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恒者,你就赢在了起跑线【读书课堂】

读书小笔记

2019/11/15(22)

去年秋季读书会有两个八年级的男生,他们在家读《论语》的情况比较糟糕,所以交代他们每次读书会比别人提前半小时,读《论语》,读散文皆有益。

宇轩虽然当时说不现实,因为住得较远,

但俩孩子每次都如约而至,非常准时。

这天读到《论语·述而第七》,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宇轩这时跟我说,今天妈妈开家长会去了,本来不能提前来的。

言下之意,他在坚持,他做到了孔夫子所说的有恒。

的确,孔子在圣与仁方面非常低调谦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他不但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或仁人,当别人问他的学生是否为“仁”时,也以“吾不知也”委婉否认。

不过,孔子从不讳言自己好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对于主张谦卑的儒家来说,这种自夸算是很张扬的了。

无恒者,怎么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

因此,孔子自认为是有恒者。

更关键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档子事,对孔子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儿,用他的话说就是“何有于我哉”,大概这是他的生活常态。

难怪他一直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必学习的过程对他来说是很快乐的。

要不然痛苦的学习体验,难乎不厌倦。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在孔子看来,圣人和善人是理想目标,

君子和有恒者是现实目标。

既然是现实目标,完全可以做到。

不仅仅孔子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

但既然孔子将有恒者与善人同日而语,

那么做一个有恒者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既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如果做到了你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一个人挖井,总是在接近水源的时候换了个地方重挖。

中学时的这个作文题至今常现于脑际,表达的寓意应该是坚持或有恒了。

虽然挖井的人不确定哪里有水,换个地方未尝不可,

但无论世道怎么变,考试如何改,做一个有恒的读书人,不会错,请按ente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