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回顾》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巜真情回顾》
一一在庆祝入伍40周年青藏高原战友大会上的发言
昆仑山绵延万里连接着首都北京,青藏线铁马奔腾谱写着战士的忠心。
1968年2月的今天,1400多名铜梁藉男女青年满怀激情和梦想从这里应征入伍,奔赴青藏高原。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在这里隆重聚会,畅谈人生的欢欣与艰难。
40年历史,40年沧桑,40年辛劳,40年辉煌。她是一道长河,跌宕起伏,波浪壮阔,浪花飞溅,折射出一个个流金岁月;他是一面镜子,昭示后人,理性的光芒演绎人生的真谛;她是一部长书,记载着雪域高原的风沙、冰雪、荒脊和兴盛;她是一座丰碑,铭刻着一代高原战士的业绩和功勋;她是一只金丝鸟,用美妙的歌喉为战士们歌唱,歌唱他们坚韧不拨,歌唱他们无私奉献,歌唱他们为青藏高原的建设奠筑了牢固的根基,凝聚了高原精神的灵魂。
亲爱的战友们,40年前的今天,我们17岁、18岁、19岁、20岁,而现在,57岁、58岁、59岁、60岁,青春的风采已不再荡漾,白发银须爬上了脸庞。
我们虽然有点老了,但我们曾经年轻,我们年轻的时代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无私,充满了豪迈。今天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战友们还记得吗?青藏高原的牦牛、黄羊、野兔、青稞、雪莲、格桑花,从拉萨河谷到羊八井行车的爽朗,通天河畔装羊糞的趣闻,安多土门煤矿倒煤的颠簸,唐古拉山大雪封山的惊险,五道梁锉板路的颤抖,纳赤台河边洗车的嬉闹,诺木洪打柴禾的干渴,大柴旦、香日德打架的阵仗,格尔木的河水、戈壁滩的红柳、煌源路边的柏杨,一团的营房、球场、澡堂和礼堂,藏族同胞的毡房、粘粑、青稞酒、酥油茶,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罗布林卡、哲蚌寺,一桩桩、一件件、一回又一回,一串又一串,不尽的回忆,不尽的遐想。
象皮山、日月山、祁连山、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雪古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山山难忘。
冷湖、盐湖、青海湖、纳木错湖、羊卓雍错湖、永恒不败的玛旁雍错湖、湖湖透亮。
战友们,在物质上我们虽然有些贫穷,但在精神上我们却非常富有。因为我们成长在吃饭要粮票,穿衣凭布票的困难年代,高原的艰苦环境更加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在我们的队伍里涌现出了全军爱车标兵,汪龙兴,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事故的八连一班班长张远德,模范连长李银录,优秀指导员王邦才,红色管家阳台炳,革命老黄牛张大学、代可国,脑震荡何德海,吊车司机殷成礼等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模范先进人物。他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视质量安全如生命的坚定信念,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高原精神。正是这种高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高原战士,在戈壁荒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一位哲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正是为了追寻记忆, 找回我们的过去在青藏高原40年战友会之际,我将自己记载高原生活的一些文字收集整理编印成册,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奉献给各位战友,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牢记过去的历史,记住我们的艰辛,保持我们的荣誉,继承和发扬高原精神,为振兴中华,建设美好家园,光大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祝各位老战友,老军嫂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2008年️2月23日
————————————————
编辑:青藏线老兵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