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武王墩墓大猜想
「核心提示」
该墓葬被盗掘三次,遭遇严重破坏,还会不会像楚幽王墓葬那样有数量惊人的文物出土?会不会有诸如楚大鼎这样的国之重器被发现?而且该墓葬会不会像其他已经发掘的高规格战国墓一样,能出土比金银器等珍宝更加珍贵的竹简或木简?
墓主会不会是楚国迁都寿春的第一代王?
从他处的楚墓葬制来看非常符合“王”的规格
“是楚考烈王的可能性非常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该墓葬的前期勘探中,呈“甲”字形的该墓葬长宽皆约47米,封土顶距墓底深约30米,且四周有台阶内收,台阶高1米,宽1米。墓室边发现南北长149米,东西宽12.5米的大型长方形车马坑。从墓葬的规格和陵园的布局,以及其他省份发现的楚墓葬制来看,非常符合“王”的规格。
既然是王,那么会是哪一位王?根据淮南史料记载,春秋中前期,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州来”域名始见记载,是为淮南市境历史上最早的地名。春秋晚期,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蔡国迁入州来,此际市境大部分疆域属蔡国。蔡国消亡后,市境属于楚国。《史记》记载,“……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又载:“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楚自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以来,经历了幽王悍、哀王犹、负刍四世王,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秦灭楚后,置九江郡寿春县,市境属之。
据参会的考古专家介绍,根据史料,哀王犹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王俘虏,故此二王被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排除哀王及负刍,符合楚王身份和地位墓葬遗存的主人,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二位。武王墩墓葬现存封土规模,就其体量而言和被盗前的李三孤堆墓葬相当,甚至规模更大。而且1933年被军阀盗掘的李三古堆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时代明确、文化面貌清晰,不仅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而且是迄今安徽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其墓主身份被认为就是楚幽王。武王墩被盗掘后追缴文物的等级,也说明了该墓葬绝非一般的贵族墓葬,所以该墓葬主的身份直指考烈王。
另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追缴的文物中,在一只青铜虎尾的铭文发现“阜平君”几个字,据史料记载,阜平君是考烈王成王之前,在秦国当质子时的随从。这似乎又将墓主的身份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该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楚烈王?还要等最后的谜底揭开。
该墓葬会不会出土像楚大鼎一样的“重器”?
主墓室没有被盗,可能会保存下大型青铜器。
和目前的武王墩相距仅15公里的李三古堆楚幽王墓葬,不仅出土文物4000多件,而且仅青铜器就有700多件,其中安放于省博物馆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200公斤的楚大鼎,不仅是省博的镇馆之宝,而且还是全国最大的圆鼎,2014年其还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祭祀大鼎的原型。对于这样一个国之重器,武王墩墓会不会也有?与会专家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现场的专家表示,虽然武王墩被盗掘三次,盗掘了大量的文物,但根据被抓获的盗墓分子交代,虽然他们利用现代的爆破挤压技术,对墓室进行了破坏,但因为塌方等原因,未能进入主墓室,这可能会给一些重要文物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战国时期是青铜文化鼎盛阶段,从已经发掘的高规格楚墓来看,都有大量的青铜器物。目前追缴的77件文物中,青铜器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不过都是相对较小物件。大的青铜器对于盗墓分子来说,盗取和运输都很麻烦,所以如果该墓主真是考烈王的话,有大型青铜器的可能性很大,被盗走的可能也很小,期盼能有“重器”出土。
会不会有竹简或木简出土?
楚国葬制有陪葬竹木简的习惯。
虽然目前武王墩墓葬发掘只是对墓葬北侧的封土堆进行了部分清理,但在前期的勘探中,勘探人员在墓葬棺椁等部位发现了竹席等残存物。对于后期的墓葬发掘,会不会出现真正的竹席、丝织物等物品,考古人员也充满期待。“不是没有可能性,但这要看墓葬内部的具体环境条件。”因为丝织物和竹席等都是易腐蚀物品,一般情况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历史,保存下来会很难,但有时条件符合也能幸存,比如:1972年湖南长沙发现的西汉马王堆辛追墓,虽然历经2100多年的历史,仍旧出土大量的高规格丝织物。
“不过,我们最希望能出土竹简或木简!”与会专家说,在全国目前发掘的楚国高规格墓葬来看,楚国的葬制有陪葬竹简或木简的习惯,如果该墓葬能出土竹简或木简,从某种意义说,比出土大量金银器要重大的多,“因为文字的记载对于我们研究楚文化提供更加直接和明确的证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王素英
“从目前勘探的规模来看,该墓葬在同时期墓葬中非常罕见”“如果真能如预想的那么好,该墓葬出土的文物一定足够惊人”“对于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发掘,我们必须做好前期规划,让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有机结合,为后面的利用做好铺垫”……12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名著名考古及文物保护专家齐聚淮南,在一睹武王墩墓葬真容的同时,更为即将全面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超级大墓的进一步考古发掘“出谋划策”。
考古界大咖都想一睹武王墩墓风采
12月3日,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和保护专家咨询会在淮南举行。“此次咨询会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各路专家的丰富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经验,为武王墩墓葬的下一步考古发掘做好充分准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表示。
据了解,此次到会的专家,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外,还有其他省份的多路专家,其中有很多专家曾经参加过一些著名墓葬的发掘。如来自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杨军,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负责人。海昏侯墓不仅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而且还是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来自湖北荆州博物馆的研究员贾汉青,是熊家冢的发掘负责人。据了解,位于荆门、宜昌两市交界的熊家冢墓地是目前我国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来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田正标,是入围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浙江安吉龙山大墓(越王墓)的发掘人。这些专家都有着丰富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经验,借助这些专家的真知灼见,将能极大完善武王墩墓的发掘及保护方案,让此次考古发掘力争达到完美。
“甲”字形超级墓葬有大型陪葬车马坑
据了解,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是2020年国家文物局和安徽省文物局重点项目。2019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的《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葬考古工作方案》和《2019~2020年淮南市武王墩墓葬考古发掘计划》, 2020年3月上旬正式启动。
经过前期的勘探发现,该墓葬主墓墓葬为“甲”字形方坑竖穴墓,由墓圹、墓室、墓道、封土四部分组成。封土最高处约14米,墓圹边长约46.8米,由墓室开口至椁室,有11级台阶。现已探明的武王墩墓四周有围沟,平面近方形,围沟范围内即为武王墩墓之陵园。陵园内以武王墩为中心,不仅有大型车马坑和一排南北排列的陪葬墓,在陵园内还发现长方形土坑20多处,分布密集,坑内有灰、红色陶片及红色漆皮和竹篾痕迹,专家猜测应为武王墩墓的陪葬坑或祭祀坑。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来源:安徽商报 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