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酒船来 香飘崇文门
之前我们聊过,
大运河
“漂”来了北京城,
“漂”来了北京烤鸭,
它也渗透进京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留下了众多故事和痕迹。
当年的崇文门,
就有着“酒船酒车酒门”的佳话。
今天,
我们就前往崇文门,
寻访那些酒与运河的故事。
老北京有九门,九门走九车,说的是九座城门各有各的用途,比如西直门走水车,东直门走木车,朝阳门走粮车,出兵时兵车走德胜门,班师回京则要走安定门,而崇文门,则专门走酒车,因此被称为“酒门”。
崇文门老照片
清朝时,北京内城禁止烧锅酿酒,当时,京城里的酒都是从外地运来。作为当时最盛行且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南方的酒大都通过京杭大运河运输至京。
来自南方的酒船,在东便门外的大通桥码头停靠,美酒再转乘马车至崇文门,需要在这里交了酒税后,才能进入内城买卖。即使是通过陆路,从河北等地来的运酒马车,也须在崇文门交税进城。
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在南边的崇文门上过税了,我的酒可是合法售卖。
崇文门大街老照片
到了清朝中后期,崇文门外开始有了经营糟坊的“二道贩子”,专门收购酒再运到城里卖。那时候的崇文门外大街,一路酒香,都是没交税的“私酒”。
因为酒税重,这些小商贩,经常会在夜里偷偷爬城墙私运酒水,行话叫“背私酒”。他们用两个猪尿泡(zhu sui pao)装满酒,重一百来斤,挂在胸前,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蹬着和扒着城砖稍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不仅不能被官兵抓到,还要避免坠下城墙,摔得粉身碎骨,所以崇文门又被老百姓称为'鬼门关'。小商贩们九死一生,也不愿正常缴税进城,可见当时酒税之重,百姓生活着实不易。
崇文门外护城河老照片
如今,清政府早已消亡,崇文门城门也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它当年的繁盛景象:来往的商人和车辆,云集的各色商品,还有那诱人的、一路飘扬的酒香,它赋予了崇文门特殊的文化和意义,也作为北京和运河的记忆,留在我们的口口相传里。
如今的崇文门内大街
崇文门当年的盛景,
我们已经无法重现,
而作为大运河最直观的体现,
通惠河仍在静静流淌。
下期,
我们就到通惠河边,
去探寻那段往事与时光。
编辑:小焕熊
排版:小焕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