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斌老师讲葛根药证
葛根
(一)性味:味甘,平。
(二)定性:太阳阳明药物。
(三)历代本草论述
1、《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2、《名医别录》: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肋风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伤寒壮热。
3、《日华子本草》:冷。治胃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4、《景岳全书》:味甘,气平寒。气轻于味,浮而微降,阳中微阴。用此者,用其凉散,虽善达诸阳经,而阳明为最。以其气轻,故善达诸阳经,而阳明为最。以其气轻,故善解表发汗。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最良,当以为君而佐以柴、防、甘、桔极妙。尤散郁火,疗头痛,治温疟往来,疮疹未透,解酒除烦,生津止渴,除胃中热狂,杀野葛、巴豆、毒箭、金疮等伤。
5、《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四)古今临床运用
1、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汗解表,治颈项强疼痛(最主要作用):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柴葛解肌汤(三阳合并证);或是葛根一物饮:葛根汁2升。【功能主治】妊娠热病烦闷,小儿伤寒衄血,金疮中风。:如无生葛,用干葛(口父)咀,煎浓汁服。方出《千金》卷二,名见《活人书》卷十九
2、升阳止痢,葛根芩连汤(太阳阳明湿热证,肛门灼热);葛根汤(太阳阳明下利)。
3、治疗消渴,止渴生津,《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葛根半钱,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
4、诸痹,起阴气,葛根汤,或是《奇效良方》续命汤:麻黄(去节,先煮掠去沫,焙)一两半,独活一两半,升麻半两,葛根半两,羚羊角屑一两,桂心一两,防风一两半,甘草(炙)一两 。上咀,每服六钱匕,水二盏,浸一宿,明旦煎取一盏,去滓温服,衣覆避外风。
5、疮疹未透,透疹外出,升麻葛根汤: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6、解酒除烦,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方》)。
注解:解酒没有生葛根汁,就用干葛根浸泡后煮水喝代水喝,效果也好。
7、治卒干呕不息: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差。(《补缺肘后方》
8、善治阳明经疾病,阳明主面,葛根汤治疗面部斑疹、鼻炎、痤疮、突发耳聋等。
9、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10、治疗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生葛根,捣取汁,每服一小盏(《太平圣惠方》)。
注解:生葛根治生津除烦清热。
11、治疗心热吐血不止: 生葛根汁半大升, 顿服(《广利方》)。
12、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饮生葛根汁大良。无生者,干葛为末,水服五合,亦可煮服之(《补缺肘后方》)。
13、金疮中风,痉欲死:捣生葛根一斤,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捣末,温酒调三指撮。若口噤不开,但多服竹沥,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后方》)。
14、葛根橘皮汤:葛根6克,橘皮6克,杏仁6克(去尖、皮),麻黄6克(去节),知母6克,黄芩6克,甘草6克(炙)。上药七味,切。治冬温,壮热而咳,肌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汁者(《外台秘要》)。
注解:本方就是简化葛根汤(葛根,麻黄,甘草)的基础上加知母、黄芩清阳明内热,橘皮、杏仁降气止咳,本方属于太阳表热,同时有阳明内热证。
15、葛根葱白汤:葛根、芍药、知母各二钱,川芎三钱。治感风热,头疼不止。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葱白五根,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奇效良方》)。
注解:葛根解表解肌,芍药通营血畅通血脉,同时可以止痛,可以缓解川芎的燥性,知母生津清热,川芎专治头痛,葱白生姜协助葛根解表。
16、葛根饮:葛根一两,葱白一握,豉半升,米一合。热病劳复,身体痛;天行,壮热烦闷。
上先切葛根,以水9升,煮取7升;纳葱白,更煮取4升;去葛及葱滓,纳豉及少许米,煮之沸,并滤去米等滓,分4服。当有汗出即愈,明旦又更作服(《外台》)。
注解:本方是葱豉汤加葛根,葱豉汤外感轻症常用方子,加葛根可以解肌解表,同时清热除烦。
17、葛根白虎汤:葛根、石膏、知母、防风、甘草、粳米各等分。阳明自汗恶热,外犹恶风寒,而内已烦渴者(《医级》卷七)。
注解:本方是白虎汤汤加葛根、防风。白虎汤清阳明郁热,加风中润药防风,葛根解表而不伤津液。
18、葛根粥:葛根30克(锉)粳米50克。治小儿风热,呕吐,头痛,惊啼。
上药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