教你黄帝内针急救法

    编者按 本文整理自杨真海老师传讲.刘力红老师整理的<黄帝内针>一书,第三章内针规范. 对于中医学人而言,我认为有一个观念是必须纠正的,那就是中医只治慢病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与针道衰微关 ...

  •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今日起,黄帝内针的传讲将进入第三个环节--内针规范.所谓规范,其实就是内针操作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初学的人,或者急于求成的人, ...

  • 杨真海 | 如何学习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传承人杨真海老师 杨真海,黄帝内针传人,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针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医药院校经典中医教材<黄帝内针讲义>主审,专著<黄帝内 ...

  • 黄帝内针:手足三阴经之太阴、少阴、厥阴同气

    熟悉了手足三阳经络同气,再来看手足三阴经络同气,那就简单多了.还是先回顾一下<黄帝内针>是怎么谈手足三阴经络同气的. 手足太阴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应踝,手太阴经在腕是太渊穴 ...

  •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2)头顶的区域是厥阴所在,头顶厥阴处的同气点在手为劳宫,在足为太冲.这两个同气点不仅是头顶的同气点,两穴之间也互为同气点.初学内针,遇到中风后遗症3年的患者,患肢太冲穴附近酸胀 ...

  • 即将开业丨黄帝内针医案分享(一),董三姑的顽固失眠。

    董三姑的顽固失眠 "黄帝内针学员 焦方鲁| 分享人" 陈述: 3月21号下午从集上义诊刚回到家,已84岁高龄的街坊董家三姑来诊,像个孩子似的一脸委屈说"老四啊,三姑心里憋 ...

  • 黄帝内针治疗颈部淋巴结、口腔溃疡一例实录

    时间:2021年3月24日上午. 地点:同有三和深圳泰然医馆.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女性.   岁,23日因膝关节疼痛来诊,经针灸后已无明显不适,今日来诊诉:嘴唇出现一绿豆大小的口腔溃疡,说话.吃饭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