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剂方论及医案(二)通脉四逆汤

附方一、

通脉四逆汤

(消阴回阳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方论选萃】

清·王又原:仲景真武汤一方,于水中补火;四逆与通脉四逆二方,是于水中温土。二方用药无异,分两不同,主治又别。所以然者,前方脉沉为阳气不鼓,四逆为阳微不周,然真阳未尽亡也。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微阳;臣以干姜、附子之辛温,通关节,走四肢。此因内阳微而外寒甚,故制为阳气外达之剂。后方里寒外热,浑是肾中阴寒逼阳于外,故君以干姜,树帜中宫;臣以国老,主持中外;更以附子,大壮元阳,共招外热,返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存亡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何能疾呼外阳?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丧亡之余,姜、附子之猛,不能安养夫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阳微于里,主以四逆;阳格于外,主以通脉。脉若内外俱寒,则又为附子汤证,而非二方所主矣。其加减法内,面色赤者加葱,后人遂以葱白为通脉四逆,不知阳亡于外,更用葱以助其散,则气从汗出,而阳无由内返也,岂不误耶?盖白通立名,因下利脉微,用葱白以通上下之阳;此里寒外热,用通脉以通内外之阳,故主方不用葱也。宜详辨之(《古今名医方论》)。

清·王晋三: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籍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推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至于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不止加人参,或涉太阴,或干阳明,或阴火僭上,或谷气不得,非格阳证中所必有者也,故仲景不列药品于主方之内,学者所当详审(《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吴谦等:论中扶阳抑阴之剂,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甚,主以附子。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主以白通。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主以通脉。是则可知四逆运行阳气者也,附子温补阳气者也,白通宣通上下之阳气者也,通脉通达内外之阳气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近代·张山雷:其面赤者,是为戴阳,乃阴阳之气,格拒不入,故又称格阳。加葱茎之辛散者,以通调气机,则姜、附善守者,亦藉其气而周流不滞,腹痛是阳气散漫,故加芍药以涵敛之。此为藏阴之耗散,故以阴药同类相求,恢复真气,非以芍药治中下之寒……咽痛亦是格阳于上,阴阳二气,不相融洽,桔梗苦泄宣通。藉以调和阴阳扦格,乃开泄府藏之格拒,以沟通阴阳于里者,正与葱茎疏达肺络之格拒,以沟通阴阳于表者,各尽其妙。故面赤咽痛,同是格阳,而一表一里,病情不同,则引导之药,亦复大异……利止而脉仍不出,是大泄之后,阴液耗竭,府藏干枯……,故脉络空虚,不能自起,此非人参之大力能补五脏真阴者,不能充血液而复脉,非以其阳尤未回,而以人参作回阳计……陈修园谓仲景诸方,凡用人参,皆在汗既下之后,唯其阴液已伤,故用参以滋津液。参是阴药,并非阳药云云,是深得古人真旨着。奈何自明以来,群谓人参能回阳气于无何有之耶。果尔,则古人四逆正方,何以反无人参耶(《中风斠诠》)。

【近代验证】

例一  许云离治少阴格阳症(选自《中医杂志》2:14  1962)

某女,5岁,门诊号0104。于1960年5月7日因发热14天不退就诊。

患儿于4月24日下午开始发烧,阵发性腹痛,不泻,不呕吐。经西医检查,心肺正常,腹稍胀,无压痛。体温38.5℃。注射百乃定、青霉素,并服合霉素,但发热丝毫未退。5月5日,经某中医治疗,诊为“风温”,投银翘散一剂,热反加重。检查脉浮大无根,沉取即散,舌苔淡白,边缘微红,体温40.4℃。

初步诊断为类似风温外,根据舌象、脉象辨证,尚考虑有少阴格阳症的可能,但因证据未备,暂予轻剂柴葛解肌汤观察。

次日复诊:患儿额上微汗,但热仍不退,脉象、体温如前,其烧不灼手。面色晄白,口渴索饮,但仅服一两口即止。身重睡眠,但不偃卧,且身蜷而缩。据此证,认为风温的成分少而少阴格阳的成分多。乃停药视察一天。

5月9日复诊,除上述病情外,又诊得下肢厥冷。虽能睡眠,但一叫即醒,并无神昏,此符合于少阴病A阻欲寐,综合两日的症候分析,确诊为少阴格阳症。法宜温中回阳,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减之。

干姜2.4克  附子15克  桂枝0.9克  黄芩0.9克  甘草1.5克,开水煎,冷服。

5月10日复诊,其母代述,“服药后,天不明即索食,食后精神好转,发烧减轻,腹亦不痛。”检查:脉缓不浮,舌苔淡白,舌质转红,体温38℃。仍按前方再服一剂,药后半夜发冷发热,额上,胸上出微汗,后安睡至11日晨,热退身凉而痊愈。

例二  李松贤治少阴咽痛失音案(选自《浙江中医药》11:423,1979)

周某某,女,42岁,1960年7月21日就诊。

四天前突然声音嘶哑,伴有咽痛、畏寒等症,经用抗生素及银、翘、蒡、薄荷等治疗,病情加剧。观音哑,喉痒,微痛,是似有物哽阻不适。言语低微,历寒畏风,自汗出,无咳嗽。脉沉细微迟,舌淡白。检查体温正常,外顾无肿胀,咽微红不肿,痛不甚,两侧无单、双蛾发现。

证属少阴寒邪遏伏咽痰,宜温经散寒,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味。

附子  甘草  蝉衣各3克  干姜4克  桔梗4.5克  半夏5克

一剂后,清症减,音调扬。原方加白芍6克,二剂后发音正常,追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方。四逆汤方中,干姜一两半,通脉四逆汤则用三两,只此为异耳。程师门雪疑其方必有葱白一味,方与方名相符,可谓别具慧眼。其谓:“原方干姜一两半,通脉四逆汤则用三两,只此为异,其余均同,然则何必另立此一方名哉。况四逆汤下,原注有“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之句,是岂全雷同耶。意者即名通脉,必有葱白一味,方中适遗佚耳。至后附加减之面赤者,加茎九茎……惟白通原方只用葱白四茎,此乃云九茎,何其多耶,想必原有葱白四茎,加减例中再增其数,合为九茎耳。以此推之可证也。”

白通汤

(温里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

【主治】少明病,下利脉微者。

【方论选萃】

汉·张仲景: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内经日: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注解伤寒论》)。

