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中?”“中!中!”“不中!不中!”聊一聊中原人的口头禅
“中不中?” “中!中!”“不中!不中!”这些都是中原人的口头禅。
这些口头禅的意思,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理解。
可以理解为“好不好?”“好!”“不好!”也可以理解为:“行不行?”“行!”“不行!”还可以理解为:“可不可以?”“可以!”“不可以!”等等。
那么,为什么一个“中”字,可以代表这么多的意思呢?
那起码是体现了,这个“中”字在中原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原人民心目中的那种最深沉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中”字。
这里,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原人的这个口头禅——“中”字吧。
要聊“中”字,首先得聊“中原”。
“中原”这个地区,是产生“中”字的基础。
“中原”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地理上的意义;一个是人文上的意义。
从地理上的意义来讲,河北、河南、湖北、山西、安徽,这是大中原;而小中原——核心意义上的中原,就是河南、河北地区。
从人文的意义上讲,大中原,是具有关于战争的战略意义的中原。她是从四面八方,以山水之隔,来护卫中间的小中原。
小中原,就是具有生产与生活意义的中原。
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优越,使之成为四方的向往之地,也就成为四方的争战之地,所以,她就成为四方之“中”,谓之“中原”。
了解了“中原”这个“中”字的产生之基础,我们就可以聊“中”字的来历,以及中原人、特别是河南人,为什么喜欢说“中不中”、“中”、“不中”了。
我们先看“中”字的演变。
最早的“中”字,原来就是一杆旗子。
为什么旗子为“中”呢?
因为,古代作战,是以旗为令,旗指向哪个方向,士兵们就向哪个方向运动——进攻或撤退。
这样,旗就代表了整支部队的大脑、中枢。
而由大脑、中枢,我们就可以想到它的协调、平衡功能,就是只有在中间、中央,才能够协调和平衡整体的各个部分,使整体的各个部分能够统一行动,一致对外。
这样,旗就具有“中”字的含义,并且,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中”。
当然,这只是“中”字本身的含义,是我们在字典里查得到的含义。
那么,为什么这个“中”字,在中原人,在河南人那里,又有了更多的含义,有了诸如“好”、“行”、“可以”等等含义呢?
这就不能不讲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古历史,或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史了。
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三皇”,包括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也有的史籍传说,把燧人氏除开,以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为“三皇”。
那么,这些被后人们称为“三皇”的先人们,都是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呢?
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文化遗址呢?
这些人物,大体上就是生活在距今10000年-6000年之间。
我们来看看距今10000年-6000年之间,我们中华大地上都具有哪些文化遗址。
距今10500至9700年左右,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南庄头村东北约2千米处,萍河与鸡爪河之间,有一处文化遗址,被称为南庄头遗址。
这个遗址里有陶器和种子,标志着农业生产,已经在这里产生了。
距今9000―7500年,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又有一处遗址,被称为贾湖遗址。
这个遗址,就不光是农业生产发达了,连人们的精神生活都丰富多彩。
骨笛呀,龟壳占卜呀,文字符号呀,酿酒呀等等。
当然,并不是说河北、河南是农业生产的起源地。
考古学上的农业生产的起源地,是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湖南道县玉蟾岩。
但是,河北、河南地区,无疑是农业生产的兴盛之地。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兴盛,才导致其文化上的领先。
然而,文化上的领先,并不代表一个部族的强盛,反而是使他们先生先死——这就是史籍上记载的“庖牺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这个“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的庖牺氏,是谁呢?
他就是“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伏羲氏就是东北地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主人。
那么,被伏羲氏所取代的燧人氏是谁呢?
