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到身体的经典:书法之于经典研读为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2024-04-29 14:55:40 这一向干粗活,每天起早贪黑,几乎荒废了这片寓诸无竟的田园。只有趁夜深人静之时,在台灯下耕耘一会儿。近来有两篇书法论文见刊,一篇《“之间”的游戏:书法现象学引论》发在同济大学学报,前日已经在学报的公众号发出来,我这边改日再发;另一篇是应白昕霞编辑之邀,发在《书法教育》杂志的论书法之于经典教育意义的文章,下面分享给大家:日常书写下的“游艺”与“体道”——书法教育之于经典研读的意义 柯小刚(无竟寓) 见刊《书法教育》2020年第4期书法不只是写字,而是通过写字来游艺、体道。所以,在书法教育中,写字的技艺和体道的工夫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分化越来越窄,读书人不再写字(电脑打字成为日常写作方式),写字人多不读书(如艺术高考的文化课要求极低),读书写字的人都不体道(即使哲学专业也不再以体道为任务)。“道术将为天下裂”,问题已经很久了。为了对治书法教育中的文化底蕴缺失问题,书法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在呼吁提高人文素养、实践经典通识教育了。而反过来,书法教育之于经典教育的意义,却还少有人认识到。在这个问题上,我在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和新无锡国专(即无锡古典书院)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多年经验,愿意在此总结分享一下,供读者诸君批评。希望对于关心书法教育和关心经典通识教育的读者,都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具身性的生命经验: 书法与经典的共同根源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和新无锡国专的主要教学任务并不是书法,而是经典研读。然而,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却并不因之减弱,而是更加得到重视。书院不但鼓励每个同学都来学习书法,而且,在每一部经典的研读中,我们都会时时联系到书法经验来讲解经典义理,以便帮助学员切身体道,形成对于经典义理的具身性知识(embodied knowledge)。除了书院学员之外,我带的一些硕博研究生和博士后虽然并不从事书法专业,但也形成了日常书写习惯。书法学习对于他们的中国经典研究工作带来了非常有益的帮助。书法教育对于经典教学来说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高度具身性的文化。如果不能落实到身体经验,中国文化教育容易蜕变为空洞的概念说教。书法就是这样一种极富具身性的文化载体,而且是可以有效抵御时代变化的载体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具身性知识如农耕、祭祀等,虽然对于中国文化的切身理解来说非常重要,但现代人已经很难去形成实践经验。相比之下,书法虽然也已经丧失了它曾经具有的日常书写功能,但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艺术习练和修身形式,却仍然不难成为一种容易获得的具身性经验。如果养成日课习惯和日常书写习惯,书法甚至仍然可以成为活生生的现代日常生活经验。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经典研究的切身体会方面,有书法经验的同学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值得思考的现象。可以想象,在读书人都有日常书写经验的古代,书法经验之于经典理解的优势应该并不突出。或者说,书法之于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在古代是一种普通经验和普遍共识。许慎《说文解字叙》和虞世南《笔髓论》开篇关于《易经》和文字学及书法关系的论述,正是这一共识的经典表达。但是对于今人来说,如果不经过有意的书法训练以及在书法中修身体道的工夫习练,要想理解这些表述的实际含义都是困难的。书法与经典的直接关联是文字。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通过文字书写来体道的艺术。经典是文字载录的先贤法言,通过文字来载道的言说。二者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庄子所谓“道行之而成”的特点。书法不是文字的机械构成和排列,而是一个笔笔相生、随机生发的笔墨生长过程、纸笔对话过程。经典也不是词语的机械组合,甚至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固定文本,而是天人之际的感通、古今之间无尽的对话。所以,每一个读经典、写书法的人,都不应该是机械背诵经典、机械模仿法帖的机器,而应该是一个在读书中与古人交谈问难、在临帖中与古人晤对切磋的活泼生命。