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a小调音画练习曲,Op.39 No.2


文章内容来自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叶卡捷琳娜·穆丽娜教授2016年3月21号在武汉音乐学院的讲座,由旅俄钢琴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讲师董玄翻译,本人整理。


演奏者:Vladimir Ashkenazy

这一首在Op.39里也很出名,讲的是海洋与海鸥的故事,很多人弹。

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经常用的素材,有很多长句子,他本人很喜欢。


一开始不能只是很简单地弹成普通的3连音,而是有6个音型一组、3个音型一组或1个音型一组,它们之间的节奏律动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弹成一样,会影响乐句。

看乐谱的连线,左手是6个音型为一组。

6个音型一个句子,这里只强调第一个音(圈蓝的音)。只有第一个音是主要的,剩下的都是辅助地位,比较弱。

开始左手的那些需要保留的4分音符(圈红的4个音:do-si-do-la),来自《愤怒的日子》第一句的前半部分。

左手这种保留音突出旋律的形式,与拉赫自己年轻时的作品,那首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Op.3 No.2)的中段一模一样。



到第9小节这里改为3个音型一组了(圈红处),进行了两小节。

第11小节这里则是变成1个音型一组(圈蓝处),并延续了3小节后回到6个音一组。



第97小节,这里右手圈红的8分音符,像钟声,也像上帝的目光在注视着你。

钟声是拉赫最喜欢用的素材之一,很多作品里都有。


乐曲最后结束的和弦(圈红处),注意这里的力度是pp,要有一种向远方飘去的感觉。


作品的左手,一直都是水的描写。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把左手抽出来单练:3连音、3拍子3连音、4拍子3连音…这种技巧经常在拉赫的作品里出现,完全可以多加练习的。关键是乐句的节奏把握,千万不能弹成普通的3/8拍子。

同时,这里的音乐,左右手是不对称的:左手基本都是6个音一组、3个音一组和1个音一组,但右手的乐句却是穿插在中间的长短句,并不与左手同步。


PS:

穆丽娜教授对这个作品讲得不算是十分详细,只是讲了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为了保持讲座的权威性和完整性,我并没有在文章里加入自己的观点,而是完全忠实地记录了讲座内容。

文章的音频来自我本人的LP碟子翻录,是阿什肯纳齐早年在EMI公司的录音,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录音,阿什弹这些俄罗斯的抒情性小品,真的无人能敌!

这首《a小调音画练习曲》非常优美,是Op.39里我最喜欢的几首之一。大家看过电影《恐怖游轮》没?不知道为何,拉赫的这个作品,总让我会想到电影里在大海中的那些场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