被伏羲氏所取代的燧人氏,就是河北、河南地区南庄头文化和贾湖文化的主人,也就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
不过,在被庖牺氏所取代的时候,他们的文化,又发生了变化,变为更加发达、先进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距今7100年,磁山文化消失。
距今7000年,裴李岗文化消失。
这两个文化,都被赵宝沟文化给征服了。
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伏羲氏,就称他们为燧人氏,意思是,他们为旧时代的人,是落后者。
这就像是今天的西方人,称中国人为落后者一样。
但是,赵宝沟文化虽然征服和消灭了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她们自己并没有在中原地区立住脚。
她们只是于距今6500年左右,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留下了一座“天盖墓”,然后,就昙花一现,被由西方渭水流域而来的仰韶文化给取代了。
那么,仰韶文化的主人又是谁呢?
仰韶文化的主人,就是女娲氏。
女娲氏部族的起源在渭水流域。这时候,她们的前锋已经发展到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河南西部渑池、陕州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庙底沟文化遗址,就是她们当时的据点。
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龙马负图,神龟载书”的传说。
这个传说就发生在当年女娲氏部族和伏羲氏部族在河南西部的交界处。
那么,这个“龙马负图”的“龙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这个“龙马”,在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天盖墓”里就有。
而且,是只有这个“天盖墓”里才有。
这个“龙马”,是伏羲氏部族进入中原之后,新造的一种图腾,也就是一种“龙”。
只是,这种“龙”,是马和扬子鳄的形象之结合。
其中的马,代表战力;扬子鳄,代表霸气。
那么,“龙马负图”,又是怎么回事呢?
“龙马负图”,就是女娲氏为了劝说伏羲氏放弃武力,与其他部族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而制造出来的一种“祥瑞”。
当时,伏羲氏仗着自己的武力爆表,征服了中原,还要去征服山东,“东封泰山”。
女娲氏就利用他们伏羲氏部族的图腾“龙马”,来画出一幅图——《河图》,然后,将这个画有《河图》的“龙马”,埋藏在她们女娲氏部族与伏羲氏部族交界处的河边渡口,等待洪水将“龙马”冲出来,就成了“天降祥瑞”。
那么,这个“天降祥瑞”,即《河图》,到底是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河图》的总体含义,就是表达一种事物的变化规律。
其中,中央的三个点数五,分别表示“祖孙三代”,各自的第五个变化阶段。
上、下两个阴五,分别是表示“孙子”、“爷爷”的第五个变化阶段。
中间的一个阳五,就是表示“儿子——爸爸”的第五个变化阶段。
因为,“孙子”和“爷爷”分别是将来与过去,“儿子——爸爸”就是现在,所以,上、下两个五为阴,中间一个五为阳。
《河图》的内圈为一二三四,表示事物的前四个阶段为阴,是“儿子”受到“父母”支配;外圈为六七八九,表示事物的后四个阶段为阳,是“儿子”推翻了“父母”的支配地位,自己支配“父母”和“孩子”。
女娲氏向伏羲氏制造这个“祥瑞”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伏羲氏部族,他们所征服的其他部族,就像他们伏羲氏部族的“儿子”一样 ,会慢慢地相对长大,然后,又来打倒他们伏羲氏部族。
所以,女娲氏就以此来劝说伏羲氏部族,不要去征服和压迫其他部族,要和其他部族和睦相处。
然而,伏羲氏部族并没有听从劝告,而是继续去攻打山东,企图“东封泰山”。
但是,他们在山东地区遭到当地土著——北辛文化族群的强烈抵抗,形成了“龙马精神海鹤姿”的局面。
“龙马”,是伏羲氏部族的图腾;“海鹤”,就是北辛文化族群的图腾。
而北辛文化族群之所以抵抗强烈,是因为伏羲氏自封“木德王”,他们北辛文化族群的部族领袖,就针对性地制造出了“泰山石敢当”的信仰,深深地鼓动了族人们抵抗伏羲氏这个“木德王”的意志。
当时的《五行图》,里面没有金,相应的,是“石克木”、“石生水”、“土生石”、“火克石”。
而正在伏羲氏与山东土著们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时候,被伏羲氏部族征服了的燧人氏部族的后裔们,又乘着洪水爆发了起义。
这时候,女娲氏再来临门一脚,帮助燧人氏的后裔们打击伏羲氏部族。