古典文本和法帖给人带来根源的滋养,人也给古典带来鲜活的生命。古典是能生的根源,使人生命日新;人是有所命的生灵,使经典慧命赓续。犹如书法的经验所昭示,生命总是活在当下,确定的但又无法留驻的当下。在写字的每一个瞬间,书写者都经验着这样的当下:它是沉着贞定的,“顿之则山安”,“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孙过庭《书谱》),但它又不是任何固定的时间点,因为它根本就停不下来。即使在“顿”和“淹留”的时候也并没有脱势,并没有真的停下来。所以,书法要去经验的,毋宁是时间的发生本身,是在过去与未来的互漾中、前际与后际之间的“几”中“动而不屈、虚而愈出”地发生出来的生命本身。生命的本质正是书法的本质、经典的本质。上面关于书法与经典关系的这些想法并不是玄谈,而是来自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近年来,我在同济复兴古典书院和新无锡国专带学生读《诗经》《易经》《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等经典的时候,常常引书法经验来展开解释;同时,在书法教学中,我也常常援引经典文本来发挥书法的道理。二者相得益彰,教学效果非常好。这类教学案例非常多,下面略举几例,以资说明。性定之涵:书法与《诗经》在无锡国专的每月《诗经》会讲中,我们曾读到王船山《诗广传》中对《采蘋》篇的解读:“静斯涵,涵斯微,微斯虑……未有不静而能敬者也。乃有静而不能敬者,涵而不求微,微而惮于虑,不沉不掉,而固未有主,吾不知何心。”对于船山的这一论述,在会讲的讨论中,刘青衢同学联系到程颢《定性书》所讲的“定”:“程颢说‘动亦定,静亦定’,就是在用‘定’来处理动静关系,跟船山解《诗经·采蘋》时说的‘涵’有没有关系?”针对他的问题,我用书法经验来做了一些引申发挥。下面是我当时的回答(保留口语特点,以便作为教学案例):程颢的“定”确实可以类比于船山所谓“涵”的状态:动静皆涵其中。书法的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动感、动态、动势?必须静!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是个实践问题。你去写书法,你立刻就知道了:你越能静,你就越能动。无论在“顿之则山安”的静中,还是在“导之则泉注”的动中,都有一种性定之涵,充满生机。这个生机是一个生机,只不过未发则静,发则为动。即使像“癫张醉素”那样的狂草,仍然是性定神闲的,不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在那些快速运动的笔迹里面,你仍然可以感觉到他是优哉游哉的。他很痛快淋漓,但并不歇斯底里,并没有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尽。他在尽兴的同时,仍然有所涵。因为他的兴致本身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涵泳,来自几十年如一日的浸润涵泳。尽情遣兴的尽兴,与尽心知性的尽性,在真正的笔墨修身工夫里,原本是一件事。尽不是耗竭自己、掏空自己,而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越尽越充实,越尽越滋养。这种有余不匮的能尽,就是定。定中自然涵有能尽和有余,涵有动和静。在书法的工夫实践中,动和静不再是一种教条性的对立。在每一个瞬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和静都化开了。有时我们甚至感觉到,在静的时候,张力更大;而在快速书写的时候,反而是一种释放,反而更轻松。反过来,如果不懂得“动亦定、静亦定”,把动静进行机械的对立,我们就会观察到相反的情形:停下来的时候松一口气,嗯,终于写完了;快速书写的时候则觉得很紧张。这个工夫就浅了,境界还不高。《老残游记》里面写黑妞白妞说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书最紧张的时候并不是剧中人打斗最酣、说得最快的时候,而是在某个节骨眼中停下来的时候。那时候,说书人一言不发,听众紧张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反过来,最闹的地方可以最静,所谓“蝉噪林逾静”。譬如我们去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在声音达到最大的时候,一种超越的宁静反而开始出现。与程颢《定性书》一样,船山这里解《诗经》也是立足于“静亦定、动亦定”的性来讲的。他之所以强调“定”中的“静”之环节,是考虑到日常生活中还是动得太多,静得太少。所以,就《采蘋》这一篇的祭祀之义,船山特别强调了“静”的工夫论重要性。这是因为祭祀特别能让我们进入一种静的状态。我们刚才不是一起行礼拜孔子了吗?在这个礼拜过程当中,大家都能感受到一种肃穆的宁静。在这个肃穆的宁静之后,我们再来读书,你看看,一个个都是文思泉涌,是吧?那就是涵啊,我们都被涵养出来了。被涵养出来之后,我们才能思维活跃,才富有活力,才能去动。所以,当我们强调静的时候,不是把这个静和动对立起来、提倡静而反对动,而是为了“动的发生学”而来深思静的意义。我们知道船山是特别强调动的。他的《诗广传》到处都在批判片面的静。他可不是一个专爱讲静的人。