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赏析:上片前四句追忆作者与友人江村寻春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以下三句表明,词人更想念他们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风景胜地——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过片四句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别来相忆,知是何人”又转到眼前。赏析: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赏析: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这首是其中之一,是作者遭秦桧排遣之后的退隐之作。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相比于他曾经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流连忘返实在是件可惜的事情。赏析: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上片写景叙事,下片议论感叹,有情景相生、借景达情之妙。这是一首清新淡雅,韵味天成的小词,语意俱佳。赏析:在宋末词人中,蒋捷词别开生面,最有特色和个性,词风也是另辟蹊径,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劲粗放直率之病,也无姜派末流刻削隐晦之失。这首小令语言质朴,“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是这首词的精髓。赏析:一个人,一匹马,行走在长安古道上,不由得就想起过往的一切,感怀知音难遇,凄凉自是在所难免。“朱弦重理相思调。无奈知音少。”一句与岳武穆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相比,虽感触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