明·吴昆:少阴属肾,水脏也,得天地闭藏之令,立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则病而失体矣,故下利。葱白,所以通阳气也;姜、附,所以散阴寒也。是方也,能散阴而通阳,故即葱白而名曰白通(《医方考》)。

清·吴谦等: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已属阳为阴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阴降极,阳下脱也。故君以葱白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则未脱之阳可复矣(《医宗金鉴》)。

清·周禹载:真阳既虚,阴邪复深,姜附之性虽能益阳,而不能使阳气必入阴中,不入阴中,阳何由复,阴何由去?故惟葱白味辛,可通于阴,使阴得达于阳,而利可除矣(《伤寒论三注》)。

近代·程门雪:白通汤乃四逆汤独去甘草一味,而易以葱白也。去甘草者,以本方用意取通不取守,恐甘草碍其通阳作用,一味出入,严谨如此。白通汤又即干姜附子汤加葱白一味也,加葱白通阳,是其主旨,所以只添一味,便旌旗变色,面目全非矣。仲景之制方,妙乃如是。葱白为通阳第一要药,阳不通则气不化,气不化则水停蓄;气为水阻,不得达于四肢,则脉微而厥;水逆趋于大肠,则自利不止。姜、附温阳,固为要药,然无葱白则不尽其功;葱合姜、附,则温里通阳,其力伟且大矣。通阳则小便利,小便利则水行气化,阳无所阻,脉微自显,肢厥自温,下利自止,伟矣哉葱白之功能也。此云小便利者,非可用普通渗利药也。惟独葱白、附子合用,阳通气化,小便自行,水寒一去,阳自回,肢厥温,脉微自复,下利自止矣。……故“利小便”三字,须留意焉。叶天士著《温热论》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一语,学者易忽视之,岂知其言之妙,非于《伤寒论》有极深功夫,固无从悟会微旨;非有绝顶聪明,又安能为此语耶(《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治寒厥案(选自《哈尔滨中医》196)

赵某,男,30岁。患者于1951年在成都读书时,突感双脚冰冷,至1955年更见厉害,冬天不能离火,热天也一点不能沾凉风,既往有遗精史,从1949年起常患腹泻便溏,至今仍时发时止。西医诊断为雷诺氏病,经治年余未效。于1956年11月6日来我院医治,院内医师诊断为严重的寒厥证。给服白通汤,并加重其剂量,共服13剂基本改善,后又继服14剂,病即痊愈。

例二  刘宇治阳虚头痛案(选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1)

患者每天晨起头痛缠绵,伴精神倦怠,自汗,畏寒喜温,舌质淡自,脉沉细无力。服用白通汤加炙甘草2剂而病愈。

例三  俞长荣治伤寒后案(选自《伤寒论汇要分析》)

某患者,风寒后,突发寒战,四肢逆冷,腹痛自利,口干舌燥,但欲寐,脉沉微者。投以白通汤加味:

炮附子12克  干姜9克  炙甘草6克  横纹潞30克  葱白3茎

水煎分2次服。药后利止,手足转温,诸证均愈。

例四  李莜圃治妇科案(选自《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2)

一孕妇怀孕9个月时,突发头晕眼花,跌倒后昏迷不醒,伴四肢厥冷,面色白,两颧微红,时恶心欲吐,脉伏不见。服白通汤加味1剂后,自觉胸腹漉漉作响,泻下许多水分,诸证随之减轻。次日仍有腹泻,以理中汤加味调治而痊愈。

【按语】

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易葱白者也,一味之易,变温守而为温通。可见治伤寒之学,须从前后,上下条文之间,比拟类推,细加考究,始能得其真谛。试观程师门雪以少阴篇中之白通汤与太阳篇中之麻黄汤;少阴篇中之四逆汤与太阳 篇中之桂枝汤相比喻,即可窥见其治伤寒之门径焉:“三阴三阳,互相对立,阳明与太阴相对,少阳与厥阴相对,太阳与少阴相对,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辩证处方,每多联系,互相印证可也。白通汤犹太阳病之麻黄汤也,四逆汤犹太阳病之桂枝汤也。一表一里,一阴一阳,遥遥相对,可审其旨趣矣。”

附方一、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破阴回阳,宣通上下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主治】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方轮选萃】

清·张隐庵:少阴病下刮,阴寒在下也,脉微,邪在下而生阳微也,故当用白通汤挽在表在上之阳以下济。如利不止,阴气泄而欲下脱矣,干呕而烦,阳无所附而欲上脱矣,厥逆无脉,阴阳之气不相交接矣,是当用白通汤以通阳,加水畜之胆,引阴中之阳气以上升,取人尿之能行故道,导阴气以下接,阴阳和,而阳气复矣(《伤寒论集注》)。

清·柯韵伯:下利脉微,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与白通汤以通其阳,补虚却寒而制水。服之利仍不止,更厥逆,反无脉,是阴盛格阳也。如干呕而烦,是阳欲通而不得通也。……法当取猪胆汁之苦寒为反佐,加入白通汤中,从阴引阳,则阴盛格阳者,当成水火既济矣。脉暴出者,孤阳独行也,故死;微续者,少阳初生也,故生。论中不及人尿,而方后又云无猪胆汁亦可服者,以人尿咸寒,直达下焦,亦能止烦除呕矣(《伤寒来苏集》)。

清·吴谦等: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下利当止,今利不止,而转见厥逆无脉,更增干呕而烦者,此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也。若纯以热药治寒,寒既甚,必反格拒不入,故于前方加人尿、猪胆汁之阴,以引阳药入阴。经曰:逆者从之,此之谓也。无脉者,言诊之而欲绝世。服汤后,更诊其脉,若暴出者,如烛烬焰高,故主死。落其脉徐徐微续而出,则是真阳渐回,故可生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近代验证】

例一  廖浚泉治小儿腹泻案(选自《新中医》1975.3)

某患儿腹泻13天,并续渐加重,泻下无度,伴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呕吐水样液,小便不利。住院检查:营养差,神疲,皮肤弹性差,面色huang白、前囱、目眶凹陷,睡卧露睛,舌苦白腻,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①单纯性消化不良并脱水;②营养不良II度。前后用过氯霉素、新霉素、补液、葛根芩连汤加味等中西医治疗无效,予白通加猪胆汁汤:

川附片5克(开水先煨)  干姜4.5克  葱白2寸(后下)

水煎3成,将童便30ml、猪胆汁6ml,炖温加入,分6次服。

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泄泻亦减,续以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用附桂理中汤加味善后。

例二  姚国鑫治咽喉炎及皮肤结节性红斑案(选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73.9)

