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改践行新理念
何青鹏
----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日益深入地进行着,它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亮点。面对课程改革的机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也不再是文化的孤岛,在改变那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师权力观;打破“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的局面。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教学理论,确立新型的素质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将现代教育理论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在教学中全方位体现“三维”功能目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成过程。
一、改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以致出现“雪化了,只能变成水”的唯一答案,如果回答“变成了春天”或其它答案,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这严重湮没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经验型”、“教学型”的角色转换成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开发者和研究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好“教什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怎么教”,才能促进学生“如何学”和能否“学会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首先,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创设快乐的课堂就是让师生体验教学的乐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随意性”,课堂要有“随意性”,也就是说教师选择教学的风格是“随意”的,教学不必拘泥于书本知识,课堂纪律也应该是自由、活泼的,要能消除学生压抑、恐惧和紧张感,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因为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尽情释放个性,坦露心声,从而达到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设计不同的环节,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始终处于一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之中。
其次,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来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进行自主评价、他人评价,以促使自己学习目标达成。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探究,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使自己自始自终都处于一种成功、活跃的学习状态。
第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语文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突破口,要善于启发学生敢于寻疑、质疑,由“疑”引发思维。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操作实践、相互讨论中质疑、释疑,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惑----不惑----新惑”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人类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弊端,打破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模式,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与课文内容整合在一起,使教学双方都有亲临现场之感。因此,作为现代教师,应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育手段,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把网络资源进行加工(电子教案),把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复制、存储,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画面。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途中的艰苦、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及长征路线都不了解,在教学时,就可以把有关长征的图片、电影片断制成课件让学生看,使他们真切地看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险,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书本描写和教师枯燥的讲解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州》,教师根据古诗的意境,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生活经历,及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配上生动的图片或影片,然后匹配上优美的音乐,再配上语言凝练、准确的解说词,学生面对生动形象的画面,耳边回荡优美动听的音乐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再如,在教学《葡萄沟》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各样的葡萄画面,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画面,聆听着优美的新疆乐曲,目睹着鲜美的葡萄画面,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很快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诱导学生跨越时空界限,把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完美的情节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之感。
三、打破评价体系,实现教育评价全面化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严重地束缚了教师和学生,既不能造就开放型的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的学生。时下,大多数老师、家长眼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分数”论“英雄”,“表现”定“优劣”。在学校,每学期评定优秀学生,也是用上述两项来衡量其好坏。长此以往,素质教育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永远可望而不可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人、发展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把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学会学习、是否提高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内容。要从过去的重知识评价,转变为关心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做到既评价学习效果,又评价学习过程;既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评价知识的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既评价学习态度,又评价学习习惯;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形成性评价;既评价课内学习情况,又评价课外发展状况;既评价智力因素,又评价非智力因素,同时,还应把人的发展作为评价内容,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的来说,在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学生的头脑变得更会“说”,双手变得更能“干”,眼睛变得更善“看”,嘴巴变得更爱“说”。课余时间变多了,发展空间更广了,让学生真正变成语文学习的主人。获得主动、健康、活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