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青
山西东南部有个晋城市,离晋城市区六、七十公里有个陵川县,陵川县有个锡崖沟村。这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可在早些年却已闻名遐迩,传扬四方了。我是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子,也知道了这个村的几辈人凭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开辟出了一条出山路。早就想有机会去那儿看看。前几年,一个夏秋之交的时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晋城市,便了却了看一看锡崖沟的夙愿。那天5点多钟我们就起床,吃过早饭,6点多出发,到了王莽岭。王莽岭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与刘秀争斗的地方,当然是王莽追杀刘秀。这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导游说得有鼻子有眼,我们只能相信了。来到王莽岭其实并不是为听什么刘秀与王莽的故事,主要是看风景。这里有一个不太大比较平的台地,站在这儿转动一周,就能把风景看个遍。四周的奇峰怪石,云缠雾绕,似藏似露,似禽似兽,美不胜收。有一山峰先看象骆驼,换个角度又象驼乌;更有一峰在薄薄云雾中而露出一个人头像,鼻子以上象斯大林,鼻子以下象毛泽东,真是神奇。我发现有一山峰还有一人头像,但看不出象那个名人或伟人。同行的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发现,有说象这,有说象那。还是导游一语中的:全凭你的想象,你看象啥就象啥。王莽岭半个多钟头就游完了。我对这只能远瞧不能近睹的风景多少有些感到不满足。接下来要去锡崖沟,这正时此行的真正目的。前面权当开场锣鼓,后面的大戏才刚开始。又听导游说,去锡雇沟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在王莽岭远望的一些景物,便一下子增加了兴致。锡崖沟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在这沟里有锡矿。沟的周围有4个自然村,但人却很少。当问到锡崖沟人的祖先为什么要选在这闭塞的深山来居住时,导游也说不清,我想或是避战乱,为求一个世外桃源吧。据说有文物证明从元代就有人住在这里,可能更早,只是没有根据,村里老人传言只说元代以后的事。说到路,导游介绍,锡崖沟四周的山崖几乎是九十度直立的。自古以来,出山没有一条正经的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不要说行车骑马,就是单人行走都很艰难。有几件真事可以作为注释:有一青年好不容易在山外的河南省某地找下一个未婚妻,当他们回锡崖沟时却从山崖上摔下,未办喜事,却办了丧事。又有一人在外做生意,看到山外人晚上点煤油灯,亮亮堂堂,他购了十几斤煤油往回带,还是走到山崖小路,因摔倒而将煤油全部扔到了沟底。还有几人把村里人养的猪,从山路往山外赶,想卖钱,不料走在半路上猪吓得腿抖发颤,全都从崖上摔进沟里。锡崖沟人祖祖辈辈为出山不知吃了多少苦,死了多少人。旧社会一家一户,修路不可想象,解放后,走上集体化道路,村里老支书和村民决定修一条出山的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先后从两个方向进行修路,均告失败。这中间还有个插曲:陵川县有一任县委书记听说锡崖沟自力更生修路,很感动,便骑着马来看望村民,走到崖边却下不去,只好用绳子将2000元放下去,叮嘱村民坚持修路。锡崖沟人经过反复勘查测量,反复无数次地修改方案,最后选择了在壁立万仞的老虎嘴修一条挂壁路。这一修就是30年。他们组织了一支由青壮年和经验丰富石匠等组成的修路突击队,常年吃住在山上。其他村民农闲时修路,农忙时种田,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上小学的娃娃,男女老幼人人都为修路出力流汗,甚至流血牺牲。直到九十年代,终于修通了一条七八里长的出山路。当锡崖沟第一次通车时,在外闯荡多年发了小财的小伙子开着卡车进沟时,全沟人才第一次见到了汽车,都争着瞧这个“怪物”,有人摸着汽车热泪横流。挂壁公路全是隧道,从沟里望只能看到一个个“窗口”这是修路时通风透气和倾倒石料的地方。“窗口”显示出的路是一层一层,层层相叠,如楼梯一般。我们现在走的挂壁路,那是后来逐渐加宽了的,听说当初的路很窄,只能过去一辆车。我们从车窗往外看,隧道的石头茬子还很明显,完全可以想象到当初的路况,隧道全是石头,没有一点土质。锡崖沟人就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意志,用蚂蚁啃骨头的方式,战胜了这坚如钢铁的岩石,打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实现了几辈人走出大山看社会看世界的梦想。在锡崖沟,我看到往河南方向的山似乎没有那么陡,问他们为何不往河南方向修路的缘由时。导游讲锡崖沟人说:我们是山西人,一定要打通通往山西的路。这也足见锡崖沟人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秉性。锡崖的山,锡崖沟的人,锡崖沟的精神,都让人感动,叫人振奋,催人向上!我由衷地赞叹:锡崖沟人,真正是当代的愚公!
本文作者:严青,笔名蒲人,山西省运城市人,1957年生,1975年开始在地区级报纸发表诗歌,先后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百余篇(首),曾出版长篇小说、诗集丶散文集等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