某患者,咽喉痛,关节痛,下肢发现给节性红斑,反复发作,缠绵不已,曾先后5次住院治疗,用过多种抗生素及大量清热解毒、凉血滋阴药品均未见效。并见形寒肢冷,下肢发冷而麻,身如水洒,大便溏薄,体温仅35.5℃,证属少阴寒邪,包含其火,阳气被寒气闭郁不宣,投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合半夏散,连进4剂而诸证缓解,随访半年,咽痛未再复发。

例三  贺有埮治盛夏突发呕吐泻利案(选自《伤寒论纵横》)

某患者,盛夏突发呕吐泻利频作,泻利纯属清水无谷,四肢厥冷,面红如妆,微烦躁扰,身有微汗,脉沉微欲绝者,用白通加猪胆汁场2剂后,汗收,吐利大减,手足渐转温,后改用四逆汤加味及糜粥调养而病愈。

例四  曲战河治顽固性呃逆案(选自《国医论坛》1994.3)

刘某,男,23岁,学生。患者自述6年前因饭后受寒而出现呃逆,后逐渐加重,呃声深长而频,昼夜不断,甚为苦,虽经反复调治,未能奏效。诊见:呃逆连声,深长而面赤心烦,急躁易怒,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证属脾肾阳虚,阴盛戴阳。治宜破阴回阳,通上下,佐以咸寒苦降。投白通加猪胆汁汤加味,处方:

白通5段  干姜20克  附子15克  童便2杯  猪胆汁20克  柿蒂15克  肉桂15克

上药除童便、胆汁外煎后去渣,兑入童便、胆汁温服,每日回剂,早晚各且服。

二诊:服上方6剂后呃逆明显减轻,呃声已转为低症悉除,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守方继服9剂,病获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诸家皆以为治伤寒少阴病阴盛格阳危候,惟莫枚士从《图经》、《瑞竹堂方》、《崔元亮海上方》、《十便良方》等治骨蒸劳热伤寒劳复等证,均以人尿、猪胆同用,取咸苦相济,搜剔少阴部中邪藏之处,可谓独发千古之秘。爰引其说:“用尿、胆者,取咸入肾,善走骨之义。凡引火归元,无过人尿直透骨髓,无过胆汁、白通、葱白与生附同为发散少阴之用,犹恐寒邪已深入里,葱、附不足以达,故取咸苦相济,以泻而渗之,所以搜剔少阴部中邪藏之处者至矣。此方义奥如此。注家仅以为热药为寒病所扼,以同气相求之法诱之,非也,不然《纲目·五十》录《指迷》方,有治瘦病咳嗽者,用猪胆和人尿、姜汁、橘皮、诃子皮同煮饮。彼症无厥逆,并无格拒之足虑,何用尿、胆相和乎?又《图经》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方,胡黄连、栀子、蜜三味,以猪胆汁为丸,生姜汁、乌梅、童便浸半日,去滓,服。又瑞竹堂方,治骨蒸方,用猪胆、童便,与柴、前、连、梅、韭及猪髓为方神效,详见还魂汤方,虽与此症寒热不同,其为渗泄至阴之邪则同,所以肾部贵咸苦渗泄者……崔元亮海上方,治骨蒸热鬼气,以童便五大斗,带子青蒿五斗,同煎至三斗去滓,再煎至二斗,入猪胆汁一枚,同煎至一斗……又《十便良方》治骨蒸烦热,以青蒿一握,猪胆汁一枚,杏仁四十枚,以童便一大盏,煎五分,温服。此猪胆、人尿同用者也。

回阳救急汤

(回阳生脉法)

明·陶节庵《伤寒六节》

黑附块三钱  紫瑶桂五分  别直参二钱  川姜二钱  湖广术一钱五分  辰茯苓三钱  姜半夏一钱  炒广皮八分  五味子三分  清炙草八分  麝香三厘,冲

无脉者加猪胆汁一匙

【主治】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引衣自盖,踡卧沉重,腹痛吐泻,口中不渴,或指甲、唇膏,口吐涎沫,或无脉,或沉迟无力。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寒中三阴,阴盛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君子温补之药,助其阳气;五味合人参,以生其脉。加麝香者,以通其窍;加胆汁者,热因寒用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何秀山:少阴病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肢厥无脉,干呕心烦者。经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温主之,然不及此方面面俱到,故俞氏根初,每用之以奏功。揣其方义,虽仍以四逆汤加桂温补回阳为君;而以《千金》生脉散为臣者;以参能益气生脉,麦冬能续胃络脉绝,五味子能引阳归根也;佐以白术、二陈、健脾和胃,上止干呕,下止泻利;妙在使以些许麝香,斩关直入,助参、附、姜、桂以连奏殊功。浅学者每畏其散气而不敢用,岂知麝香同冰片及诸香药用,固属散气;同参、术、附、桂、麦、味等温补收敛药用,但显其助气之功,而无散气之弊矣!此为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何廉臣:急救阴阳,陶氏回阳救急汤最妙。凡治温热病凉泄太过,克伐元阳而阳虚神散者多效。此为节庵老名医得意之方。妙在参、附、桂与麝香同用。世俗皆知麝香为散气通窍之药,而不知其实为壮脑补神之要药。阅过丁氏实验化学新本草及曹氏麝香辩者,皆深悉之(《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验证】

例一  任寿山治回阳救急汤案(选自《北京中医》84年2月)

赵氏妇,年逾五旬,体尚健。1978年季夏,缘恣食生冷骤发吐泻。一夜间暴注下泻,频频而作,迭呕青水。次日凌晨昏聩不醒,呕逆,大便失约。某院诊为“急性胃肠炎,脱水,休克”予乳酸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静滴,治疗一昼夜,吐泻止,但仍昏聩不醒。病家要求加用中药救治。血压为40/20毫米汞柱,四肢厥冷俱过膝肘,面色苍白,二目凹陷,腹部鸣响,按之柔软,大声呼之能应,旋即昏聩。诊脉微细而数,苔白腻,额汗如珠。

辨治:次症由寒凉直伤中州,脾胃失司,清浊相干,吐泻剧烈,阴阳暴竭。神明离乱昏聩不醒。此危急存亡之时,应亟拯微阳以固将脱之阴,拟回阳救急汤加减治之。

方药:熟附子12克  干姜10克  肉桂6克  人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甘草6克  半夏12克  藿香10克  苏叶10克  佩兰10克,水煎服,日夜各进一剂。

