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句哲理语录集锦:善心,点亮心灯;善行,使心灯长明

--

知识影响能力,方法增进智慧,修养陶冶品格。修养,功于内而形于外, 能做到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为真境界。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进。人格魅力是毕生修养的结果。所以,少年有志,中年有成,老年有为, 都可以成为人生的美谈和佳话。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修性莫过一个“度”字,养生莫过一个“节”字。修养,男人更看重的是品德,女人更注重的是品位。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自爱是一己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才有大爱。大慈源于大善,大善源于大爱,大爱源于大德。大爱无痕, 因为谁也量不出它的长度, 测不出它的深度,看不出它的宽度。大爱无边,故凡是可以丈量的爱,都是狭隘的; 大恩不谢,故凡是希望回报的恩,都是自私的。一颗平常心,永远不会生出皱纹。心无所碍,故能安身立命; 境无所染,故能安居乐业。心中不掺私念,度身可消灾祸; 心中不生邪念,度日可避是非。能启迪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仰慕; 能悦服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尊敬; 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一定使你感奋。无论教化,还是感化, 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和灵魂的净化。一颗爱心,便是一缕春风,一片阳光; 一颗善心,便是一生快乐,一世美好。浮躁使人心神不宁, 烦躁使人心神不定, 狂躁使人心神不安。心如止水,水中常有明月; 心如云天,云开就见苍穹; 心如明镜,镜里笑生莲花。心生烦恼,要想办法忘掉,忘不掉就再想办法甩掉; 心生忧虑,要想办法甩掉,甩不掉就再想办法扔掉。养生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养心五要: 心情,需要经营; 心态,需要调剂; 心境,需要营造; 心灵,需要滋养; 心性,需要修缮。难舍而舍,心情不会快乐; 为舍而舍,心态难以平和。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修养心性之至境。心静则思不浊,思清则梦不浊。心无奢求,心无贪念,心无妄想, 心智方可扩展和放大。情由心生,境由心造,意由心养…… 故,心为本,心是源,心即镜。心境沉迷,所以难有顿见; 心境澄明,所以时有顿悟。心无所虑,心无所忌,心无所羁, 方可自在、自然、自为。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 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静是一种心灵感觉,静中自有妙趣; 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见佳境。守不住宁静,守不住平和, 也就守不住快乐,守不住幸福。面对云舒云卷,心境要平; 面对花开花落,心神要定; 面对峰高峰险,心态要稳。

心定,则心志自在;志在,则志业自成。耐心说明爱心,耐力考验心力,耐性验证心性。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道门, 有的人敞开着,有的人半开着,有的人却只有一道缝, 这便是人的心胸。朋友失掉一个还可以再交十个, 而自我却只有一个,千万不可失去。我行我素,有的人是由于没心没肺,这是性格所致; 有的人是因为不卑不亢,这是品格所为。律己,不搬弄是非; 待人,不颠倒是非; 遇事,不混淆是非。善待别人,就要学会宽容; 善待自己,就要学会从容。了解别人首先了解自己, 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战胜别人必须战胜自己——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观雪澄洁,望水澄净,赏月澄明, 心则无时不宁,随处不静。无视自己的错误是无知, 粉饰自己的错误是伪装, 掩盖自己的错误却需要处心积虑。当别人相信你的时候,你要不怕怀疑自己; 当别人不信任你的时候,你要学会坚信自己。当你对的时候,可能遭到别人的指责; 当你错的时候,要首先学会自责。自察自省,方可自视自由; 自洁自清,方可自观自在。对奉承自己和蔑视自己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 而且忘得越快越好。看轻自己,才会自觉地看重他人; 看淡自己,才会清醒地看好他人。待人要有平等心, 对己要持平常心。多数人的毛病: 批评别人容易,自我批评不易; 批评别人很认真,自我批评不较真。能舍弃本来属于自己的, 能放弃可能属于自己的, 能丢弃本来不属于自己的, 还有什么诱惑不可战胜!人们常常只注意自己眼中和心中的对方, 而忽略了对方眼中和心中的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摆脱卑俗; 挑战自己,才能摆脱平庸; 开拓自己,才能有广阔的视野; 超越自己,才能有高远的境界。宽恕他人,就是宽慰自己; 尊崇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脾气, 那就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人要聪明,但不要滑头; 人要老实,但不要窝囊。明白人偶尔装糊涂,糊涂人常常装明白。人有缺点并不可怕, 而企图掩饰缺点的心理却是更大的缺陷。太虚荣的人,常常活在自欺之中, 它的代价又常常是被骗。一个人,如果太在乎自己,就会遗忘了别人; 如果太在乎别人,又会迷失了自己。既不要让你的尊严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也不要使你的自尊屈从于别人的尊严。自卑的人喜欢与智能比自己低下的人结交, 并从中得到自慰; 自信的人喜欢与智能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 并借此增进自强。

