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忧伤?
父母可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忧伤?
传统观点似乎是父母即使非常艰难,也要强打起精神,给孩子一个坚强乐观的榜样。
在诸多的宣传报道中,在许多的亲子回忆文章中,几乎都写的是父母脆弱时,躲起来,尽可能不让孩子看见和知晓。
这种强忍伤痛、强颜欢笑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一直都被认同和赞美。
但这种文化传统需要孩子有一颗善于体察的心,才能唤起孩子对父母的同理心,激发出孩子的感恩之情。
而今天,快速多变的生活节奏,信息化的社会,把男生、女生性格都变得比农耕时代、商业时代粗线条。
速食品、即时通讯、快餐文化主宰了青少年人的生活。
这些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影响着孩子的个性情感。含蓄委婉的成分在这一代人身上迅速滑落,取而代之的是“我的个性我做主”的张扬。
孩子们喜欢直白地表达,不喜欢拐弯抹角、费尽心思来揣摩你,来主动询问你的爱好。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比较明显。过洋节、西式婚礼、西式情感表达等,他们做起来自然而然。
因此,父母把自己包裹得越严实,武装得越坚强,孩子就越会认为:我的父母是超人,什么都不怕,更不会需要我的帮助。
于是,第一代妈宝男、妈宝女就诞生了。而妈宝男、妈宝女的父母行将进入老年,有时有些体力不支,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妈宝型的孩子不但完全无视你的脆弱,反而心生厌恶:觉得你怎么会这样?完全搞不懂啦!
如果当父母的这个时候来怄孩子的气,晚啦!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我的父母是钢铁铸成的,什么都难不倒他。我需要什么,尽管找他们,他们都会帮我搞定!
看看,从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忧伤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可能很善良,对别人很好,对父母却可能铁石心肠。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适度表露出自己的忧伤、脆弱,有利于激活孩子的危机意识,唤醒他们心中沉睡的责任,发掘出他们与生俱有的强力。
当然,父母流露忧伤与脆弱的数量和场景要有所选择。
次数不宜多。多了就习以为常了,孩子就会麻木而无动于衷;多了,滥了,孩子就觉得你真是窝囊,会觉得在家里没有安全感,从而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种是孩子也形成怯懦的性格,害怕竞争;另一种就是补偿机制起作用,孩子努力奋斗去改变命运,但他会在心里瞧不起怯懦的父目,而且会用一种极度的自尊去掩饰来源于家庭的自卑。
场景也要有所选择。比如,孩子已经感到害怕,这时父母也软弱无力,就会给孩子极大的心理冲击力,使孩子受到更深的伤害。
现在,青年中流行“伤文化”。青年的伤文化,其实就是青年人不愿压抑自己,有了压力就要发泄,有了不满和绝望就要表达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顺应现实、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和自我幽默的调侃。
我们当父母的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偶尔变变父母的脸,解放一下自己。给孩子在家里充当家长的机会,给孩子带领家庭走向快乐、走向富裕的机会。
所以,父母要有预谋地在孩子面前忧伤。
父母千万不要躲在卫生间流泪,藏在阳台抽闷烟,然后假装啥事都没有。孩子看在眼里什么都不说,而在心里把你们定义为“装”——看你们“装”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