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第69期:重磅!瓜瓜斋出新书啦!
重磅消息:瓜瓜斋出新书啦!
这套小书,叫《瓜瓜斋读印》,是一个小系列,共四册。关于该书的写作缘起,瓜瓜斋主人在跋里讲得很清楚,现将其移录于下,顺带含羞晒一下文笔。
跋
明清以降,印章逐渐成为文人清玩。小小一枚,钤盖、把玩、宝藏、赠友无不可。篆刻既为文人涉足,自会玩出诸多花样。文辞上,寻章摘句,搜尽奇珍;艺术上,刀笔磊落,流派纷呈。明清乃至近现代,有诸多印人,或毕生致力,或兴之所至,为我们留下了一批艺术珍品。不过,这批珍品,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比较陌生。
瓜瓜斋,是韦佳和赵龙涛的小斋。斋中有老书数架,几案两方,笔墨纸砚,青田寿山,此外无他。简而不陋,最为知足。瓜瓜斋是一片小天地,没有什么大志,沉迷于书印文字,日渐消瘦;冒充得文人雅士,其乐陶陶。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肖志娅君,本为同窗学友,了解瓜瓜斋的旨趣,特嘱我们编辑一套关于篆刻的精品读物。我们惶然:编读物可以,精品不精品,只有读者说了算。不过篆刻既是瓜瓜斋的趣味之一,无妨试他一试,于是欣然应允。一番筹划之后,与肖编辑商定方案。今特从前人篆刻精品中,拣选112方,依文辞内容,分为阴阴夏木啭黄鹂、蓬莱文章建安骨、烟波江上使人愁和晴窗细乳戏分茶四篇,分别对应田园、风骨、风物与闲情四种内容,每篇按印文字数由少到多,再按首字拼音为序进行编排。每方印章,从文句和艺术两个方面稍作解读。文句解读是赵龙涛所作,篆刻艺术解读是韦佳所作。二人虽好读书,却如古人所说“今日得闲且读书”,弄得对学问一知半解,毫无系统。因而,解读或有言辞浅陋或文理呆板处,还望读者诸君见谅。拟或有知识性失误的,我们自己未知,还请读者指正。
瓜瓜斋主人
2017年2月
我们是去年暑假接的这份活儿,之后,在广州闷热的七、八月份里,我们把自己关在瓜瓜斋里,选图片,查数据,弄文字,吃雪糕,忙得不亦乐乎。大概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初稿竟成,也吃了很多三色杯。
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二改、三改和最终审读,这些工作主要由瓜豆君完成。因为肖志娅编辑精益求精,加上瓜豆君又自我吹毛求疵,因此,虽是一套小书,却用了将近一年光景才完成。我们改稿的原则,以删为主,弄到最后,书就越来越薄啦。
如跋里所说,文句解读由瓜瓜君负责,篆刻艺术解读由瓜豆君负责。由于二人天生禀赋不同,一随性,一谨严,映像于文字之中,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说,瓜瓜君的文句解读是“放”,瓜豆君的艺术解读是“收”。读者翻阅时,先读“放”或先读“收”,都不会影响阅读。
内页:
其中,有一部分印章收录了边款,因之版面形制也有相应变化。大部分页面,都是文句解读在左页,艺术解读在右页。页面留有大量空白,一者是出于该套书整体装帧风格的考虑,二者,篆刻讲究朱白对比、虚实相生,页面的留白,也是出于和篆刻艺术特征相配合的考虑。这样的页面设计,最大的优点是,读者不会有阅读压力。当然,似乎也有点浪费纸张,艺术嘛!
据说这套小书会受到文艺青年的喜爱,到底如何,如果读此文的您是位文艺青年,不妨买来验证一下。倘若读后觉得受了骗,要骂作者,那我们有这个心理准备;倘若读后觉得受了益,那我们当然更有这个心理准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