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牛:犇向未来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标题中的“犇”字吗?没错,它念ben(第一声),是奔跑的意思。无需三头牛,现实中一头就足以让我们心生敬畏了,更何况它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排名十二生肖第二,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诗词、成语更是多如牛毛……你们有想过,为什么牛它这么牛吗?
牛是从什么时候变成牛的?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相关学者判断,普通牛起源于原牛,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被人类驯化。牛体质强壮,适于奔跑。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吃草,吃更多的草,牛的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同时,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发育有4个室: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在“反刍”特性的帮助下,很难被消化的草料就可以被消化吸收了。
作为被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牛的这些特点很快就让它们在农耕社会中发挥了极大的用途。比如中国商周时期,牛已经作为农耕的象征出现在文字记录中,《周礼·月令》上就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立春风俗。
牛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1879年,一个西班牙工程师和小女儿在寻找化石的过程中,在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发现了《野牛图》,据专家研究,该图是由距今1.5—1.2万年的马格德林人创作的岩洞壁画。
在中国,牛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大禹治水时,每当治好一处,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在商周时期,牛纹也是青铜器显著位置的常见纹饰。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画家热衷于画牛。比如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和戴嵩的《斗牛图》等。在民间,也有许多与牛有关的艺术作品,比如剪纸和印章。
牛与宗教习俗间的渊源
说起牛与宗教习俗,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印度的神牛了吧。不过要辟谣的是,印度的神牛并不是指所有的牛,而是专指白色的,背上有肉瘤的牛。严格意义上说,神牛专指奶牛,水牛和黄牛都不能成为神牛。在中国道教中,老子、黄飞虎的坐骑也是牛。
牛在文学中长啥样?
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好帮手,牛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赫赫有名。
神话传说中,希腊有牛头怪人和被宙斯变成牛的美女伊娥,中国有牛魔王,印度有极欲仙人的牛和在史诗《摩诃婆罗多》引发大战的牛。它们或残暴,或善良,或美丽,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牛的动物特性。
在中国诗歌中,牛的出镜率就更高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里,牛既是田园生活的指代,也成了奉献和坚守的象征。
牛在不同的诗人眼中有不同的形象。这不,有位诗人在路上看到一块大石头,觉得太像牛了,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咏石牛》——
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瞧,一块石头都能写得牛气冲天,读着诗句就能在脑海里描绘出牛的样子。不信你读一读,画一画,然后拿给别人猜一猜,看看牛不牛!
好了,小朋友们,本期“说牛”到此结束,祝大家牛年牛气冲天,犇向未来!
选自2021年第2期《七彩语文》(中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