于是,伏羲氏部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就玩完了。
《三皇本纪·索引》记载:“ 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这个记载是说,伏羲氏部族的老王战死,仓促地葬在山阳高平之西,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濮阳西水坡的那座“天盖墓”;而他们的新王,就带领大家逃到长江南岸,沿长江南岸开创了大溪文化。
这个时候,燧人氏的后裔们当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他们希望,女娲氏部族继续帮助他们乘胜追击,去彻底消灭伏羲氏部族。
于是,女娲氏就又制造出了一个“神龟载书”的“祥瑞”。
龟是燧人氏部族的图腾。而龟背上所载的书,就是《洛书》。
《洛书》的本意,是描述一个事物动态的存在结构,也就是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其中一共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阴二与阳九为一方面;阴四与阳七为一方面;阴六与阳三为一方面;阴八与阳一为一方面。
四个方面中的阳数,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鱼体;阴数,就相当于《太极图》中的鱼眼。
《太极图》中的鱼体和鱼眼的关系,就是事物的本体和本性的关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关系。
肉体是相对可以变化的,精神本性则相对是不变的。
所以,为什么《洛书》中阴性的偶数越大,相应的阳性奇数越小,阴性的偶数越小,相应的阳性奇数越大呢?
这就是由于“反者道之动”,压力等于动力,本体实力相对越小,发展潜力相对越大;本体实力相对越大,发展潜力相对越小。
那么,女娲氏制造这么一个“神龟载书”的“祥瑞”,当然就是为了劝说燧人氏的后裔们,不要只是想着报仇,还要立足现实,顾及长远;要想着发展生产,提高自己的实力。
当时,虽然伏羲氏战败,被赶到了南方,但是,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可小觑。
在南方,他们除了新败逃到长江沿岸创立大溪文化的一支,还有早先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因为战败而逃到湖南的、创立了高庙文化的一支;在北方,他们还有大量没有南下中原的部落,这时也转变赵宝沟文化为红山文化。
所以,继续战争,除了徒增伤亡,燧人氏部族,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他们的消灭敌人之目的的。
这时,女娲氏就劝说他们要放下仇恨,与伏羲氏部族和平相处,大家相互学习,共同与自然环境作斗争,通过发展生产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那么,大家怎么样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呢?
在《洛书》的中央,有一个阳五,是独立于四方之上,又与四方都密切联系的特殊方面,它居于四方的中央,对四方起着协调平衡的枢纽性作用。
女娲氏据此就提议,当时的天下四方,各派代表,居于中原,各自代表自己的部族,与其他各方取代联系,从而起到中央枢纽的协调作用。
燧人氏的后裔们觉得这就是最好、最理性的办法了,于是同意女娲氏的主张,并且,推举女娲氏部族的代表,为四方之首,也就是神农氏炎帝。
神农氏炎帝以河南淮阳为都邑,协调大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滥觞。
《三皇本纪》记载:“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女娲氏没,神农氏作。”
这里的共工氏,就是燧人氏的后裔;祝融氏,就是伏羲氏。
伏羲氏入主中原之后,成为了统治者,所以就叫祝融;相反,燧人氏的后裔们成为被统治者,所以就叫共工。
在祝融氏去进攻山东,与山东土著相争不下的时候,共工氏乘着洪水爆发而举行武装起义。
女娲氏也在举行宗教仪式制止洪水后,立即前往河北加入战团,支援共工氏,打败祝融氏,迫使祝融氏逃往南方。
然后,女娲氏又提出“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主张,得到各方支持。于是,天下安定,神农氏炎帝时代来临。
经历了战乱的中原,在得到和平之后,方知中枢协调的可贵。
特别是,历史上中原是个四战之地,屡经战乱,也经历了炎帝、黄帝的多次中和协调,中原人民对于“中”的理解,就尤其深刻;对于“中”的价值,就特别认同。
所以,“中”就成了中原人民的心理追求;“中”就成了中原人民的价值标杆。
这样,“中”,“不中”,“中不中”就成了中原人民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