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与父母断交12年:为何父母倾尽所有,孩子却反目成仇?
回复“100分”,送你一份见面礼
临近过年,身处异乡的年轻人纷纷抢票回家。然而,一位自曝已经12年春节不回家的“学霸”却突然火了。
“学霸”名叫王猛(化名),他之所以受关注,不仅是因为他北京大学高材生、四川某地级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还因为他写了一封“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表明与父母决裂的决心,并以此告诫身边已为人父母的朋友不要重蹈覆辙。
王猛是80后,在小城里的事业单位里长大。父母是体制内普通人,文化程度在同龄人里比较高。在外人眼里,王猛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高知父母关爱有加、考上名校,还出了国……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血浓于水的亲子关系却走到了“决裂这一步?
01
在王猛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文中,对父母进行了如下控诉:
从小被母亲当成女孩来打扮,母亲还当着他的面与她想象中的女儿“芽芽”对话。小学时的王猛反复受到欺凌,母亲却告诉他: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哪怕学校举办活动要求穿短裤,母亲依然要逼迫他穿长裤。
上奥数班被别人弄坏了文件夹,母亲歇斯底里地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小时候因为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多次当面取笑,可是父母从没有出面保护他,而且还不以为然。
被迫参加的“毕业旅行”,却变成了父母“炫耀教育成果的宣讲会”。
好不容易考上北大,本以为从此就能逃离父母的“控制”,但父母却委托北京的大姨“照顾”他,甚至让大姨私下联系孩子的同学打探其消息。
好不容易出了国,父母依然要在他身边“安插”一个“老朋友”。
……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王猛说完话就紧咬嘴唇,“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无论外人看来有多光鲜,只有王猛自己知道,被当成傀儡操纵,被当成商品炫耀,却又被忽视了所有敏感脆弱的感情需求,是怎样一种绝望。
02
王猛自身有没有错呢?当然有。但为人父母的我们,实在不必立即为其父母开脱,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这场荒诞的正剧中,父母的角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在王猛的家中,孩子在等着父母道歉,父母却在等着孩子道谢。
看到儿子的决裂信,父亲一开始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父亲没想到的是,这似乎司空见惯的“抱怨”,真成了儿子给他们的“最后通牒”。
在父母看来,儿子从小到大都是正常的,有想法会交流,会主动打电话,跟一般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老俩口搞不懂,我们给了所有的爱,儿子为何还要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不能放下过去,为何不能改变自己?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给儿子时间和空间,等待着遥遥无期的和解。
看到这里,青榄君开始理解了王猛的决绝与“不孝”。
王猛真正苦恼的不是自己现在面临的心理问题——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并希望通过申请心理学研究生,努力解决。他心里埋怨的甚至也不是父母曾经所谓的伤害——因为那些伤害已经过去了。
真正让他苦恼的是,父母到现在仍然没有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对——这是持续伤害,所以,王猛并不是揪住过去不放,而是还在持续掉血中。
为了争取最后的救赎,他选择了决裂。这一步,充满无奈,王猛说:“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03
《奇葩说》辩手傅首尔曾讲到,自己给儿子买2000多块的鞋,儿子说丑,还质问她为什么没有铠甲勇士的图案,那是“世界上最帅的鞋”。而最帅的鞋只要35块钱一双。
这就是父母们通常会犯的错,“为你好”,却从来不问孩子“要不要”。王猛的父母就是鲜明的例子:
晚自习碰上下雨,父母一定会带着雨伞和雨靴站在教室门口,而王猛想要的只是和同学们一样冒着雨小跑回家,毕竟从学校到家里仅有几分钟的距离。
当他不得已留在凌霸肆虐的学校,向父母倾诉苦闷时,父母却担心他骄纵,责骂道“最卑贱的狗才需要什么公平”!而王猛想要的,不过是父母的一句同情或宽慰。
当王猛拿回应激诊断证书,父母觉得他小题大做,说“你自己心胸太狭隘”。而王猛想要的,仅仅是父母的一点点自知和重视。
……
一年又一年过去,除了“行为上控制,情感上忽视”,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家长就像那只拿着胡萝卜做诱饵钓鱼的兔子,你从来没想过他需不需要,却指望着他感谢你的好。
王猛是极端个案,根源背后的现象却普遍得有点出人意料:
“我大学有个很优秀的孩子跳楼了,都已经大四了,就因为他妈妈已经安排好了他的未来决定。”
“我认识的一个姨姨在他们家客厅里装监控,看她儿子会不会偷偷玩电脑看电视……”
以爱为名的强加施予,换来的却是两败俱伤。而更可怕的是,家长陶醉在自己的辛勤付出中,毫不自知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那些被迫接受父母“施予”成长起来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还记得撞了人后又杀人的药家鑫吗?
从小母亲逼他学钢琴,只要学不会,不由分说一阵毒打。父亲对他的管教,从来都是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他跟小朋友打架,不管谁对谁错,父母永远只骂他。他有网瘾,父母就把他关在地下室囚禁一个月,完全忽视他的需求。
在法庭上,他亲口说,杀死受害者时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恐惧父母知道我撞了人,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对待我”。
还记得《死亡诗社》里的主角尼尔吗?
他从不逃课、不叛逆、门门功课甲等、严格沿着父亲规定好的人生轨迹行驶。
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他为表演和舞台着迷,却换来父亲的失望和否定。可他不想背叛自己,于是,他选择了死亡。
武志红老师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终身难以摆脱的命运。”
没有经历过原生家庭之痛,也许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相比之下,王猛选择远离、决裂、自我救赎,已经是理智的决定。毕竟在当下,比和解更重要的,依然是双方自身的反思与改变。
04
尊重与理解多么稀缺,而控制与驯服多么常见。
美国著名教育家雷·特恩布尔曾讲述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特恩布尔有两个外孙,5岁的雅各布和3岁的丹尼尔。一个夏日的午后,两个孩子去冰箱倒饮料,哥哥雅各布自己倒好了自己的,就把饮料盒放在一边,这时刚好被特恩布尔撞见了。
特恩布尔很生气,他略带责备地对雅各布说:“雅各布,你怎么能只给自己倒,你打算让弟弟在旁边看着你一个人喝饮料吗?”
雅各布听了,却慢悠悠地说:“丹尼尔喜欢自己倒。”
这时,只见丹尼尔抱着大大的饮料盒,颤颤巍巍地给自己的杯子斟满了饮料,随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特恩布尔恍然大悟,连5岁的孩子都知道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为什么很多大人却做不到呢?
令人欣慰的是,王猛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后,也有了自己的反思。
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也开始回顾自身是否也存在问题,觉得在处理儿子的“求助”的时候,过于忽略了他的心理感受。他反思道:
“好比那次被开玩笑的旅行,如果当时真的站在他的角度,或者在现场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硬要求他一定要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青榄君想,这大概是一个好的转折。
相信王猛期盼的,已不再是父母做些什么弥补,而是希望他们意识到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错误,希望更多人从他的故事反观自身,减少伤害。
没有一个孩子会希望与恩重情深的父母决裂。当孩子反目,那是他渴望尊重与理解的“求救信号”,作为家长,你可曾听见?
今日福利
1 发送“寒假书单”给青榄家长地带,送你一份由名师整理的寒假必读书单
2 发送“儿童电影”给青榄家长地带,送你一份孩子必看的30部经典影片推荐
3 发送“学习”给青榄家长地带,送你一份小学寒假复习大礼包(各项学习资料)
4发送“迪士尼”给青榄家长地带,送你50部迪士尼动画电影视频
5 发送“古诗”给青榄家长地带,送你一份《小初高必背古诗文》朗诵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