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靠什么吸引了年轻人

【文化评析】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扶贫剧有一天也会成为“爆款”。因为《山海情》的成功,不仅在于它集合了一众金牌制作团队,人物形象真实,剧情符合时代特征,更在于它真正脱离了“宣传片”的概念与出发点,用真诚创作的心态,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反映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

将贫困乡村与乡村人的困难“景观化”,以极小一部分人好吃懒做为由将整个被帮扶群体“污名化”,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的刻板印象。贫困因何而来?环境局限、历史成因、思想观念……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由于有些人将贫困群体当成“他者”,长时间处于对贫困的想象和建构中,导致有的影视作品也带上了一种创作者的精英凝视。加之当下确实有一部分扶贫剧创作带有任务性质,在完成任务的心态下,创作者用敷衍或居高临下的态度制作作品,并没法到达观众的内心,更不能让观众通过扶贫剧真实地观察到贫困地区的问题。

但实际上,贫困地区想要得到的,并不仅仅是资金、项目和嘘寒问暖,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贫困地区就像一面镜子,你想要让它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它便会给你一幅你想看到的画面。电视剧创作,恰恰需要打破并越过这幅“画面”,进入贫困地区的内部与深处,发现真实的乡村图景。

目前已播出的剧集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剧中呈现的村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很细枝末节、很生活化,都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而剧中的扶贫干部并非万能,也无“主角光环”,村民的不理解、技术上的不懂行、手中资源的不足——扶贫干部所能遇到的真实困难,都刻画在了剧情细节之中。

这也表明了扶贫剧创作需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问题:作为个体的扶贫干部不是万能的,不是随着扶贫干部的到来,资金、设备、平台、渠道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必须要表现好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扶贫剧里的人物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

《山海情》之所以还能打动如今的年轻人,是因为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里,很多都是年轻人。从贵州等省份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年轻人,承担起了扶贫的重任。而《山海情》剧中的村支书也是一位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这和以往的一些扶贫剧将扶贫干部的面孔进行模式化、呆板化的表达不一样。

年轻人参与扶贫,他们给贫困地区带来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年轻、朝气与锐气,他们打破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口”,他们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

沿着扶贫的道路,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信息洪流”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更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

这注视,是热忱的,也是平等的。他们不以“牺牲者”或“奉献者”的身份自居,如此,才能真正博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赖,才能真正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奋斗的巨大能量。扶贫剧制作与拍摄,不妨在这方面多去寻找与挖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