二诊:次日。加服上药,手足回暖,自汗止,吐泻未作,神识渐清,血压70/40毫米汞柱,小便二次,每次约400毫升。照原方继进三剂后,渐能扶坐,进流质饮食,再调治十余日康复。

【按语】

此即白通加猪胆汁汤与生脉散复合之方也。白通加猪胆汁回阳救逆,生脉益气生脉,妙在参附与桂麝同用,回阳固脱,醒脑提神。以治少阴厥逆无脉或沉迟无力,环唇、爪甲青紫等厥脱重证。较之白通加猪胆汁原方,更为坚强有力。现今用治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及心源性休克等危殆重证,确有转危为安之功。

参附汤

(回阳、益气,固脱法)

宋·许叔微《医方类聚》引《济生方续编》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上×咀,分作三服。水二盏,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厥逆,喘促脉微。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附子补真阳之虚,人参扶元气之弱,姜、枣调和营卫,领参、附以补真阳之不足而卫外为固也。水煎温服,使真阳内充,则卫气自密而津液无漏泄之虞,何致厥冷不暖,自汗不止哉(《医略六书》)?

清·吴谦等:起居不慎则伤肾,肾伤则先天气虚矣。饮食不节则伤脾,脾伤则后天气虚矣。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脏虚之微甚,参附量为君主。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手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医宗金鉴》)。

清·唐容川:人之元气生于肾而出于肺,肺阴不能制节,肾阳不能归根则为喘脱之证,用附子入肾以补阳气之根,用人参入肺以济出气之主,二药相济,大补元气,气为水之阳,水即气之阴,人参是补气之阴,附子是补水之阳,知此,则知一切补气之法(《血证论》)。

清·陈士铎:夫附子有斩关夺门之勇,人参有回阳续阴之功,然非多用,则寒邪势盛,何能生之于无何有之乡,起之于几微欲绝之际哉!遇此等之症,必须信之深,见之到,用之勇,任之大,始克有济(《辨证录》)。

【近代验证】

例一  治休克型肺炎案(选自《新医药学杂志》1977.11)

休克型肺炎病人3例,用人参三钱,附子三钱,浓煎温服。一例加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甘草钱。疗效满意,服药2~3小时后,皮肤渐暖,紫绀逐渐消失,并开始排尿。休克缓解的时间在12~15小时之间,血压逐渐稳步上升,无较大的反复。

例二  治不育症案(选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3)

某男,25岁,身体矮小,无胡须,外貌若十五。六岁,性欲减退,婚后五年末育。处方:人参30克,制附片60克,分十次煎服。一月后复诊好转,原方再服两剂,越年有子嗣。

例三  治小儿久咳案(《新中医》1958.6)

某女,三岁,咳嗽近四月,病势渐剧,身体瘦弱,食欲不振,舌白唇淡。处方:正高丽参一钱,焙附子四片,炖水温服,分二剂服。服一剂,咳减,睡眠安静,连进两剂,咳症顿除,食欲增强而愈。

【按语】

此治元阳暴脱,汗出肢厥,喘促脉微法也。方以人参益气固脱,附子回阳救逆,姜、枣调和营卫。治此等危急重剂,非参、附之大剂独任,难以力挽狂澜,须煎取浓汁,频频灌服,或能挽回什一。

附方一、

参附龙牡汤

(潜阳敛汗、扶正固脱法)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龙骨  牡蛎五钱

【主治】阴阳俱竭,阳越于上,汗出肢冷,面色浮红。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或问四逆汤中何以不用人参等大补元气之品,不知仲景此方,乃为暴病急证而设,但重回阳救逆,与病久虚脱宜于温补者,用参附龙牡者,用意有不同焉。人参扶正,熟附回阳,即名参附汤,更佐龙、牡以敛潜浮越虚阳,为虚脱唯一方法(《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陈曙霞、丁学屏治厥心痛(急性广泛性左侧壁广泛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案(详见四逆汤验证例一)

真武汤

(温阳利水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一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主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少阴伤寒腹痛,自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者。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肾之真阳盛,则水皆内附,而与肾气同蛰藏。唯肾之阳虚不能制水,则水得泛滥而为病。苓、术、芍、姜,皆脾胃药,崇土以镇伏肾水,附子以挽回阳气。方名“真武”盖取固肾为义。真武为治,在崇土扶阳,以泄水邪,故不但里镇少阴水泛,兼可外御太阳之阳(《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吴谦等:小青龙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虚寒之病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远,而肾之关门不开,水即欲行,以无主制,故泛滥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则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主水中寓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盖人之身,阳根于阴,若徒以辛热补阳,不少佐酸收之品,恐真阳飞越矣。用芍药者,是亟收阳气归根于阴也(《医宗金鉴》。

清·张石顽:详附子汤与真武汤二方,止差一味,一治少阴病始得之,便背恶寒,口中和,知其人真阳素亏,故用人参以助附子之雄,茯苓以行白术之滞,又恐生附性悍,伤犯真阴,故用芍药以护持营血,营血得安,而真阴受荫矣。一以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自利,四肢沉重,或颏或呕。其人内外皆是水气,故用生姜佐茯苓,术、附以利水为务,水去则真阳自复。当知此证,皆由水气遏其阳,阳气原不大虚,所以方中术、附,仅用附子汤之半,又恐辛燥,有伤其阴,因以芍药保其营血,与附子汤之立法不殊,即过汗伤经,振振欲仆地者,亦不出是方也(《张氏医通》)。

清·费伯雄:此方取名真武,乃专治肾脏之剂。坎之为象,一阳居二阴之中,水中之火,是为真火,此火一衰,则肾水泛滥,停于下焦,则腹痛自利;水犯中焦,则作呕,欲吐不吐;水犯上焦,则咳嗽,心悸,头眩。方中姜、附以助真阳;用苓、术以制二阴,水气一收,则上、中、下三焦俱无病矣(《医方论》)。

清·何秀山:《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若外感证,发汗过多,津液亏少,阳气偏虚,自汗不止,筋失所养而惕惕然跳动,肉失所养而闰闰然蠕动。目眩、心悸,振振欲扑地者,此为亡阳之重证。故以附、姜辛热回阳为君;臣以白术培中气;茯苓通阳化气,以助附、姜峻补回阳之力;尤必佐芍药阴药以维系者,庶几阳附于阴而内返矣。此药回阳摄阴,急救亡阳之祖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张山雷:少阴病而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是寒水不安其位,泛滥上凌。此非得水神家将,坐镇北方,何以砥柱中流,奠安巨浪。附子辛温刚烈,直入肾脏,固护元阳;即以白术实脾隄水;而又重任芍药,作阴分之向导,以收摄其散漫之阴气;乃佐茯苓,渗泄下驱,导之路,则水归其宅,而肾阳复辟,锡玄类以告厥成功。

