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 ·《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孙世安》- 作者 思乡远梦

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孙世安

孙世安,原名孙士安,1947年出生于湖北潜江城郊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江汉平原妇孺皆知的荆州花鼓戏明星、青衣名角。湖北省潜江市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现升格为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荆州花鼓学会理事。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特聘专家,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原副书记。

孙世安功底扎实,台风严谨,贴近生活,声情并茂,是荆州花鼓戏艺德高尚的表演艺术家。孙世安一生从艺所塑造角色的人格魅力,最深入人心,被观众和媒体誉为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也是荆州花鼓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孙世安演出的荆州花鼓戏代表剧目有:《秦香莲》、《血冤》、《寻儿记》、《拦花轿》、《平原作战》、《家庭公案》、《原野情仇》、《三世仇》、《山鹰》等。

1982年获省演出一等奖;1991年获省首届“牡丹花杯”戏剧奖;1995年获省主演一等奖。1998年,孙世安因在《原野情仇》中的成功表演,分别摘取第14届、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8届中国“文华表演奖”。孙世安四次应邀晋京演出,获得观众和专家好评,也让荆州花鼓戏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成为她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俗称“花鼓子”,原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的腔调非常丰富,它的四大主腔有高腔、圻水腔、四平腔、打锣腔,除此之外,还有近200种小调。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三大剧种(与楚剧、汉剧齐名)之一,在江汉平原地区备受观众喜爱和欢迎。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2006年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现更名为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被定为荆州花鼓戏项目责任保护单位。

图片:1998年8月,中国第8届文华奖颁奖会在哈尔滨市举行。孙世安因在《原野情仇》剧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八届中国文华表演奖。

人生开挂,厚积薄发。孙世安在上小学时,学校推荐她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参加过演出,于是,县剧团筹备组的老师将这棵戏“苗子”发掘。1956年,孙世安以一副百灵鸟般的好嗓子,精彩的表演,秀丽的舞台形象,舒展的舞蹈功底,被选中进入潜江花鼓戏剧团(后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现更名为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

“女儿学戏不仅天份很好,学东西一学就会,而且还很刻苦。”生前担任潜江县建筑公司领导的孙世安父亲,曾对自己的女儿很自豪地赞许过!

就这样,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克服文化底子薄弱的困难,一边练功,一边学文化。梅花香自苦寒来,孙世安经过几年勤学苦练,凭着那股坚持不懈的恒心,在她的花鼓戏事业上,扎实的基本功和一流的表现力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人生如戏,不能由着你去爱,由着你去恨!“文革”使她身心遭受到严重打击、迫害!但她没有放弃对“哟喂哟”的执著,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花鼓戏事业!

她演出了数以百计的花鼓戏剧目,最擅长演旦工角色,在她从艺50多年里,她把青衣行当演绎得完整无缺,被观众誉为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

纵观孙世安的表演艺术历程,其艺术特色就是大胆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去成功地塑造人物。孙世安在承师前辈艺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走自己表演艺术创新发展之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荆州花鼓戏旦行唱腔的风格流派。其音色圆润,行腔纯朴,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神,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孙世安爱社会、爱职业、爱所有的观众,也爱所演的角色,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在舞台上,她擅长运用莲步走圆场,腰力挺,左手提衣下摆,右手成斜线摆动水袖,身段优美,传神奇妙,似溪水回流,彩云游弋。至今70多岁的她,但精神矍铄,走起路来,年轻人也难撵得上,不能不让人想起她扎实的功底。

悲腔是高腔的一种反调唱法,为女角色悲痛时专用。其音域较宽,唱腔酷似江汉平原农村妇女哭声,且“哟喂哟”(无字腔)及起伏较大的拖腔,更能抒发悲痛、压抑、痛苦的感情。就拿妇孺皆知的传统戏《秦香莲》来说,《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婉转凄切,如泣如诉,恰当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

