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生命的必修课

有人说,春秋之后,都是翻版。

意思是,只有春秋才是历史的原创,而以后的历史,都似曾相识,几乎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因为,生命是一场不断妥协的过程。

晋重耳在外流亡漂泊十多年,最后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并正式成为晋国国君,开始了自己东征西伐之路。

晋重耳被人诬陷,被迫在外流亡19年。他们这一行人这期间的经历,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这些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

不过所幸的是,晋重耳身边一直跟随他的都是一些智谋勇武忠诚之士。

或许正是因为19年的流亡生涯,晋重耳更加能体会民生疾苦,也能明白人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以及关心什么。

当上晋国国君后,仅仅9年的时间,成为春秋第二代霸主(第一代是齐桓公齐小白)。

而晋重耳首先学到的一课就是妥协。

妥协是什么?妥协是站在现在看未来。

更直白来讲就是,妥协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作出一定的让步或者必要的牺牲。

当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所有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学习妥协。不仅臣民之间要妥协,诸侯之间更要学会妥协。

因为,一个任性妄为,一个心高气傲,损失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全部。对于诸侯王来说,还可能面临亡国的风险。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妥协是双方达成共识所必要的基础。

也就是和他人找一个所能达成共识的距离。

这就好像两只长满刺的刺猬,他们要想彼此靠近,以便相互取暖,那么它们就得不断调整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远了,没有温度;太近了,刺得很疼。

和家人之间的相处,莫不如是。

不要试图去改造对方,你的要求让对方感受到了压力,就会出现反抗,或明或暗。

可能有读者朋友不太理解,就举个例子吧。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问话题,让孩子做作业,孩子就会肚子痛;孩子平时学得很认真,作业也做得挺好,考试就不行……

其实,这些都是暗反抗。孩子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是抵触。用一句大家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阳奉阴违”。

因此,即使对方再怎么不好,你又是如何看不惯。请就在这件事上开始学习妥协。妥协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尝试着走进去对方的内心,去看看对方在担心什么、恐惧什么、以及抵触什么。

妥协,就是把对方当成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让对方有自己的爱好,价值观,有自己的独处时间(不和你在一起的时间)。

有的父母过得很痛苦,因为他们想去改造自己的孩子;

有的孩子过得很压抑,因为他们得忍受父母的要求。

而较好的方式是,妥协。

前者减少要求,后者减少反抗。

就如对于父母说的话,他们的话先答应下来。但最后到底要不要做,决定权在你自己。你去安排优先级,去思考能做与否,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做相应的行动和安排。

父母的观点或者想法可能是过时的,但始终如一的是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强,更能干。

总之一句话,希望你过得好。

就像在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制于人,也受制于人。

闲聊时刻:

从学校回到家里的这段时间,关掉了朋友圈,除了一本中华书局出的《史记》相伴外,别无他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