太阳病发汗过多,伤其心液,引动肾中寒水,泛滥上偕,水气凌心,故为心悸;阴居阳位,故为眩晕;群阴用事,心阳无依,故为筋惕肉润,振动不息。

近代·程门雪:真武汤本名玄武汤,因避讳而改,因循至今也。《伤寒》方有青龙、白虎、玄武诸号,独少南方朱雀一名,深师谓十枣汤为朱雀则全矣。惟不知是旧有之,抑其自造耳。真武汤方: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与附子汤仅人参一味之易也。少阴肾阳不足,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脾土无肾阳之助,火不生土,土虚提防一溃,水势益滔天矣。本方主温肾阳以泄水邪,佐健脾崇土,以抑遏泛滥,为少阴病阳虚水泛之第一要方也。心下悸为有水气,头眩亦然,身振振欲扑地为亡阳,筋惕肉润为亡阳伤阴也。真武汤温阳和阴化水气,面面俱到,最为合法。附子、芍药同用,合阳镇阴,以治其身振振欲扑地与筋惕肉润二主证。生姜、术、苓以泄化水气,治其心下悸、头眩等症,正与苓桂术甘、苓桂干姜二方之意同理。真武汤之用白、芍二药,人颇有疑者,如舒驰远则其一也。然玩其上列诸症,则白芍一味本方正当用之,况由发汗不解,汗出太过而来者乎。持真武汤一方,实为太阳误治坏症,亡阳有水气者而设,故其方药与见证,丝丝入扣,似非少阴本力正方也,识者辨之(《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庞泮池治怀胎浮肿案

王某,女,25岁。初诊(61年2月1日),怀胎九月,周身浮肿,气促腰酸,时时欲眠,小腹坠滞,大便频下,脉来濡滑,舌苔薄白,舌质暗淡,血压140/106mmHg。乃脾胃二方气虚湿滞,血运不畅,治拟健脾补肾,化湿和营。

处方:党参9克  黄芪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米仁12克  桑寄生9克  当归9克  四剂。

二诊(2月6日):药后血压下降为130/98mmHg,下肢浮肿稍减,但感四肢无力,周身疲倦,大便溏薄,气短,溲频,脉濡滑,苔薄白,舌质暗淡。证属脾胃阳虚,水湿逗留,治以健脾益肾,温阳利水,真武汤主之。

处方:熟附块6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炮姜3克  炙甘草3克  补骨脂9克  山药9克  白芍9克  二剂。

三诊(2月8日):药后面浮肢肿均退,便泄亦止。气短神疲等症亦有改善。Bp:122/84mmHg,脉滑有力,苔白已化舌质亦见红润,阳光煦之,阴霾自消。原方进治三剂后,育一女婴。

例二  徐仲才治咳嗽案

赵某某,男,65岁。初诊(1977年12月7日):慢性咳嗽二十余年,十年来气促,动则尤甚,近年来稍受凉即咳嗽、气急加重,伴心悸、胸闷,且时有尿少,下肢浮肿。曾住院检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近十天来咳嗽、痰多、色白、络痰不爽,动则上气,神疲心悸,小便少,足肿,大便溏薄,纳谷不香,四肢及背部寒冷,不欲饮水。舌苔白滑,质淡紫胖,脉沉细数。证属年高久病,心阳亏损,脾肾两虚,痰浊恋肺,水气凌心,治以温阳利水,宣肺化饮。

处方:熟附片15克(先煎)  白术9克  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炙麻黄6克  白芥子9克  葶苈子18克  炙甘草9克  三剂。

二诊:药后尿增,肢肿稍退,咳痰均减,咯痰较畅,气急如前,尚有胸闷。苔脉如前。原方加栝蒌皮9克,四剂。

三诊:肢肿尽退,咳痰明显减少,上气渐平,神疲纳呆未改善,苔已化,脉较前缓而稍有力。治予温阳健脾,佐以养心安神。

处方:熟附片15克(先煎)  桂枝9克  白芍12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陈皮4.5克  半夏9克  党参9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6克  炙甘草9克  七剂。

例三  唐祖宣治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案(选自《新中医》1980.5)

刘某某,男,35岁,于1966年4月25日入院。

两年前因严冬涉水,受寒冷刺激而诱发双下肢发凉,麻木,跛行,继则色变黯紫,左足二趾溃破,经河南省某某等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64年12月作双下肢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及中西药治疗无效,经介绍入我院住院治疗。

证见:双下肢麻木凉困,剧烈疼痛,夜难成眠,暖之稍减,五趾呈黯紫色,抬高则苍白,下垂见黯紫。左足二趾溃破已二个月,脓液清稀,足背、胫后、腂动脉均消失,股动脉跳动微弱,小腿腓肠肌萎缩,皮肤枯槁,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不长,面色黄瘦,舌淡苔白多津,腰背凉痛,小便清长,常自汗出,脉沉细无力。

此肾寒脾湿之证,治宜温肾阳、燥脾湿。

方用:炮附子15克  茯苓30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桂枝15克  干姜15克  潞党参15克  甘草12克  黄芪30克

上方加减共服57剂,疼痛消失,温度色泽基本恢复正常,跛行基本消失,趾甲汗毛开始生长,腂动脉、足背动脉跳动恢复,伤口愈合。治愈及恢复工作。

【按语】

真武汤方,即附子汤去人参,加生姜者也,一味之易,变益火生土而为温阳泄水,此经方变化出入之妙也。附子、芍药同用,和阳镇阴,以治振振欲扑地、筋惕肉润二症;生姜、术、苓以泄化水气,治心下悸、头眩等症。一救亡阳亡阴,一治水气凌心,标本同治,法度周密。程师誉为阳虚水泛之唯一要方,信非虚语。现今用治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效大力宏。

附子汤

(益火生土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治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背恶寒,口中和,脉沉者。

【方论选萃】

明·许宏:少阴之气,上通于舌下,若有病,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是无热也。背为阳,阳虚阴盛,则背恶寒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茯苓为臣,而泄水寒之气;以白术、芍药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参为使,而补其阳,以益其元气,而散其阳邪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吕震:此伤寒温经散寒正治之法。重附子之雄烈,下消肾中之水寒,上资君主之热化,人参助阳,芍药和阴,茯苓利窍以逐水,白术躁湿以奥土,并力温托,绝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药,但使元阳得振而病自解(《伤寒寻源》)。