青衣扮演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孙世安在演唱时,用她极具魅力的嗓音、极富表现力的唱腔,塑造了一个个楚楚可怜又柔美动人的老旦形象。孙世安咬字清晰,气息运用稳健而灵动,又善于运用各种装饰音。因此,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字的表达,声音的强弱高低,孙世安运用自如,偷气、换气,一气呵成,把人物的爱与恨渲染得十分恰切,令人叹服!声声字字总关情,孙世安感人的力量,归结于她天资聪颖,虚心好学的历练。

孙世安从艺50多年来,先后参演了100多个荆州花鼓戏剧目,曾主演《秦香莲》的秦香莲、《拦花轿》的周大妈、《家庭公案》的李大妈、《原野情仇》的焦氏等。其中《秦香莲》演出600余场。经典唱腔被央视录制播出。《拦花轿》晋京演出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为艺术教学资料。《家庭公案》和《原野情仇》的表演深得首都专家和观众赞赏。她在演唱中的发声、吐字、运气、行腔等技巧,能溶入传统唱腔之中,做到以情带声去演唱,在吸收现代音乐特点的同时,也保持本剧种的传统地方风味。其唱腔光盘和磁带流传到东南亚一带。

1975年,孙世安随剧团带着移植剧目《平原作战》首次进京,向首都人民展示地方剧种的风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专家的肯定、观众的交口称赞,使孙世安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戏曲表演创作中,焕发出新的表演活力。

《原野》是曹禺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根据《原野》原创的荆州花鼓戏《原野情仇》剧目,写的是上世纪初,焦阎王家害死了仇虎的父亲,强娶了仇家订下的媳妇。十年后,仇虎从大牢中逃回,欲报杀父之仇。然而,焦阎王早已死去,旧日的情人花金子已成为阎王儿子焦大星的媳妇。金子瞒住阎王婆悄悄收留了仇虎,仇虎决心拿阎王的儿子大星开刀;面对善良内向的大星,仇虎迟迟难以动手;而看似懦弱,心灵不设防的大星却出人意料地举起了刀刃,二人拔刀相向......仇虎在最后的冲突中发出了“冤仇尽处是悲切”的痛哭。

孙世安在《原野情仇》中扮演焦氏一角。焦氏,金子的婆婆。一个鬼魅般的瞎眼老太婆,在她身上的对儿媳是“恶”,对儿子却是“善”,存在着客观矛盾性的爱恨。显然,剧中要展示给观众的正是“人性恶”,以及“人性恶”最终对善良和美好的回归。这个“人性恶”回归善良的过程之揭示,是《原野情仇》一剧的核心和本质。在排练《原野情仇》的过程中,她从图书馆借来曹禺的《原野情仇》原著,面对那几万字的繁体版本,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她,硬是苦读了十几个昼夜,终于找到人物的灵魂。

该剧1990年选赴北京参加“曹禺80寿辰和从艺65周年”纪念演出引起轰动,被选入中南海汇报演出。1996年再次被选调北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演出,受到与会的国内外曹禺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和高度赞扬:

“孙世安把瞎婆凶恶阴险奸诈的性格表演得淋漓尽致。”——省委书记关广富说。

“孙世安的表演太出色了!”——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说。

“瞎婆演得具有强烈的真实的立体感。”——日本戏剧家小牧牛瞪大了眼睛赞扬。

大型古装戏《秦香莲》这出戏,塑造的是秦香莲这个被丈夫抛弃的良家妇女形象,也是一出悲戏。孙世安找来四个不同剧种的剧本,认真研读,提出了“弘扬花鼓戏民间文化特色,剧种角色有别于其它剧种”的思路,与曲作者对主要唱腔音乐七移其稿,并运用花鼓戏特有的悲调,把观众的情绪与剧中人物紧紧扣在一起,使剧中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她的努力下,这一传统剧目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做到了推陈出新。

孙世安天赋极高,善于用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秦香莲》站宫唱段,她合情合理的以香莲中年妇女的形象配腔表演,大胆否定传统的老旦行腔,顿音力度强,吐字流畅归韵,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因而久演不衰。