太善良的人有时柔弱, 过聪明的人有时胆怯。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 智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自负的人有药难救, 自贱的人无药可救。待人,要一视同仁; 对人,要一如既往; 做人,要表里如一。自信的人从来不轻易从别人嘴里寻找答案。人最愚蠢的时候, 是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自鸣得意和自命不凡的时候。人的可悲有时在于自己变得可悲之前曾经那么可敬。成熟使人练达,成熟也使人世故; 成熟使人缜密,成熟也使人犹豫。一只眼不要钱眼里看人, 两只眼不要门缝中瞧人, 三只眼切不可目中无人。不谙世事,人会显得有点呆; 太过世故,人又会变得有些俗。勇于自我批评的人,受人尊敬; 敢于自我批判的人,令人崇敬。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走近伟大,但许多人可以成为高尚。大度的人,不计较得失; 宽容的人,不看重毁誉; 自信的人,不苛求是非。人的本能是爱自己, 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痛苦时的心境如何,快乐时的心情怎样, 既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格,更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修养。有自知之明的人, 很少自寻烦恼和无端抱怨。人,谁能以乐人之乐为乐,谁便可忘一己之忧; 谁能以利人之利为利,谁即可舍一己之得。知道“该做什么”的是明白人, 知道“能做什么”的是聪明人, 知道“不该不能做什么”的是高明人。做个好人和更好地做人当然有关, 但这是不同的两回事。做人,要学会说“不”,但是不能只会说“不”。真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只要心净、气静,只要心诚、气沉,就是禅定。禅是自然,禅是自在,禅是自悟,禅是自定, 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也难得真禅。常读禅语,常怀禅思,常用禅心, 便常有禅悟。用佛性待人,自己即佛; 用佛性悟人,人兼可佛。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这是常理;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是禅宗。心佛则佛,心魔则魔。是佛是魔,一步之界; 孰佛孰魔,一念之间。佛性,人性,只要结缘就能以性养性; 你心,我心,只要施善,便可心心相印。法门八万四千种,恐怕一生也修不完。所以,只有一门心思、一门深入,才会悟得正果。大家自嘲,小家自誉; 真佛不语,假佛自诩。仙洞非洞,佛门无门,禅境至境。佛性,最讲一个“善”字; 禅境,最讲一个“淡”字。大德不求虚名,大志不图近利, 大勇不邀头功,大智不施小计。点火者自明,近火者自暖,玩火者自焚。淡泊似春江暖水,淡泊如夏夜清风, 淡泊像秋日闲云,淡泊若冬雪白梅。水中无月,捞月起于妄想; 镜中无花,拈花缘于贪念。古语云,流言止于智者。所以,流言杀人,被杀者愚; 流言伤人,被伤者蠢; 流言烦人,被烦者笨。俗话说,深水不响;古语云,海纳百川。所以做人一是心态要平,二是姿态要低。儒家主张“三省”, 佛家躬行“面壁”, 基督则劝人“忏悔”…… 修身,有时可以殊途同归。无福造福,造福积福,积福布福, 福则广大无边。一泓清水,可洗手,亦可濯足; 一面明镜,可照脸,亦可鉴心。欲壑,使人的灵魂越陷越深; 贪婪,使人的手臂越伸越长。懊悔, 第一次是可贵的, 第二次就会贬值, 第三次便一文不值了。自负使偏见变得固执, 权力使偏见变得疯狂。利欲, 引导了少数人,却误导了大多数人。奢侈成了主人,节俭就永远被拒之门外。“自嘲”,只有与“嘲讽”针锋相对时, 它才是一种修养。济世,有时需要助人以物,有时更需要救人以心。烦恼多了,有时不得不深刻反思: 苦恼久了,有时不得不深刻自省。自负是由于低估了别人, 自卑是由于轻看了自己。错误可以改正, 却不能改写。宽容, 既感化了别人,又完善了自己。贫,不一定是钱的奴隶; 贪,一定是钱的俘虏。害羞,使人缩手缩脚; 害怕,使人畏首畏尾。厄运,更多的是考验人的意志; 幸运,更多的是考验人的智慧。恶性,能认贼做父; 善心,可化敌为友。慎言,不是沉默寡言; 缄默,却要守口如瓶。苦恼,有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 而是想得到的太多。贪,使一切人与智慧远离; 欲,使一切人与美德远离。智者,不乏容忍之智; 志者,当有坚忍之志。贪者敛财,智者慎言,圣者戒行。纯洁可爱,贞洁高贵,圣洁美丽。

欲望只有用理智做缰绳, 才不会放纵,甚至发疯。善心,点亮心灯;善行,使心灯长明。人,所以高尚,就是因为不仅有善心,更有善行。弱者,等待机会; 志者,把握机会; 慧者,创造机会; 只有伟人,才会改变机会。一念觉,即福;一念错,即祸。祸与福,常在一念之间。承认错误,只是一种诚实; 改正错误,才是一种勇敢。报答是美德,报复是恶行,报应是宿命。自信者讨厌恭维,自尊者蔑视恭维。喜欢恭维的,起码是虚伪; 喜欢被恭维的,一定是虚荣。聪明过人无可非议,忌讳的是聪明过头。

来源·书海夜航来源:网络      编辑:雅荷淡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