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特长,是你不懂得怎么培养

01

昨天晚上,侄女回家后很不开心,埋怨嫂子不给她报兴趣班,导致她现在一个特长也没有。

我们都很好奇,一向偷闲躲静的侄女,怎么突然懂得上进了?

原来,侄女学校下周要来一个外国小学生参观访问团,为了欢迎外国小朋友,学校将为这个外国访问团举办一场联欢会。同学们都很兴奋,侄女也很期待,还暗自计划着穿那套衣服见外国小朋友,可老师后来的话打碎了侄女的希望。

老师说,为了秩序考虑,只有有特长,能表演节目的同学才能参加这次联欢会。

侄女想到自己没什么特长,不能参加联欢会,见不到外国小朋友,很不开心。

嫂子说,这还不怪你自己,小时候让你选个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去上,可你什么也不感兴趣,所以才没有给你报兴趣班。

确实,有好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我们做父母的就任由他们什么也不学了吗?那你的孩子,长大后连一个爱好都没有,生活多无聊啊。

况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他们自己的优势,家长应作为孩子的引导者,积极发现孩子的潜能、引导和利用孩子的天赋去帮助孩子学习成长。

02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小男孩伊夏,在学校是超级差生,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家随时都闯祸。校方觉得教不了,家长也无计可施,把孩子送到另一所寄宿学校。

在那里,一位细心的老师发现孩子有读写障碍,但他有画画天分,在他大脑中有着无比的想象力。他不喜欢学习,却善于观察,他喜欢与小鱼、小蝌蚪、小狗亲密接触,他能把3×9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的战斗。在他的世界里,充满着幻想与新奇。

可伊夏的闪亮之处却难以被成人理解,他的惊奇都埋没在种种“劣迹”中。每个孩子都如一颗闪亮的小星,尽管有的星光比较耀眼,有的星光有些暗淡,但无论得怎样,他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最终,经过老师的帮助,伊夏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绘画方面也显露出天赋。

其实,多数孩子都比电影里的小男孩表现更好,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表现平平,没有突出成绩。我想,家长的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通常,当你觉得孩子不够好时,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读懂他。

没有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差别只在于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智能方面,发展程度不一而已。

每孩子都是唯一的,都可能在某个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功!这就需要家长发掘孩子天生特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去营造他,让他将最好的特质发挥到极致,那么他就是成功的。

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个性和天性,这个因材施教的任务只能做家长的承担了。我们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引导。

03

那父母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1、找到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偏好、长处,只是很多长处不易发现,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刻意去找。当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特别感兴趣,或是在某个方面比别人做得好,那么父母就可以加以引导培养,孩子很可能会在这些事情上发挥所长。

《南方都市报》曾有个“少年偶像”版,报道的都是些特长少年,有一期报道过擅长玩摄像机,可以自己拍专题片的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很喜欢与爸爸聊放学路上的见闻,细心的爸爸发现,孩子的观察力很强,他描述的很多细节都是别人忽略掉的。因此,这个爸爸送了一台二手摄像机给儿子,鼓励他把观察到有趣的事物拍下来,就这样摄像成了男孩的特长。

好的家长能够发现孩子的一些细微的“个体差异”。

在郎朗的自传里,郎朗写到,父亲在他不到1岁时,发现他就可以哼出调,最爱哼《大海啊我的故乡》,在两岁半的时候,看完猫和老鼠,自己跑到钢琴上把主旋律弹了出来,这两件事,让父亲意识到儿子有很强的音乐天分,所以下决心培养郎朗学钢琴。

《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从看到两个女儿把比自己高大的男孩打的鼻青脸肿时,发现了隐藏在她们身上的摔跤天赋,因此帮助她们用其所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观察自己孩子,从他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反应中,发掘孩子在某方面的优势。

2、把握好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老师曾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提到了一个兴趣金字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感官兴趣,即通过直观印象产生的兴趣,比如说孩子看到钢琴觉得好玩,同学弹琴受到了表扬,他也想去学,这就是感官兴趣,通常感官兴趣都是受外界影响不稳定的。

第二阶段叫自觉兴趣,即认知行为产生的兴趣,比如看到别人弹钢琴,孩子很感兴趣,然后开始学了,从指法,乐谱一一学习,一段时间后他学会了弹一首曲子,这个就是自觉兴趣,自觉兴趣是理性的,可控的,相对稳定。

第三个阶段叫志趣,这个阶段不仅在于感官和认知能力,更包含了人的志向与价值观,比如孩子可以弹完整的曲子后,就想着参加比赛赢得名次,立志以后成为钢琴家,这个就是志趣,非常稳定的兴趣阶段。

我们的目标是帮孩子把一件事从感官兴趣过度到自觉兴趣,最后变成志趣。

大多数事情都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好,做好了就擅长了,擅长了就有兴趣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相反,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坚持,以孩子没有兴趣为由跟着孩子跑,今年报个钢琴班,明年报个美术班,孩子的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快乐。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不自信的恶性循环,更别谈兴趣了。

具体到父母的应用,就是先让孩子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这是获得兴趣的第一动力,然后在孩子的感官兴趣,也就是新鲜感还没消退时,加强训练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孩子顺利的将感官兴趣过度到自觉兴趣。

最后再给孩子找一个体现价值的方式,把这个自觉兴趣和感官兴趣的价值绑定。比如让孩子参加比赛,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等。

3、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想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去做一件事,外在奖励、压力、威胁等外在动力很难有效果,必须有内在动力驱使他才行。这个内在动力包括自己原初动机,好奇心,成就感等,这些都可以带给自己快乐,只要孩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他们的兴趣就不会消失。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如果这三样得到满足,孩子的内在动机自然有了,将不须扬鞭自奋蹄。

这里的胜任感至关重要,是指自己能胜任一件事情,自己“能做到”。这样孩子就会喜欢上这件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

孩子和大人一样,对一件事能力越高,就会越感兴趣。

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说“今天的这首曲子挺难,你也弹对了”,这时她可能获得一种胜任感,觉得“我好厉害,都让父母惊讶了”,由此更加有信心。

当孩子没办法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父母不妨帮他拆解任务,一点点的去完成,增加他的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04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孩子们无有能无能、有才无才之分,所有的孩子都毫无例外是有能又有才的。父母应该在每个孩子身上找到他们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并开发它、孕育它、培养它,使之充分显露出来。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一事无成,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时,给予动力,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给予鼓励,做孩子成长路上最强大的后盾。

世界很公平,孩子现在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以后生活的样子。

蔡康永曾经说过一段话: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学习是辛苦的,没有奖赏刺激在某些阶段很难坚持,只有将学习的行为变成“兴趣”,才是对孩子最实际的帮助。

因此,作为父母,应先成为一个会相马的伯乐,发现孩子的潜质,然后再成为一个驯马师,培养孩子的兴趣,并帮孩子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如此才可能成功。

end

干货/有料/有用

所谓育儿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