所以,船山在《论采蘋》这里讲静,犹如书法中所谓“将奔而未驰”,是非常珍贵的。关于船山所谓“涵斯微”,也可以用书法的经验来帮助说明。我们现在有不少同学,书法水平基础已经不错了,但在“微”或细节上老觉得意味不够,不那么耐看,这个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涵”。这个涵呀,抽象来讲就是你的读书为人的涵养。但是还可以更具体,具体到细节上、具体到实践上,就是你在写字的时候,你空中时间的留白。我把笔在空中运腕的时间,从一笔到下一笔的空中动作,叫做时间的留白。这样一个时间的留白,你是不是有足够地给出来?你是不是从这一笔到下一笔太快?太遽迫?就如平常说话,你这一句说完了,是不是要赶着说下一句?你这一笔写完了,你是不是要赶着接下一笔?空中的动作诚然是没有用的,没有落在纸上,因为只有落在纸上的动作才见墨痕,才见形质;然而,那个没用的部分却是有用部分的前提,是使有用成为有用的无用。对这个无用的部分,我们如果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重视,多做“无用功”,可能有助于提高有用功。在这个时间的留白当中,你就会涵养自己(是涵养,不是空出更多时间“设计”下一笔啊),然后你再下笔的时候,那个起笔的变化和精微,那个细节的丰富性,整个笔画的微妙之处就多多了,这个就是“涵斯微”。纸笔对话与乾坤并建:书法与《易经》在我的《易经》课上,诉诸书法经验也是高频使用的教学手段。古代书论常常论及《易》理与书法的本源相通,这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是一再得到切身验证的说法。有一次在读王船山《周易内传》的时候,与同学们谈到船山《易》学的基本思想“乾坤并建”。这个道理如果仅就哲学层面分析的话,是很难讲清楚的。但如果诉诸书法经验,就很容易帮助学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具身性的实际经验来理解最抽象玄奥的哲理。我的解说方式是通过书法之为纸笔对话的本质来说明何谓“乾坤并建”。在书法中,主动书写的笔可取象为乾,被动承受的纸可取象为坤。船山所谓“乾坤并建”打破了《周易》首乾的俗见,强调乾坤是《周易》的共同开端。我的书法经验正好可以呼应这一思想。我一直强调书法的本质是纸笔对话,而纸笔对话的发生条件必须从乾象的笔和坤象的纸两方面去寻找,不能片面强调笔的乾卦主动性。因为,要想形成笔锋的觉知力,就必须要能感受到纸。所谓“入木三分”的涩进,所谓“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的线条,自然来自笔锋的觉知力,而笔锋的觉知力本质上是笔锋对于纸的觉知力。所谓笔锋起倒,本质上是笔锋顶纸而书时的状态改变。如果没有顶纸而书,就根本没有所谓起倒。而没有起倒,就没有笔锋的觉知。没有笔锋的觉知,“涩进”“入木”“画沙”就都谈不上了。所以,正如船山《易》学强调“乾坤并建”,我也一直强调笔法不只是运笔技法,而是纸笔对话。乾坤并建的纸笔对话不但包含笔的主动觉知,也包含纸的被动感觉。为了更好地建立纸笔对话,感受纸的感受,我近年来尝试恢复左手持简(叠纸代简)的古法书写。在古法书写的实践经验中,我逐渐体会到,当左手也参与书写过程的时候,纸或竹简就不再是被遗忘的坤,而是与乾(笔)一起“并建”书法的要素。虽然右手和笔仍然是主导性的乾,但它是对左手和纸有充分自觉的和在对话关系中的乾;左手和纸仍然是配合性的坤,但它是对右手和笔更加敏感的以及更能即时回馈的坤。这些意思,我曾在“无竟艺塾”群里与学员分享。作为一种教学案例的展示,下面照录这些笔记体的思考:左手持纸写字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右手粗暴的使用毛笔。因为,当左手悬空持纸书写的时候,纸不再是一个绝对承受者(类似于那些所谓的女德班提倡的逆来顺受的伪女德),而是一个随笔而应的对话者(就像船山易学中“乾坤并建”的坤卦)。所以,古法书写不是为了复古,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纸,建立纸笔对话。自从唐以后引入高脚桌椅,铺纸于桌上书写以来,左手闲置,书法成了右手的专制、笔的独白。恢复古法书写的尝试,不过是为了重建“乾坤并建”的纸笔对话。我恢复古法书写的目的,只是想反复提醒自己:当你书写的时候,在乎过纸的感受吗?建坤并不排斥建乾,恰恰相反,建坤所以建乾。类似地,感受纸并不排斥感受笔,恰恰相反,只有感受到纸的感受,才能真正感受到笔的感受,建立笔锋的觉知力。在这个问题上,古法书写是有明显优势的。因为,在左手持纸书写的古法中,左右手都悬空,全无支点,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是笔锋的腰力。所以,这种书写方式需要书写者在落笔的时候就唤起笔锋的觉知力,找到笔锋的存在感,让笔锋自由地站起来。否则,根本就无法写字。左手持纸书写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右手手腕的运动。因为,左手悬空持纸的时候,如果不用手腕就根本无法自由写字。你再也不能像铺纸在桌子上那样左冲右突地把毛笔拖来拖去,胡乱挥舞。同时,字的大小尺度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在“手腕的人体工程学”自然范围以内(可理解为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自然尺度),防止铺纸在桌上写字的时候动不动就胡乱挥舞毛笔写的太大,失去尺度感。