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会得的致盲眼疾,4大预警信号要记牢,治愈的唯一方法竟是它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流失,零件难免出现磨损、老化,眼睛也不例外,视物模糊、有黑影……上了年纪的老人往往深有体会。
在我国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内障占比最高,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调查显示,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
但即便有如此高的发病率,大家对白内障依然认识不清,把它和老花眼相混淆,觉得滴滴眼药水就可以恢复视力。
可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今天我们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楼定华专家,教你警惕别让白内障蒙上你的眼!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晶状体是人眼球中最重要的光学部件,晶状体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外面的光线可以透过它进入到眼睛中,让我们产生视觉。
白内障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变成乳白色或者棕黑色,致使光线不能透过晶体,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作为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白内障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就已存在,后天性白内障与疾病、老化、紫外线照射、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有关。
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就像头发变白一样,是不可避免和阻挡的自然过程,通俗来说,只要一个人寿命够长,都会患上白内障。但具体多少岁会得,要看眼睛被保护的程度。
症状早知道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按80%的发病率估算,目前,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已达2亿。
白内障的高发值得所有人警惕,特别是出现以下症状。1视物模糊 视力下降
在白内障发病初期的时候,会伴有视线模糊、事物颜色昏暗等情况,不少老人常常抱怨,公交车来了,看不清车牌号;下楼梯踩不准台阶,差点摔跤,这都可能是白内障的预兆。
2近视发生变化,老花眼变轻
原则上来说,大部分人到了18岁后,他的近视屈光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白内障出现后,比如50岁前后,突然原本有近视的,变得“没近视”了,或是本来400度近视突然增加到600度,或老花眼减轻,这用眼科的术语来说就是“屈光改变”。3复视或多视
还有的病人会出现复视或多视的情况,一个影子却看见好几个影子,一个月亮却看见多个月亮,这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皮质浑浊后,它有一个棱镜的作用,光照进去后出现散射导致的。
4视物存在有方向性的黑影
有方向性的黑影,在视力正常的时候,物体看上去很均匀,当发生早期白内障时,比如说在一个背景上面,某个地方有一个“黑点”存在,但实际上是不存在这个黑点的。
这个点还会随着视线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就像是长在眼球上面,有些戴眼镜的人会以为是镜片上有脏东西,其实不然。
这个黑影和外界的光线也有一定关系,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看见黑影,而是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到。
白内障养熟了再手术?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明确有效地延缓、防止、逆转这个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使混浊的晶状体再变为透明。国内外统一认为,手术是当下治疗白内障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不过,好多人都听说白内障手术不能随便做,必须等白内障“熟”才可以,这是真的吗?
几十年前,白内障手术不够成熟,采用大切口手工摘除,创伤大,恢复慢,所以对于轻中度白内障患者,感觉自己视力还可以的,医生就要求等到白内障严重到完全混浊再来手术。
而现在,白内障手术进入到超声乳化这个阶段,切口极小,是非常稳定且成熟的技术,所以无需等到患者看不到才手术。
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型、核性以及后囊浑浊型,后囊浑浊型又分为初期、中期、成熟期以及过熟期,现在专家建议,只要白内障影响到生活质量就可以进行手术,目前,临床上中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病人较多。
白内障与老花眼有何不同
老花眼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体弹性下降,逐渐硬化、增厚,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弱,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引起老花眼。
老花眼属于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法避免,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眼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大部分人在40-45岁出现,也有极少数人在50岁时仍无老花现象,远近视力都很好。
白内障是一种病理性眼疾,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有致盲的危险,危害远高于老花眼。
老花眼的人看远处视力不受影响,看近处视力受到影响,可以佩戴老花镜来矫正;而白内障是看远看近,都出现了视力的下降,而且不能通过戴眼镜来调节,白内障患者视物会看到黄色或是白色的雾茫茫的景象,还可能存在多视。
白内障对视力影响很大,不及时手术,有可能导致葡萄膜炎、青光眼等,加大后期治疗难度,专家建议,当出现视物模糊、重影、老花眼好转等迹象,一定及时去医院检查,抓住治疗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