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宫国庆:《西柏坡感怀》
【总第010702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西柏坡感怀》
文/宫国庆
在石家庄工作的日子里,偶有朋友前来看望我,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安排到西柏坡去参观。从省会出发,往西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景区。
西柏坡坐落在太行东麓山脉与平原的交汇处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光旖旎,很是秀丽。作为中国革命最后的一个农村指挥所,土坯圈成的大院,大院内部也是用土坯建造的很多个小的四合院,1949年3月23日之前五大常委以及当时的政要们都在此办公和居住。
走进五大常委曾经办公和居住的四合院,院内没有任何装饰,除了磨盘或碾盘就是几棵山区常见的柿子树、核桃树或枣树。室内家具非常简陋,床是用长条板凳支起了的几块木板,床上是折叠整齐的土灰色的土布被子,真正的家徒四壁。“成由勤俭败由奢”,观者无不为之唏嘘。
一处朝南开门的直筒式的西厢房坐落在大院的西侧,这里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主席台上是一张简单的铺着虎皮的桌子,两侧靠墙的地方各有一张可以容纳两个人相向而坐的记录桌。主席台下排列着几个简单的沙发,后面是十几个靠背上固定有很窄的写字板的木制长条椅。会场很小,仅能容纳几十个人。在如此简陋的会议室里,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和国家最高级别的会议,这种克勤克俭的工作作风真的就是中国革命的成功之本。
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也是一间很小的陋室,西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作战地图,一部古老的手摇电话机,四个作战科室合用一张桌子。这里指挥的那三次著名战役的战场在新建的陈列馆里被以全貌再现,那惨烈的阵容令观者动容。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的确是真的。从这些架土覆茅的陋室里,走出来的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走出来的是国境线上庄严的界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景区,熙熙攘攘的人流无不怀着崇敬之情,那种崇敬又无一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的确是真的。从这些架土覆茅的陋室里,走出来的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走出来的是国境线上庄严的界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景区,熙熙攘攘的人流无不怀着崇敬之情,那种崇敬又无一不是发自内心的由衷。
景区外围的南面是波光粼粼的岗南水库,似万顷琉璃平铺在太行深处,美不胜收。水岸边是鳞次栉比的乡村小饭店,店内的招牌菜是现场宰杀农家土鸡和水库中的活鱼。店家们始终洋溢着热情,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影视作品中革命老区人民的热诚。鸡鱼几乎是游人必点的两道菜,选定笼中的活鸡和池中的活鱼后,现场欣赏着店家的操作,感受店家制作手法的娴熟,别是一番风情。
露天摆摊的小商贩们井然有序,所售商品琳琅满目。其他景区根本没有或很少见的东西,锈迹斑驳的军刺、子弹壳和小人书等都有出售,要价也很公平,根本不存在拉客宰客强买强卖的陋习,是其他景区学习和治理的典范。
西柏坡——中国革命的圣地。游人在这个曾经群星璀璨的红色故乡里,艰苦朴素尽收眼底,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每次前来我都有一种灵魂被净化情操被陶冶的感觉,并产生了无私奉献的愿望。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宫国庆:出生在东北,客居于河北。毕业于农业院校的非农专业,曾在黑龙江垦区、青海、河北工作。关于写作,闲暇之余,偶尔为之,聊以自慰。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明华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