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24 婴儿恒温箱的故事

24 婴儿恒温箱的故事

1

婴儿恒温箱的发明

1881年,法国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来到巴黎动物园观看展览。当他看到在一个孵化器中从蛋壳冒出来的雏鸡的时候,职业的敏感让他想到了温度环境对于婴儿的生存至关重要。

几个月后婴儿恒温箱被发明出来。原本有66%的早产儿会在出生一周内死亡,而恒温箱的发明,使得死亡率下降至38%。

在《伟大创意的诞生》这本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相邻可能”。

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就看这个已经存在的未来,它会不会撞到你眼睛里,让你起心动念。这就是灵感的瞬间。

斯蒂芬不仅定义了产品,实现了产品,而且通过及时的统计跟踪,把详细的数字提供给医疗机构、媒体和投资人,为产品市场化提供了关键的助力。

所以,即使制作出恒温箱的人是一个家禽饲养员,但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却是斯蒂芬。

同样,第一代QQ的每一行代码都是吴宵光写的,但QQ之父是马化腾。第一代苹果电脑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设计制造的,但是苹果之父却是另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2

婴儿恒温箱的迭代

二战后,婴儿恒温箱的广泛使用,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初生儿存活率大幅提高。但是很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初生儿死亡率仍旧很高,即使有了婴儿恒温箱。

后来人们发现,因为当时的婴儿恒温箱设备复杂,容易出故障,但是落后地区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和维修条件。

麻省理工学院的普莱斯蒂落教授就希望研发出一种更可靠、更便宜、更容易维修的婴儿恒温箱。

罗森医生发现,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有汽车维修和保养的能力,所以他建议是不是可以用汽车零件来改良婴儿保温箱。

后来这种由旧车灯头、仪表盘风扇、汽车报警系统、电瓶等组装而成的婴儿保温箱发明出来,当地的汽车维修人员都可以修理,而且货源充足,这才使得这种婴儿保温箱真正发挥了作用。

但是,有的偏远落后地区,连供电都成问题,怎么办?

有一位华裔学生陈姿谕在非盈利组织工作期间,在印度,她曾亲眼见到一个年轻的母亲,在村里的诊所生下一个早产儿,医生建议她将孩子送到医院的恒温箱。

但医院离诊所有四个小时路程,这位年轻妈妈眼睁睁看着孩子的身体在自己的怀中慢慢变冷。

这件事对她的冲击太大了。回国后,她与一个计算机科学家、一个工程师和一个人工智能的博士,共同研发了一款只有25美元的便携式婴儿保暖袋。不用电源,只要加入热水就能让保暖袋保持4-6小时的温暖。

这款婴儿保温袋拯救了印度、非洲十几个国家20多万的早产儿生命。

扯点别的

这一讲的主题是《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梁宁说这节课的核心概念就是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分布的不均匀。”

这一讲我听到最后,也不明白什么叫做分布的不均匀。

本来这一篇不想写成笔记了。但是对于一个每一篇都做笔记记录的强迫症来说,少了一篇笔记,就像发朋友圈九宫图少了一张图片一样,那么别扭。

所以,利用这一讲的空隙,反思一下我对于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体会。

先说不满意,就是这一讲。梁宁似乎讲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讲了什么动心起念,这一点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跨界创新”这个主题来说,就有些跑偏了,至少我个人收获很少。

得到系女老师,梁宁、香帅,除了基本功过硬之外,其实最突出的是有点文青范儿,爱弄一些漂亮的词儿,所以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更吸引人。

读者能够看得进去,比理论知识有多专业,可能更重要。

细想起来,得到的课程我买的不多,梁宁是唯一一个两门课《产品思维30讲》和《增长思维30讲》我都买了的。听她讲互联网八卦往事,听她讲那些产品思维心得,确实大有收获。

有人说,你听了那么多,就能够做的好吗?不一定,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了,怎么做是不对的。

无论是投资、创业、干工作、做事情,先别想着做的多么好、多么高光,能够不跌到、不栽大跟头,就是万幸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