清·王旭高:附子汤药品,与真武汤大抵相同,唯附子生熟分量各异;其补阳镇阴之分歧,只在参、生一味之转旋。于此等处,大宜着眼(《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柯韵伯:此仲景温补第一方,乃正治伤寒之法,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少阴为阴中之阴,又为寒水之藏,故伤寒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症。方中生附二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益少火之阳,鼓肾间之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神有权,而呼吸之门有锁矣。身痛自除,手足自温;以人参为佐者,所以固生气之源,令五脏元府之有本,十二经脉之有根,脉自不沉矣。三阴以少阴为框,设扶阳而不益阴,阴需而阳无所附,非治法之尽善也。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土,芍药以滋厥阴之本,茯苓以利少阴之火,水利则精藏,而骨节自和矣(《伤寒来苏集》)。

金·成无己:少阴客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炙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散寒(《伤寒明理论》)。

清·汪苓友:武陵陈氏曰:四逆诸方,皆有附子,于此独名附子汤,其意重于附子,他方皆附子一枚,此方两枚可见也。附子之用不多,则其力岂能兼散表里之寒哉!二枚生用,生则辛热兼走,不独温少阴之经,而又走卫气以治背恶寒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茯苓,皆甘温益气,以补卫外之虚,辛热与温补相合,则气可益而邪可散矣。既用生附之辛热,而又用芍药者,以敛阴气,使卫中之邪,不遽全进于阴耳(《伤寒论辩证广注·中寒脉证》)。

清·尤在泾:气虚者,补之必以甘,气寒者,温之必以辛,甘辛合用,足以助正气而散阴邪,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是也,而病属阴经,故又须芍药以和阴气,且引附子入阴散寒,所谓向导之兵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清·王晋三:附子汤,少阴固本御邪之剂,切在倍用生附,力肩少阴之重任,故以名方。其佐以太、厥之药者,扶少阴之阳而不调太、厥之开阖,则少阴之枢纽终不得和,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开,白芍以收厥明之阖,茯苓以利少阴之枢纽。独是少阴之邪,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苟非生附,焉能直入少阴注于骨间,散寒救阳尤必人参佐生附,方能下鼓水中之元阳,上资君火之热化,全赖元阳一起,而少阴之病霍然矣。再论药品与真武相同,维生热分两各异,其补阳镇阴之分歧,只在一味转旋,学者所当深心体会(《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程门雪:按王旭高谓“附子汤药品与真武汤大致相同,唯附子生熟分量各异耳”所列附子汤方,附子二枚生切。今考宋本《伤寒论》附子汤方明明附子炮用,不知何所本而然也。附子、苓、术同用,益火生土,健脾温肾,肾阳脾阳双顾之法也。此方药味合成,扶元温阳,益气和营,脾肾并顾。盖温补之缓方也。所主治者乃少阴虚寒,虚多邪少之缓证,与急剧之证不同也。既治缓证,则当应用熟附子矣。旭高生附之说,其误无疑。此方之妙,即在补阳之中,佐以和阴,俾得其平。孰谓仲景只善治外感,不善调理耶。后来温补之方,均不出此范围,实为祖方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叶怡庭治肾阳虚衰案(选自《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第一辑(上),上海中医学院,1977年7月)

钱某某,男,55岁

初诊:1973年9月12日。三日前发高热,热退后,神疲喜卧、头晕、腰酸、自汗,背恶寒、骨节痛,舌胖润,苔薄,脉沉细,两尺不应。症已由太阳之表传入少阴之里“实则太阳,虚则太阴。”治宜温补元肾,附子汤主之。

附块三钱  党参五钱  茯苓四钱  白术四钱  白芍四钱  三剂。

二诊:1973年9月15日。背恶寒,骨节痛,自汗均消失,神气转佳,偶有头晕腰酸,口稍干,脉来亦较有力,舌胖润亦减。内传少阴之邪已有外出之机。再从原意。

9月12日原方加元参三钱,黄芪三钱,三剂。

按:高热后,热已退,本当病愈。今自汗,背恶寒,骨节痛,舌胖润,脉沉细,乃少阴肾阳虚衰证;往往由于患者肾阳素虚,一有外感,病邪从太阳经络内传,由腑及脏故见背恶寒,骨节痛等,这种症候临床并不少见。本例神疲喜卧,脉沉细,两尺不应,虚象显著。“治虚之要,温补为先,温补之功,参附为首。”故与附子汤温补元阳,使真阳复,阴寒散而获显著疗效。

又阳虚阴盛之证,投以温热药如附子等,病情好转,每可消除阴寒之证,有时还会稍呈热象,这是“阴证回阳”、“脏邪还腑”,病有好转的佳象,未可因有热象而责备热剂;二诊时原方加黄芪以补气,加元参以滋肾阴,使阴阳平调。

【按语】

附子汤、真武汤两方,仅人参,生姜一味之易,而用途各殊。附子汤治邪少虚多,火不生土之阳虚证;真武则为阳虚水泛、土不制水之阴水而设,此经方变化之妙也。清代莫枚土《经方例释》诠释附子汤之用,可谓深得经旨,爰引其说,学者可予深究焉:“此真武去姜加参,以不吐,故去姜;以津虚,故加参。此外附、芍一类,苓、术一类,以恶寒、体痛,故用附、芍;以脉沉、肢寒,故用苓、术,为后世四君子汤之祖。术附汤证,身体疼痛,与此亦合,况此方附重于芍,术重于苓,合之,正是术、附合用法,其不言小便不利,而用苓者,以口中和,脉沉,皆湿象故也。”

黑锡丹

(温肾纳气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沉香镑  附子炮,去发脐  葫芦巴酒浸,炒  阳起石研细,水飞  茴香舶上者,炒  破故纸酒浸,炒  肉豆蔻面裹,偎  金铃子蒸,去皮核  木香各一两  肉桂去发,半两  黑锡去滓称  硫黄透明者,给沙子,各二两

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沙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作罗为细木,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为龙,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服三四十粒,空心姜盐汤或枣汤下;妇人艾醋汤下;风涎诸疾用此药百粒煎姜、枣汤灌之,压下风涎,即时苏醒。

