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快速鉴定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
现今所见银锭造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铅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比较容易辨认;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体大而轻,手感显然不同;三是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四是用新白银铸老银锭,这种银锭包浆、蜂窝、铸文款识都没有当时的风韵。 分别真假以后,便是对银锭的鉴别赏析:首先,银锭的颜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银锈,一是内在的成色。老银锭应该白润而沉稳,内在的成色银质绵密,气孔中微露宝光之气,再加上经过多年的流通和氧化,已经形成了一层漂亮的包浆,也就是所谓银锈了。其次为验重,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相吻合的,这方面多加审视。再次即为看铸造、审造型、视铭文。
银两是一种称量货币,使用时不仅需要称重量,还需要辨成色。在重量等同的情况下,成色高的货币价值明显高于成色低的,在成色相同的情况下,重量轻的货币价值要低于重量高的,在成色,重量都不同的情况下,就存在着复杂的平兑关系。这种平兑关系,无论在当地还是异地,都存在着不同的平码标准和折算方法。白银的成色一般分纯银100%,足银99%,纹银93,5374%,标准银90%四种。明清银锭的成色一般在95%至98%。
银锭行情走俏,尤其是为数不多的官铸银锭精品更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一件“明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一百两”银锭,以39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 交,创下了中国银锭拍卖的世界纪录。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治罪。但政 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过去金银锭一直是被人们当做财物贮藏起来,却很少有人去了解背后的历史价值和货币价值。最早收藏中国银锭的竟然是一位奥地利收藏家耿爱德(EduardKann),他在中国工作期间,广泛收集中国的金银币和银锭。后来耿爱德收藏的300余件银锭全部被大英博物馆征购,大英博物馆因而也成为收藏中国银锭最多的外国博物馆。
古钱币,在现在收藏市场上还是比较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那些现存量比较少,收藏价值比较高的古钱币。而有些古钱币在收藏市场里就突然成为了黑马,价值快速上涨了。银锭,可能收藏的人是比较少的,但是银锭也是具有一定收藏市场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