名师出高徒,师承孙世安的徒弟马红丽,继承老师的意愿,更是把秦香莲的形象塑造得方寸氍毹,心有千结。

《家庭公案》是一出伸张正义的现代戏,为了塑造剧中主要人物李大妈的形象,她深入劳教所与失足青年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和他们结成帮教对子,鼓励他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李三娘》是一出弘扬中华传统孝心的元代名剧。讲述在五代时期,勤劳善良的李三娘为避兄嫂对其夫刘智远的诬害,送夫离家投军,自己在家受尽兄嫂的欺凌,夜推磨、日挑水,磨房产子。李三娘磨房生子,自咬脐带,子取名咬脐。邻居杜老丈送子彬州,交付刘智远抚养。三娘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一等就是十六年!李三娘风雪天井台汲水,遇子刘承佑郊外打猎,母子相遇不相认,于是托书彬州访旧人,得知真相后,与再娶的父亲前去接三娘,刘智远与李三娘磨房相会,从此苦尽甘来。后刘承佑领兵报仇,一家同往彬州团聚。

“咬脐产子感天地,人间真情似海洋。”这出悲情苦戏的最大的看点是青衣三娘角色,孙世安饰柔美、坚韧的三娘。“十六年三尺磨房可作证,留下了多少血泪痕”。如何真正把三娘演唱得荡气回肠,其最大的难点就是入戏。她主演过秦香莲,演三娘有一定的成熟度。戏中《井台会》和最后《母子相认》的两场很感动,演唱时,孙世安力透着一个“情”字,做到以情做戏,以情传戏,发挥艺术感染力。孙世安曾这样说:“演青衣,就要演得叫人落泪,台上台下同声悲伤!”

戏迷魏汉娇说:“我是孙世安老师忠实的粉丝,她演出的李三娘,躬背瘦腰,眼含秋水。一抬手,一挥袖,一回眸,一掩面,一转身,以情托声,声情并茂,都有说不出的美。”

原创剧目《拦花轿》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创作现代小戏,其剧情是,周大妈雇了花轿,准备为侄女风风光光地办婚事,在东荆河渡口摆渡的杨大爹,主张新事新办,经过多次反复地开导工作,加上侄女自身的实际行动,周大妈舍了花轿,应了喜事新办的风尚。

该剧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成为本剧种几代人传演的剧目。1984年,由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余笑予加工精排,在首都吉祥剧院演出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为艺术研究院资料保存,也被省内京、汉、楚、豫等剧团移植演出。

在《拦花轿》中,孙世安饰演周大妈一角,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她充分发挥唱腔的优势,并用唱腔和表演动作将剧情传达给观众,曾被推荐在省委大礼堂为领导演出过,并在参加全省第五届戏剧(现代戏)汇演获奖。

“东荆河畔太阳暖,福星落在柳林湾。”在2017年8月的荆州花鼓戏第十届戏迷节的演出现场,70多岁“老戏骨”的她,再一次登上舞台,特地为广大戏迷和戏剧演员奉上了《拦花轿》的精彩片段,旨在把她对艺术的体味传承给戏迷和戏剧演员。

孙世安退而不休,奉献余热,不仅每年坚持“送戏下乡”和参与公益演出,而且认真演好每出戏。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也痴迷于孙世安的表演艺术,并为其留下笔墨:“湖北荆州花鼓的播种、栽花、结果人。”孙老师则笑着说:“戏比天大,艺无止境!”

为了让荆州花鼓戏薪火相传,作为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的传承人的她,从2001年至今,一直在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花鼓戏剧班,为学员教授花鼓戏,做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并抢救、挖掘、整理传统的荆州花鼓戏剧本。

多年的舞台生涯,让她收获不少“粉丝”。荆州花鼓戏每届戏迷会,她都亲临现场,或传授技艺,或担任评委,戏迷亲切地称呼她“孙妈”。

戏迷胡女士出差北京,特地为她的“孙妈”买回老北京布鞋送给她,祝她在花鼓戏路上永无止境,为传统文化保护不遗余力。戏迷可爱先生深情地说:孙世安老师是真正为荆州花鼓戏传承的人之一!正是戏迷的支持和鼓舞,让古稀之年的孙世安依旧坚守在舞台上。

孙世安把事业看成命根子,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人民服务,曾两次被评选为潜江市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

青衣别出性情真,梨花馥郁又登程。孙世安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当之无愧!