【主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彻痛,目瞪昏眩;及奔豚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气欲绝者;及阴阳气上下不升降,饮食不进,面黄赢瘦,肢体浮肿,五种水气,脚气上冲;及牙龈肿痛,满口生疮,齿欲落者;兼治脾寒心痛,冷汗不止;或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喉中痰响,状似瘫痪,曾用风药吊叶不出者;或触冒寒邪,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口青黑;及男子阳事痿怯,脚膝痠软,行步乏力,脐腹虚鸣,大便久滑;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自下,岁久无子,血气攻注头面四肢;兼疗隔胃烦壅,痰饮虚喘,百药不愈者。

【方论选萃】

清·喻嘉言:此方用黑锡水之精,硫黄火之精,二味结灵砂为君,诸香燥纯阳之药为臣;用金铃子苦寒一味为沉香引入至阴之分为使。凡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不急症,舍此药更无他法可施(《医门法律》)。

清·徐大椿:火不归原,虚阳上逆,是即假热之证。锡禀水中之余,硫壮命门之火,一阴一阳,乃镇坠虚火之要药。附子补火回阳,肉挂温经暖血,肉豆蔻温中固肾,葫芦巴导火归原,木香诸气,金铃泻温热,补骨脂补火生土,阳起石暖肾扶阳,暖膀胱气化,沉香疏降三焦逆气也。俾火降气平则虚阳自假热无不归原矣。此补火降逆之剂,为镇坠虚阳浮越之专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夫肾为坎象,一阳居于二阴之间,人之真阴真皆寓于此,一有偏胜,则病变百出矣。如真阳虚乏者,不特寒从外来,且寒自内生,盛则逼阳干上,或遗脱于下,种种变证,莫可枚举。然欲补真阳之火,必先回护真阴,故硫黄、黑铅两味,皆能入肾,一补火而一补水,以之同炒,使之水火交恋,阴阳五根之意。而后一派补肾壮阳之药,暖下焦,逐寒湿,真阳返本,阴液无伤。寒则气滞,故以木香理之。虚则气泄,故以肉果之。用川楝者,以肝肾同居下焦,肝有相火内寄,虽寒盛于内,恐肝家内郁之火不冷耳。故此方治寒疝一证,亦甚得宜(《成方便读》)。

清·张山雷;此治浊阴上泛、气虚喘促,必备之药,喻嘉言重之。凡老人、虚人,肾气不固,真阳无权,阴寒上冲,咳逆频仍,喘不得卧,气不得息者,非此不治。用之得当,屡奏奇此纳气定逆、镇阴固阳之无上神丹也(《中风斠诠》)。

近代·朱良春等:方用黑锡降逆气,坠痰诞;硫黄补元阳,消寒,二者合为镇摄虚阳,温降逆气的要药。葫芦巴、破故纸、阳起石、桂、附,都具有壮阳、温补命门真火的作用,尤其桂、附更能引火归元,协助铅、硫平降逆气。气逆不顺,必有气滞不舒,所以用沉香、木香行气降逆,舒调气机,以利平喘。同时阳虚不振,必有寒气内生,所以用茵香、豆蔻温脾肾,逐寒邪。于用一味苦寒的川核子,是反佐之意,一则取其监制诸药之燥,一则取其疏通滞气(《汤头歌诀详解》)。

【近代验证】

例一  庄虞卿治伤寒戴阳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刘某某,年逾五旬,形肥,住西园苗弄。

原因:平时气逆痰多,近日复感暴寒。

症候:初起发热恶寒,舌苔黑润,口虽渴而饮水不多;越三日气急痰鸣,头面嫩红,神昏不语,手足厥冷,大汗淋漓。

诊断:脉两寸浮滑而细,两尺豁大而空,脉症合参,此伤寒戴阳症也。寒邪激动水饮,以致水饮泛滥,故痰声漉漉,阴霾四布,真阳飞越,故面赤汗流,手足如冰。舌黑口渴者,乃真阳式微,如釜底无薪,津液不能升腾之象。病势至此,一发千钧。急救之法,其惟挽正回阳乎!

疗法:先用黑锡丹五钱炖,服五钱即止。

次方:西潞党三钱  附片二钱  炙黄芪三钱  生白术二钱  法夏二钱  清炙草一钱  茯苓三钱  生牡蛎五钱  每日二剂。

三方:前方加龟板八钱,炙鳖甲五钱,生白芍二钱,熟地四钱。

效果:黑锡丹服下,立即痰平气顺,一日汗止能言,手足温和。惟神识未清,自言自笑,遍身搔痒,此心阳尚未复元之象。即于前方加炒枣仁二钱,红枣五枚。越三日,诸症悉退,月余康健如常矣。

【按语】

此治脾肾阳虚,痰饮上潮,上气喘促方也。盖脾为生痰之源,肾为元气之根,脾阳不足,液化为痰,渍之于肺,为痰饮喘嗽;肾阳式微,气不摄纳,上气喘促,呼多吸少。方中附子、胡芦巴、补骨脂、茴香补命门,暖丹田,温肾阳,纳肾气;肉果、肉桂、木香温运脾阳,以杜生痰之源;黑锡甘寒质重而性濡滑,所谓镇坠之剂,有反正之功,善治阴阳反作,上盛下虚,气升不降诸症,硫黄大热纯阳,专祛沉寒积冷而消胀行水,川楝子引心气相火下行,导诸药直入下焦。以其标本兼顾,选药精当,效用卓著,历来视作纳气归窟之鸿宝焉。

附方一、

二味黑锡丹

(纳气归肾法)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

黑锡熔,去渣  硫黄熔化水浸,各二两

将锡再熔化,渐入硫黄,佚结成一片,倾地上去火毒研至无声为度。

【主治】治肾虚气喘。

【方论选萃】

清·沈尧封:是方治肾气不摄,群阴用事,寒水上凌,几欲汩没微阳者。其证则水泛为痰,喘促气急,不能安寐,故以黑铅之重,合硫磺纯阳之精,直入肾家收摄元气,洵为虚寒喘嗽之要药。但单用二味,犹嫌犷悍不醇,未尽美善。不如《局方》为佳,而《本事方》不用阳起石,尤为驯良。然是方专为阴气上乘、阳虚欲绝而设。《局方》为之生降阴阳,已是大有语病,而汪訒庵之《集解》竟谓治阴阳不生降,究属是阴?是阳?是升?是降?语气浑仑,最不可晓。又谓上盛下虚,头目眩晕,则一似肝胆火升,阳浮于上者,正与此症之阴寒上逆者一阴一阳适得其反。汪氏愧愧,本不足道,而尧封乃亦依样葫芦,不为纠正,何其疏耶(《沈氏女科辑要笺疏》)。

