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王瑶卿:亦师亦友半世情(五)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梅兰芳自从与银行家冯耿光订交,事业和财力上得其策划和支持,剧目和艺术上又分别得戏曲家齐如山、“通天教主”王瑶卿的扶助和指点,艺术上突飞猛进,剧目之多,影响面之大,叫座力之强,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梅兰芳之前,京剧界是生行一统天下的时期,旦行中并无一棵像“伶界大王”谭鑫培那样的“大树”。从民国五六年开始,梅兰芳成为撑持旦行的中坚人物。到谭鑫培临近逝世的那几年,二十出头的梅兰芳已接替陈德霖、王瑶卿与谭鑫培唱“对儿戏”了。我们从1921年1月8日这一天晚上的戏码中看到,王瑶卿唱第四(《悦来店》),陈德霖唱第八(《金水桥》),而梅兰芳唱第九(即压轴戏《奔月》)。这就充分表明,梅兰芳力挫群芳,后来居上,已是势所必然、顺理成章的了。旦行到梅兰芳才开始称派,并最终由梅氏取代谭鑫培,亦即旦行取代生行之地位,成为继谭之后的伶界第二位大王,被人誉为“花部班首,旦角首席”,长享“伶界大王”的美名。
梅兰芳成名后,仍然非常尊重王瑶卿,经常请王瑶卿为他把场,每次演出都要王瑶卿在台帘边照顾着,然后虚心地征求意见。王瑶卿说起梅兰芳的成名,也总是说那是因为他态度认真、谦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永不自满,不断前进。梅兰芳1915年开始上演新戏,在上演第一出新戏《牢狱鸳鸯》(一说是第二出新戏《孽海波澜》)的时候,正撞上杨小楼、王瑶卿等老一辈“全梁上坝”合作演出宗教故事剧《天香庆节》,对垒的结果是老的惨败,梅兰芳的新戏上座奇好。观众的这一选择,表明了他们对京剧后起之秀以及他们的革新之举的欢迎和支持。虽然梅兰芳对此深怀歉意,并且“在心里一搁就是三十多年”,但参加《天香庆节》演出的诸多前辈,却胸襟宽阔,对此毫不在意。两相映照,意味深长。王瑶卿很早就退出舞台,一说是因嗓子的关系,一说是因见梅兰芳声誉日隆,自知不敌而退藏于家。现在看来,王之息影菊坛,上述两个原因或许兼而有之,但他并不因此嫉恨梅兰芳,反而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成全梅兰芳,其气度之恢宏,实非他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