宋代高脚桌椅普及以后,大字越来越多,今天尤其写的大。这跟坐具和书写方式的改变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学习书法,如果是为了修身养心、变化气质,而不是为了写出很大的字做展览,那么采用左手持纸悬空书写的古法,会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易经网课中讲剥卦的生命工夫我的易经网课尚可报入欢迎点上图进入“同兴古典”小程序报名此前错过的课可看回放另外,同兴古典小程序里还有我的书法直播日课以及其他很多老师的书画类和经典类网课,欢迎参加笔锋的觉知与自由:书法与老庄《老子》《庄子》文本充满了富有书法意味的论述,书法经验的介入也非常有利于老庄玄思的具身性理解。在我以前的《庄子》课上,曾大量探讨“听之以气”“庖丁解牛”待与无待等庄子思想与书法经验的关联。对此,我曾在我的公众号“寓诸无竟”中做过一些随机的记录。不过,当时采用的都是诗体句式,尚有待进一步整理。下面是一个相关讨论,是在“无竟艺塾”与学员的交流记录,亦曾为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的新加坡书法访问团讲授,主要涉及书法经验与老庄思想的关联,赘录于此:老子所谓“抱一”,我曾从藤本植物的触须与书法线条的类比中得到一些领悟。象葡萄和丝瓜藤蔓触须一样基于触觉的自我卷舒能力,可能是“抱一”所以可能的条件。笔锋要像藤蔓的触须一样充满觉知,在空中充满渴望地舒张探求,抵纸触物则能紧紧地自卷自藏。每一根线条都应该是这样的触须,中段舒张探求,两端自卷抱一。不得其道,则使转粗疏,笔画中段缺少触须的探求性舒张,头尾缺少触物自反的自卷自藏,字势行气就不能“抱一”,不能“专气致柔”。线条触须的敏感度不够,字就会散,缺乏神采。两头回卷不够,不善“反”(反通返,返回之义),线条力量就会弱。生活也是,大多数人只是粗线条的缠绕,只有诗人、哲人和艺术家有触须,能自我舒卷,能及物体物。线条内部有运动,才有内在的力量。所以呢,很多时候是有“复写”的,就是在线条里边回顶,尤其是首尾和转折的地方。这还是《易经》和老子所谓“反”“复”之义。“复写”就像是揉面团,把更多的东西揉到线条里面去,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当然,这应该是自然简洁的书写,不是刻意的去做多余的动作。这又是老子所谓“俭”“朴”“无为”之义。记得群里曾有人发一个短视频,拍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刻意在每一个起收转折的地方反复揉面团,非常可笑。那是因为他懂得了一些道理,但又错误的发展了技法。书法入门阶段,不妨先做线条练习,体会笔锋的存在,弄明白笔锋起倒的道理。一笔写下去,锋就会倒。重新站起来,再写。再倒,再起,再写。古人所谓“提得笔起”即此意。切勿死拉硬拽拖着笔走。每一笔都应该是在对笔锋存在的觉知中写下去的。不要拖着笔走,也不要被笔拖着走,要在与笔的对话状态中一起走。不奴役笔,也不被笔奴役,你与笔都应该是自由的。你通过笔成为自由人,笔也通过你成为自由书写的笔。这种自由关系就像《庄子》里的庖丁解牛。解牛自然用刀,但他是以不用用之。不用之用的要害就在于建立人刀对话,以及刀与牛身机理的对话。“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这是建立人刀对话的工夫。“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这是建立刀与牛身机理的对话。刀在庖丁与牛之间,正如笔在书写者和纸之间。刀自由了,庖丁就自由了。笔自由了,书写就自由了。自由的关键在于觉知刀或笔的存在感,而获得这一觉知的关键在于建立对话的关系。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诚然需要长期的功夫,但是感受笔锋的存在,却是在入门阶段就应该感受到的。不懂得这个入门关键的人,很可能学了多年的书法,还没有找到过笔锋。如果找不到笔锋的话,当然建立不了对话。如果是那样的话,即使在写得小有成就的情况下,也只是在很粗暴的使用毛笔,“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距离庖丁解牛式的书法艺术还非常遥远。其实,笔法也是生活的道理。无论君臣亲子,还是夫妇朋友,好的关系都是在对话中建立的自由关系,不好的关系则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而是相互成就。奴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奴役本身也是一种被奴役。自由对话中有真正的差异性和生命张力,而奴役与被奴役的世界实际只有被奴役,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如果误解书法,以为写字是为对笔的专制操控,那么结果就一定是自己被笔奴役,写字成为一种身心的耗损与折磨(参虞世南《笔髓论》所谓“不可以力求”)。反过来,如果能时时觉知笔锋的存在,与纸笔形成对话关系,书法就可以象礼乐生活一样成为修身的工夫、人生的滋养。 