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中的老克勒 | 和平饭店的前世今生
阮玲玉在舞池中翩翩起舞,轻盈的脚步一会滑到丈夫唐季珊面前,一会又滑向远方。
在不断的旋转摇曳中,舞厅柔和的灯光让整个世界都显得梦幻般的迷离。
这一晚,她将20多年来的不幸全部抛到九霄云外。
这一晚,整个世界属于她,而她只属于她自己。
在生命走向终结前的最后几个小时,她将自己献给了她最爱的舞台,在人世间留下了最曼妙的身姿。
这是电影《阮玲玉》中最凄美的场景。
这场最后的舞蹈正是在和平饭店8楼的和平厅拍摄完成,完美的还原了阮玲玉生命最后的时光,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世界上有无数酒店,但称得上“传奇”的却屈指可数,位于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20号的和平饭店无疑要独占一席。
李守白-剪纸风景《南京东路》2017
它见证了上海滩百年来的风起云涌,在历史中洗尽铅华,将旧上海的高雅繁华传承至今。
和平饭店由南楼和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的前身是汇中饭店,北楼的前身是华懋饭店。
南楼建于清咸丰年间,起初叫“中央饭店。后来,英商汇中洋行将饭店买下并改名为“汇中饭店”。20世纪初,汇中洋行对营业半个世纪的饭店进行了重建。
重建后的新楼有120套房间,能够容纳300多人同时进餐。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是上海第一幢安装电梯和配备屋顶花园的大楼,甚至连西方酒店还没有普及的室内电话也成为其标配。
新楼由外国工程师设计,由中国的一家营造厂承建。据说当时租界区的工部局因为不相信中国人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迟迟不肯发出许可执照。
经过100多年的风吹雨打、天灾人祸,汇中饭店依然安然无恙地屹立在黄浦江边。事实证明,我们不但能建造大型饭店,还能建造出质量过硬的大型饭店。
北楼的华懋饭店建于1929年。它是当时上海滩最高的现代化大楼,号称“远东第一楼”。
华懋饭店曾叫沙逊大楼一个犹太冒险家在上海发迹后,以200多万两白银的高价在面向黄浦江的的这块宝地建造了这栋巍峨大楼,并根据自己的名字将之命名为“沙逊大楼”,以示炫耀。
1956年,汇中饭店和华懋饭店合并,改名为“和平饭店”沿用至今。
2007年,和平饭店停止营业,经过三年的精心修缮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整个饭店从外到内透露出百年历史的底蕴,从设计到布置无一不彰显精致优雅的贵族气质。
在很远的地方便能望见外滩上空的翠绿尖顶,这抹翠绿便是和平饭店的“金字塔型铜顶”,它是饭店的标志,更是外滩的标志。
由旋转厅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大堂地面,抬头便能撞见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内部布满了各式的装饰图案,创建者沙逊的爱犬的图案更是随处可见,将”装饰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8楼的和平厅是典型的英式风格,被称为”金色大厅”,六只巨大的水晶灯将整个厅内装饰得流光溢彩,枫木弹簧地板让人在这华美的舞厅中尽享舞蹈的乐趣。而屋顶的观光花园可将如梦如幻的黄浦江夜景尽收眼底,是眺望外滩天际线的最佳位置。
李守白-剪纸风景《浦江风情一》2015
李守白-剪纸风景《浦江风情二》2015
当然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当属饭店内的老年爵士乐队表演,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乐队成员将旧上海的底蕴传承至今。
每晚六点半至十点座无虚席,伴随着悠扬的爵士乐,品一杯沙逊鸡尾酒,跟随摇曳的烛光仿佛回到了“黄金年代”。
因为酒店古朴典雅的气质,受到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的青睐。 美国总统克林顿、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喜剧大师卓别林、拳王阿里等名人纷纷在这里留下足迹。
孙中山在此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铮铮口号,周总理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开启了中法关系的新纪元;载入史册的“汪辜会谈”也是在和平厅内举行......正是这些历史性的时刻为和平饭店增添了传奇色彩。
毫不夸张的说,和平饭店的历史就是上海滩的历史。如今,虽然历经沉浮百年,它依然翘首屹立在南京东路的起点,静静地聆听黄浦江的滔滔流水。在万国建筑林立的外滩,它依然是独具魅力、最不可忽视的一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