三生饮

(助阳散寒,祛风化痰)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南星生用,一两  木香二钱  川乌生,去皮  附子生,去皮,各五钱

每服一两,加人参一两煎

【主治】卒中

【方论选萃】

清·薛己:夫前饮(三生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观先哲用芪附、参附等汤,其义可见(《内科摘要》)。

清·柯韵伯:风为阳邪,风中无寒不甚伤人,惟风中挟寒,害始剧矣。寒轻而在表者宜发汗以避邪;寒重而入里者,非温中补虚,终不可救。此取三物之大辛大热者,且不炮不制,更佐以木香,乘其至刚至锐之气而用之,非以治风,实以治寒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知勇于攻邪,若正气虚而不支,能无倒戈之患乎?生用人参两许,以驾驭其邪,此立斋先生真知确见,立于不败之地,而收方全之效者也(《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阳明、厥阴、手少阳药也。南星辛烈,散风除痰。附子猛峻,温脾逐寒;乌头轻疏,温脾逐风,二药通行经络,无所不至。皆生用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参,所以扶其正气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气也(《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三生者,一本而用其三,不炮不制,故名。即《肘后方》名三建汤者是也。《大明本草》云:大者为乌头,中者为附子,小而丛生者为虎掌,悉是天雄一裔,古方并用之,取其小者力锐,搜其隐曲;大者力雄,破其冲要;中者力缓,荡其余邪。佐以木香者,时珍云:苦辛泄肺,芳香悦脾,又能通大肠、膀胱之滞,为三焦气分药,复入三生饮中,乘其至刚至锐之气,直上直下,为斩关夺门之剂。苟非寒痰气厥,昏不知人,证偏于实者,不可轻用。但后人方中,虎掌皆用南星,以南星亦名虎掌,乃相沿之误,实非南星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张山雷:痰涎壅塞而脉已沉,且身无热,则唇舌淡白,可想而知。是为寒痰上涌,胸中清阳之气已为浊阴蔽塞不通,非燥烈大温,不能开泄。此方三者,仅用其生,非仅为回阳计,正赖其雄烈刚燥,始能驱逐浊阴。苟得阴霾⑤一开,寒痰少减,即当随证用药,似此大燥大烈,非可多服频服也(《中风斠诠》)。

【近代验证】

例一  刘志明治中风脱证案(选自《中国名中医医案精华》)

谈某某,女,50岁。

初诊:1955年3月25日。

主诉:白天赴田间途中,卒然昏仆于地,当即被村人发现抬回家中,并急邀余往诊。

诊查:视之患者呈昏迷状态,不省人事,大汗淋漓,口微张,唇白舌淡而胖,体型肥胖;闻之喉中痰声漉漉,呼吸微弱;触其肌肤稍凉,切其脉细滑。家属告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常感头昏头痛。

辨证:此属中风脱证,夹有痰浊闭阻,症情危笃。

治法:急宜回阳固脱,稍佐化痰,取参附场合三生铁之方义。

处方:人参15克  黄芪24克  制附子15克  生南星9克  生姜5片

嘱家属浓煎徐徐喂服。

服药一剂,候中痰声漉漉与出汗明显减轻,肌肤渐温。上方药服三剂后,息者逐渐苏醒,但不能言语,右侧肢体偏瘫。盖肥人多疾,故仍从疾论治,以十味温胆汤加减主之。服药二十余剂,虽然右侧肢体活动仍感不甚灵便,但已能扶杖独立行走,亦能料理自己日常生活,历十八年之中风未复,后因它病亡故。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

(0)

相关推荐

  • 中寒之治

    中寒是指寒邪伤于脏腑.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出,阴气竭(脏阴之气上泄),阳气未入(阳热之气未入于内),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如脐腹疼痛等),气复反则生矣." ...

  •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一.四逆加人参汤 [方药]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  干姜一两半(6~9克)  人参一两(3克) [煎服]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

  • 白通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3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克).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泽,分温再服. 治则方解] 病机:少阴虚寒,阳气下脱. 治则:破阴回阳,宣 ...

  • 方剂学温中祛寒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理中丸 <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g)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 ...

  • 寒潮来袭,全身怕冷,手脚冰凉?三个祛寒调理方,温中暖阳防寒~

    外寒内寒 超强冷空气来袭,如何防寒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很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况,所以除了要保暖,还要注意驱寒,专家提醒: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有哪些御寒重点呢?请 ...

  • UC头条:体内有寒气? 这3种简单祛寒保暖方快收好

    食疗驱寒 红糖姜茶 生姜的祛寒效果是数一数二的,中医认为,姜能升发脾胃之气,善于清除经络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点击加载图片 姜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但 ...

  • 健康之路20210316:翟双庆,祛寒通瘀方,养生进补秘诀,三花茶,三七

    健康之路cctv10节目视频2021年3月16日晚上18:05播出<进补贵在通>(上)关键词:翟双庆,养生进补有秘诀,合理养生在于通,祛寒通瘀方,养生进补秘诀,三花茶,三七粉 翟双庆,男, ...

  • 祛寒止痛方主湿寒疼痛

    组成:麻黄.桂枝.白芥子各15g,白芷.独活.当归.川芎各30g,干姜.附子各9g,红花.苏木.生草乌各6g,生苍术.青皮.紫苏叶各60g. 上药15味,共研粗末,混匀,用黄酒坛底渣(高度白酒.酒厂白 ...

  • 万病不离寒!一个温阳祛寒的百年名方,上则温脾,下则温肾

    万病不离寒气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是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内寒由于 ...

  • 祛寒之剂

    <目录>祛寒之剂 <篇名>理中汤 属性:(仲景)主理中乡,(仲景曰∶理中者,理中焦.)甘草人参术黑姜.[白术(土炒)二 两,人参.干姜(炮).甘草(炙)各一两,治太阴厥逆,自利 ...

  • 『医方集解』10.祛寒之剂

    祛寒之剂{寒中于表宜汗,寒中于里宜温,盖人之一身,以阳气为主,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寒者阴惨肃杀之气也,阴盛则阳衰,迨至阳竭阴绝则死矣,仲景着书,先从伤寒以立论,诚欲以寒病为纲, ...

  • 中医直言:万病不离寒!一个温阳祛寒的百年名方,上则温脾,下则温肾

    每天都更新养生健康知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批注: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万病不离寒气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 寒气的来源有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