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30余年的稻田守望者—杨建昌

本期

杨建昌,男,共产党员,博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曾被评为扬州市十大功臣,扬州市创新创业杰出人才,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江苏最美高校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而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本期农科有故事讲述的是深耕30余年的稻田守望者—杨建昌。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事业始终在农业。”杨建昌说。1978年3月,杨建昌从江苏无锡农村考入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1982年3月成为江苏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研究生,1985年1月留校工作,1994年在职攻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博士学位。从进入大学起,他与农业结下了一生情缘,为水稻生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生产中观察到,一些水稻和小麦品种,特别是在施氮量较多情况下籽粒充实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他发现,这种籽粒充实不饱满的现象是由于植株体内激素之间不协调,尤其是脱落酸与赤霉素之间不平衡,不能适时适度衰老、光合同化物不能有效向籽粒转运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杨建昌与香港浸会大学张建华教授合作,经过10多年的研究,首创了可以调节稻麦体内激素平衡,协调植株衰老、光合作用与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关系及促进籽粒灌浆的水分调控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水稻增产8%~12%,灌溉水利用效率增30%~40%;小麦增产6%~10%,灌溉水利用效率增20%~30%。研究成果 “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杨建昌为第1完成人。这是我国作物栽培学第一个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对于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管国家怎么发展,都离不开粮食。”杨建昌说,他从小生长在农村,1974年高中毕业以后还做过生产队队长。因此,他深知农民的困难。“从事农业科研以后,尽管工作很辛苦,经常要深入田间地头,但一想到我们所做的工作能给农民直接带来一些实惠,我就觉得特别高兴。” 针对水稻肥水投入量大、利用效率低、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难以协同提高的重大技术难题,杨建昌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20多年的研究,创建了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三因”(因地力、因品种、因叶色)氮肥施用技术、水氮与产量协同高效的水氮耦合调控技术,创新集成了适合不同稻区的水氮与产量协同高效的技术模式,近3年在苏、黑、皖、粤、沪等省市累计推广应用1.04亿亩,产量提高7.6%~9.8%,氮肥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28.8%和43.6%,增收节支157.14亿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六旬,杨建昌教授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都倾注到了我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事业中,并继续为水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做出贡献。

供稿:会员服务部

图片来源:杨建昌

制作:科学普及部

责任编辑:马子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