孙世安从艺经历:

1963年进入潜江花鼓剧团(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

1975年主演《平原作战》李大娘晋京演出获好评。

1980年主演《三接财神》获荆州地区演出一等奖。

1982年获湖北省专业剧团演出一等奖。

1984年主演的《家庭公案》晋京演出获文化部特别奖,同年主演的《拦花轿》晋京演出获好评,并被中国艺研院录像收藏。

1990年《原野》进京参加“曹禺从事戏剧活动65周年”祝贺演出,并唱进中南海。

1990年获湖北省首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1991年获湖北省首届“牡丹花杯”戏剧奖。

1995年获省戏剧新作展演主演一等奖。

1996年《原野》改排为《原野情仇》再一次进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倾情演出。

1996年获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1998年8月,中国第8届文华奖颁奖会在哈尔滨市举行。孙世安因在《原野情仇》剧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八届中国文华表演奖。

2001年,受聘进入湖北艺术学院担任专业教师,为花鼓戏培养出多批次演艺人才。

2004年,中国文联、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乡潜江市举办首届“曹禺文化周”,重排《原野情仇》。

2007年,演唱经典唱腔在央视戏剧频道《名段欣赏》播出。

2007年,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重排了大型花鼓戏《沙家浜》,孙世安再次担任沙奶奶这一角色。

2010年,孙世安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州花鼓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2年,孙世安获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州花鼓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3年,《花鼓戏名家名段演唱会》,孙世安唱段由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播出。并被制成卡拉OKDVD在全国出版发行。

2015年主演的花鼓戏传统经典《秦香莲》参加第二届湖北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获赞誉,并在央视巡回播出受欢迎。

2017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荆州花鼓戏孙世安项目启动。

作者简介

作者思乡远梦,本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自叹不如,但留下了一个终生难舍的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个人微信平台发文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链接、引用,或以任何形式改动,须先获得授权。

首届“德风·金牌”杯网络诗文赛征稿启事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爱自然的热情,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良好品质,提升文学修养和对美好事物的认知理解,由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潜江德风学校文学社、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店共同发起,将举办首届“德风·金牌”杯网络诗文赛,现向潜江德风学校中小学生征稿,同时也欢迎校外中小学生参加。

一、征稿时间

2018年5月1日—2018年5月30日

二、征稿内容

所有讴歌祖国、赞美家乡、赞美大自然、反映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彰显明德、修德、立德、报德良好品质等内容的诗歌、散文均在此次征稿之列。征稿作品必须是未经发表或评奖的本人原创,杜绝抄袭。

三:征稿方式

征稿作品需要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校、年级、指导老师。

电子稿件发至:907557420@qq.com 或者微信号 18972193058 。

四、组织机构

成立首届“德风·金牌”杯网络诗文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具体名单分别如下:

组委会:

黄明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潜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

李祥富:潜江德风学校校长

吴希山:潜江德风学校副校长、书记

杜德武: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店总经理

周忠义: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主编

张雪琴:潜江德风学校蒲公英文学社社长

评委会:

黄明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潜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

杨义祥:湖北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

梁文涛:湖北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秀 夫:湖北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秘书长;

郭啸文:湖北省作协会员、潜江市作协副秘书长;

五、评奖方式

通过网络投票和评委会集中评定的方式进行,网络评选与评委会评奖权重分别为40%、60%。

设诗歌比赛一等奖一名,奖金3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2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100元,优秀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

设散文比赛一等奖一名,奖金3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2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100元,优秀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

奖金由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潜江店友情赞助。

“德风·金牌”杯网络诗文赛组委会

2018年4月24日

不要错过

您的赞赏是对原创作者的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