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2021-08-06

2021-08-06 18:14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溷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人之名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疾。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曰:“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
——《孔子家语·儒行》
【素讲】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儒家的人不会因为某人贫贱而看不起他,也不会因自己贫贱,而愁苦不安,自卑自弃。不陨(yǔn)获,就是不像陨石一样坠落。
不充诎于富贵。不会因为富贵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别人富贵而阿谀奉承。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是儒家对贫贱富贵的淡定。贫贱富贵,不是因为地位的高低和财物的多寡,而是富莫富于蓄道德,贵莫贵于为圣贤,贫莫贫于未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这才是儒者对贫贱富贵的态度。充诎(qū), 亦做“充倔”,得意忘形的意思。
不溷君王。不溷(hùn),表示污秽浑浊。就是对君主不侮辱,自己谨言慎行,遵循道义,没有私心,不求官不求利,所以就不会被君主羞辱,被别人羞辱。邦无道,儒者被羞辱,被批斗,被折磨,被陷害。邦有道,尊用儒者,举办教育,发展经济,建设国家,构建和谐。
不累长上。就是不负累长官,不负累自己,也不会因为自己负累社会。好官支持惩戒恶官,劝谏君王从善。如像商汤王,发动革命,保卫人民,建设国家;要么像比干一样,杀身成仁;要么像微子弃官而去,归隐山林,等待机会,力挽狂澜;要么像箕子一样,忍辱负重,把国家损失降到最低。
不闵有司。不去刁难任何一个岗位上的人,亦不会因为他们的刁难而违背自己的志向,是仁之所需也。儒家的人格魅力,君子人格魅力,就是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溷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
今人之名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疾。现在的人纷纷胡乱评价儒家,侮辱儒家,误解儒家,曲解儒家,且常在茶余饭后妄加猜测。儒家讲谦和,误解为懦弱;儒家讲强硬,误解为鲁莽;儒家讲接地气,误解为俗气;儒家高谈阔论,纵论世界大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误解为吹牛。凡此种种,这就是儒家的精神被诟病的原因。
鲁国国君鲁哀公与孔子彻夜长谈,最后鲁哀公说:“既得闻此言也。我既然听到了这番话,言加信,行加敬,以后我的讲话更加地守信诚恳,行为也更加地恭敬。”受到孔子的开导,真是醍醐灌顶,受益良多,这样的对话才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进去的才是良书,没有听进去的仅是耳边吹过,曾经听过,没有把话化成自己的言行。接着鲁哀公做了铿锵有力的表态:“今后再也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感谢大家同学儒行,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裨益。儒行的品格,世代不损,不因时间久远而褪去儒者光芒,也不因为长期不践行,而致儒者的光辉形象遗落民间,甚至断层。在特殊时期,要用铿锵有力,坚不可摧的毅力去研究讲习,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精神与君子风范。儒行,就是儒家的行为规范;儒行,也是儒行(xìng),是儒家的品德修养。儒行,如宇宙日月、山川河流,每时每刻都需要空气,呼吸滋养。我深信不疑,新时代的儒行,一定会蓬勃兴盛,绝地而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携手努力,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