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立思考?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独立思考比读书更重要”,为什么?没有独立思考,就可能成为恶的化身。读叔本华的句子,感觉对于人生很多困惑无奈的问题,似乎能够找到一个出口,给予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与解答路径,使人豁然开朗:
洞悉世事的本质
但现实中人往往处于想法太多造成思维跳跃,思考太重造成“决策困难”的两者之间,此时怎么办?那就需要相对清晰的独立思考方式来帮助人们处理思维的无序。
不能独立思考的人,往往有自己的认知局限。因此,他们每一个群体的世界观趋同或类似,无法以多维眼光看待事物,最后形成一个循环怪圈——因盲从而固化片面认知,因片面认知而继续盲从。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面向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陷入瓶颈的科学家,设计师,他们的专业知识足够丰富,专业能力足够强,但是常常无法跳脱思维定式。如果不能深入地、独立地进行思考,很容易停滞不前。
鲁迅先生所谓“像被像被提着的鸭脖子一样的看客”,不是天生冷漠,而是无知麻木渐渐催化而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不愿接受真相。但是这个牵扯到心理,性格等多面影响因素,就不多做阐述。
很多人只是瞎琢磨而无法做到“独立思考”,那什么是独立思考呢?
有人认为是“价值观投递”,有人认为是基于自身认知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其实这些都对。
但在智远看来抛弃那些“认知层”的内容,独立思考应该是“思考”与“独立”的组合部分,我们将从两者出发,寻求一套可供多半人使用的独立思考方法论。
这时独立思考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获取碎片知识前的思考其二遇到复杂问题后的思考
真理永不过时
只有真理才是永远不过时的,哪怕这一真理曾在某一时间内遭到误解或扼杀。原因非常简单,只要从人的内心生发出一点点光明,从外在吹进一点点自由的空气,那就会有人站出来宣扬或保卫这一真理,真理不是某些人所特有,具有头脑和思想的人随时会站出来宣扬和维护真理。
真理就像是磁石,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始终指向某一确切的、绝对的方向,而谬误的理论学说就好像是指路牌子——它的任务是指示另一块指路牌的方向,一旦缺失了后者,那么这一块指路牌也就会失去它的一切意义。
“没有人能够总是理智的”。这仿佛告诉我们:我们的脑液有其特定的潮汐时间,或者说,脑纤维也有其张弛之时。
小说家卡夫卡盛赞:“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了。”
叔本华的哲学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太过现实和冷峻,他总是用金句来戳破现实虚妄自欺和肤浅掩饰的表面,直刺事物最深刻冷酷的本质。
作为一位哲学家,在叔本华逝世后的这个世纪里,历史不得不承认他看穿了历史的本质。叔本华揭示了事情的全部真相。叔本华是一位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悲观主义者。今天,世界所最需要的是叔本华的观念——因为他的观念正视着绝望,因而在面对绝望时,反而更知道希望。
尼采曾说:在读完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以后,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写的所有文字都读完为止;他所说得每一个词我都要听。叔本华是我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教育者。我的先驱是叔本华。
一张图总结缺少独立思考的坏处
盲从跟风使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最后迎来千篇一律的人生。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状态,如果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不靠逻辑鉴别信息真伪最可怕。这种状态就好比盲人摸象!
真理和谬论放在一起,黑炭跟蜂蜜放在一起,傻傻什么都分不清啊,别惊讶,很多人都是这种状态。
例如:一个人他是一个喜欢说实话的人,曾经发表了一个言论“每一个男性都是潜在的强奸犯”。
这一则言论迎来了很多唾沫星子,绝大部分的人听了这句话觉得他在胡说八道。他们不加思考得出来一个结论“男性=强奸犯”,事实上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潜在”。仔细想想这位嘉宾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因为他表达的是“潜在的强奸犯”,而不是“强奸犯”,“潜在”代表“可能性”,但不代表绝对化。
有一种看法,多数人做不到独立思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不需要。一切思考的目的,都只是要认识事物与指导行为,最终目的也只有生存。
若学不会独立思考,那就永远无法成长。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高度。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在这个信息技术可以造假的时代、洗脑言论、偏见、谬误满天飞的时代,守脑如玉有多重要,重要到可以保护自己的灵魂不是躯壳。
(来源:50人独立经济学家论坛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