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与东夷,两个族群的交流与融合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海拔1524米,是从华北平原到长江下游地区最高的山峰。泰山的周围地区,分布着大量古代人类活动遗存。距今7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及以来,人类文化的发展连绵不断,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完整发展过程。在东方地区古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泰山作为凝聚古代人类思想信仰和崇拜的载体,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封禅祭祀文化体系,是构成中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上层及广大一般群众所认同。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於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
由此可知,古人祭祀泰山的活动由来日久,源远流长。追溯其渊源,应该是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地把泰山作为天下最重要的自然崇拜的对象,并通过泰山与上天之神进行沟通。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和淮河下游的海岱地区,人类出现的时间甚早。远在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发现有沂源直立人生存在海岱中心地区的泰沂山及周围一带;到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又发现有新泰乌珠台晚期智人和沂源千人洞等同时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末次冰期期间,海岱地区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带,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的以细石器为基本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是随着其拥有者从北方更为寒冷的区域迁徙过来,后来又随着气候的变暖而离开。
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发明了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等生产型经济的新石器时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考古和历史文化区,海岱地区先后经历了扁扁洞类型文化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长时段的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人类社会由原始逐渐走向文明。在整个海岱地区,就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和古代社会的演进而言,以泰山为醒目地标的鲁中南汶泗流域地区最为清楚和完整。
距今7000年~6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最初发现于鲁中南泗河流域的滕州北辛遗址。北辛文化时期自然环境有较大改善,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加,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如农作物的数量增多,主要品种开始由黍向粟变化,南部的泗河流域除了粟和黍之外,还发现水稻遗存。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有较大增长。从文化交流方面来看,北辛文化与南方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时代早期的半坡文化之间,已经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加快了各自文化发展的步伐。
距今6000年前后,地处东方的海岱地区进入大汶口文化的历史阶段。最初发现于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遍及黄河和淮河下游的海岱地区,绝对年代约为距今6000年~4500年,一般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大汶口文化早期直接承接北辛文化而来,持续向好的自然环境使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的遗址数量显著增多,并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聚落群。较之此前的北辛文化,聚落群的规模有所扩大,内部结构开始发生分化,大小两级甚至大中小三级的聚落形态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如大汶口遗址这一类大型中心聚落,遗址面积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平方米,而一般的小型聚落遗址只有数万甚至数千平方米。在大型聚落遗址内部,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地位和拥有的社会财富开始出现分化并逐渐加大。如大汶口遗址男性墓主的M2005,墓室规模较大(面积超过8平方米),有椁有棺,随葬品十分丰厚(超过百件),并有象征着权力的斧钺和财富的牛头及猪下颌骨,还有精美的彩陶和象牙器等,墓主人显然是掌握着政治、军事甚至宗教权力的酋长一类社会上层人物。由此看来,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由平等的原始社会向分层的文明社会过渡。
距今5500年~45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社会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在区域聚落结构上,大小不一的聚落群呈现出网络状形态。位于聚落群内部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开始在遗址的外围修筑起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需要花费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城墙和环壕,主要用于防御由社会矛盾和冲突引发的局部战争。如近年来在鲁北地区发现的章丘焦家大汶口中期城址,面积12万多平方米,并揭露出一处等级很高、规模宏大的贵族墓地;在鲁南地区发现的滕州岗上大汶口晚期城址,面积近40万平方米,在城址内外也发现等级较高的墓地。两座城址内均出土数量较多的玉器、白陶和其它高等级精美遗物。从聚落遗址内部的情况来看,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财富向掌握着权力的少数人集中,社会内部出现贵族和平民的等级差别。这一时期,规范人们身份和行为的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如等差、规格清晰的棺椁制度,赋予玉器、彩陶、白陶、象牙器等高端贵重物品的礼器属性,使其成为礼仪制度的载体等等。宏观上出现规模宏大的城址,微观方面显示出社会内部的分化加剧,这一切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的早期——古国时代。
随着中晚期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汶口文化的整体实力达到空前的水平。在这一基础上,大汶口文化开始了主要面向西部中原地区的人群迁徙和政治、经济、军事扩张,从而较快地扩大了其分布范围,极大地拓展了大汶口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大汶口文化早期及以前,其分布区域的西部边界大体在京杭大运河一线的西侧。到中晚期阶段,东方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东夷族群,开始了成规模的西进浪潮,他们不仅占据了鲁西南和皖北,并且很快越过这一地区,迅速推进到豫东的商丘、周口一线。使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空前扩大。更有甚者,少量人群向西迁徙的距离更远,行进到今天的京广铁路沿线以西地区。在郑州大河村、禹州谷水河、平顶山寺岗等遗址中,都留下了来自东方大汶口人的遗体(墓葬)和遗物。据此,有的学者把这一阶段的嵩山以东以南地区的考古遗存,称之为“大汶口文化颖水类型”。而东方文化向外围的传播和扩散,则到达了更为遥远的区域,如豫西的洛阳盆地、晋南的临汾盆地、南阳盆地和鄂西北的汉江流域,在偃师二里头、襄汾陶寺、枣阳雕龙碑、保康穆林头等遗址,都发现有数量不一的来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因素。
同时,中原地区华夏族群的优秀文化也传播到了东方,被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东夷族群所吸收和借鉴。如中原地区绚丽的彩陶文化、崇龟习俗、埋葬死者的陶棺和瓮棺葬俗等,都对东方史前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大汶口文化之后,海岱地区的东夷族群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群,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关系。在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虽然夷夏东西分立,但文化上已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才会有古史中关于尧、舜、禹、皋陶、伯益等先贤的禅让传说,发生“后羿代夏”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海岱地区东夷族群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先进文化,不仅使海岱地区的社会发展一度走到全国的前列,还密切地参与了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也正是因为如此,以大汶口文化“日、火(鸟)、山”图像为代表的崇拜和祭祀山川日月,以墓葬厚葬为特征的崇拜和祭祀祖先等习俗,逐渐形成具有东方特点的礼仪制度,并为中原华夏文化所接受。我们认为,正是在这种长期的文化联系和交流过程中,作为东方标志的泰山,与东方文化一起为中原地区的人们所接受,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之一,并一直持续到秦汉及以后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