赞 (0) 相关推荐 书法交流圈 梁启超说:“写字全仗笔力!做... 书法交流圈 梁启超说:"写字全仗笔力!做到这两条才能力透纸背! 梁启超说:"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而笔力的有无,一写下去,立刻就可看出来." 宋代的朱熹 ...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书法里"八面出锋".主要指笔法,无论转笔角度.折笔速度.行笔力度,始终依据线条的直曲.方圆.强弱.生涩和干湿等变化来掌握笔势速度,不断地用不同的笔锋触纸,使得书姿体态万千,形成&q ... 【大愚书论】有心缠纸笔与唐代书法的韵失法立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毛笔 有心缠纸笔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硬毫笔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唐代发展到了极致,因唐太宗独善王羲之,唐初的书法风尚接续东晋南朝之姿媚妍丽而整饬以法度,然法立而韵失,这也反映在了 ... “善书者不择纸笔”,古人“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临<黄州寒食帖> 历来书家书论都十分重视毛笔的作用与品质.东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简要论述了对毛笔的产地.原料.大小的要求,收毛时间以八.九月为佳."笔要取崇山绝仞中 ... 教育部推荐经典书法临摹字帖,建议收藏 临摹经典碑帖是毛笔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推荐了下面字帖,可供中小学生,也适用成年入门和进阶学习.书法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行推荐其他经典碑帖作为临摹范本. 教育 ... 陈鸿寿隶书书法赏析,经典隶书楹联大全集锦,独步清一代 陈鸿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嘉庆拔贡.工书画.篆刻.是清代艺坛一代大师.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的篆刻出入秦汉,绘画精于山 ... 书法聚焦 | 每日经典欣赏——怀素草书《千字文》(净云枝藏),此版本罕见 怀素草书<千字文>,净云枝藏帖,此罕见版本印证了部分精品始终沉浮于民间.其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神采飞动,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怀素草书艺术成就可谓登峰造极,水平己 ... 宋四家经典书法高清长卷赏析! 宋四家经典书法高清长卷赏析! 愙斋书法2020-04-16 01:42:00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尚意书法的代表人物,苏黄米蔡被合称为"宋四家",他们也是公认的最能代表宋 ... 最美小楷书法:文征明经典《善见律》超越赵孟頫,直追王羲之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在文征明更多的小楷书法中,以这幅<善见律& ...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收藏版) 在中国古代,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举从政.治学为文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最为常用和实用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中,善小楷的大家很多,下面是从各朝代中选出了一些书法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 汉晋南北朝 ... 安徽阜南:玉泉小学合胜校区举行书法比赛——传承经典 翰墨飘香 2021年4月23日整理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写字 ... 185年前的行书作品,清人许锦堂经典书法,网友,如美女在跳舞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行书书法创作是连续书写墨色从湿到干从干到枯逐渐变化而形成一个梯度.这种梯度随着即兴创作会产生波动墨色的浓.淡.干.湿也 ... 米芾经典书法:《跋欧阳修集古录》、《陈揽帖》、《丹阳帖》欣赏 导读 宋朝书法主流是"尚意",身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便是"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米芾学习书法,对前人的书法十分推崇,以古为师,就连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