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满人为什么看不起东北老乡 | 彰考局

乾隆朝第二次金川战争初期,将军温福与他的副手、参赞大臣五岱爆发严重冲突。双方互相向皇帝告状,闹得不可开交。

作为将军的左膀右臂,参赞大臣理应为将军出谋划策,和衷共济,为何闹得如此不和?

问题出在温福身上。

同为满人,出身贵族、生在北京的温福(祖父温达曾任大学士),看不起生在东北的五岱。五岱不忿,怒而参奏上级。

事实上,温福对五岱的歧视并非个案,歧视不光存在于中高层满人官员之间,也存在于皇帝与满洲官员之间。

在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制度与文化原因。

这是“彰考局”为你推送的第 50 篇文章

接下来你将看到

● 老乡歧视老乡

● 为什么看不起老乡

“唯出身论”的危害

原标题:“旧满洲”为何看不起“新满洲”

撰文▼ 张闶(彰考局专栏作者)

老乡歧视老乡

温福、五岱互相参奏的奏折,交相出现在乾隆帝面前,皇帝认为:

“今观此折是非,关五岱之故,必温福、阿桂以五岱是乌拉齐人,因藐视之。”①

乌拉齐是位于东北的满洲部落的统称,五岱生于斯,长于斯,与生在北京的温福、阿桂大不相同,乾隆帝认为,温、阿二人因五岱的出身而“藐视之”。

然而,五岱也是久经战阵的名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时立下战功,他咽不下这口气,一来二往,双方矛盾升级,严重影响了战争进程。

这件“小事”表明,作为一个满人建立的王朝,清朝国内不仅存在满汉歧视,也有满满歧视,尤以北京满人歧视东北满人最为明显。

▲清前期东北之吉林

用学术点的话来讲,就是“旧满洲”人(清初从龙入关的满洲人)歧视“新满洲”(入关后东北地区新加入的满洲部落)人。②

不过,歧视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发端于康熙朝后期,乾隆朝达到顶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譬如康熙帝就不大看得起东北“新满洲”,乾隆帝回忆祖父巡幸吉林,指出,“(康熙帝)见乌拉齐习气甚恶,曾将阖省官员俱行罢斥,另选人员补放。”③“乌拉齐”就是康熙朝后期开始出现的“贬称”,用来指代“新满洲”。

相比康熙帝,乾隆帝更露骨,多次公开讽刺东北满人出身低微、习气恶劣。他在乾隆二十七年九月的一份关于讯问富德马厂情况的上谕中,四次公开提起“乌拉齐”,大肆讥讽富德,并威胁:

“若系他人,彼时朕必拿问治罪,即明正典刑,亦所当然。因念伊如禽兽之愚鲁乌拉齐,故姑容宽宥。”④

皇帝把东北出身的富德叫做“禽兽之愚鲁乌拉齐”,可见蔑视之极。当然并非为了蔑视而蔑视,乾隆帝抬出“禽兽之愚鲁”这样的形容词,意在标榜自己的恩典:你看出身这么差的人,朕还委以重任。

皇帝都这么看不起自己的东北老乡,上行下效,那勋旧贵族、普通北京旗人就更有理由轻视“新满洲”了,乾隆帝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公开和富德说,“伊本系乌拉齐,恐勋旧大臣或将伊轻视,”⑤透出满洲贵族普遍看重出身、歧视“新满洲”的现实。

▲清前期黑龙江。

譬如吉林正黄旗人乌什哈达,第二次金川战争中立下战功,位居前五十功臣之列,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依然被北京满人官员德风蔑视。

史载,德风“以乌什哈达东三省人,意存轻视。遇公务有意驳斥,不假辞色,以致乌什哈达不能隐忍。”⑥

《清史稿》说:“京旗目吉林、黑龙江诸部人为乌拉齐,鄙之不与为伍。”⑦

为什么看不起老乡

按理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旧满洲”为什么会歧视“新满洲”?

清朝是满洲人建立,“首崇满洲”,其次是蒙古、汉人。“首崇满洲”,又分“旧满洲”和“新满洲”,“旧满洲”归附时间更早,南征北战,功劳更大,地位更尊贵,是统治者最为信任、倚靠的核心团体,“新满洲”只能排在“旧满洲”外围,在统治圈层结构中较为边缘,被歧视并不意外。

再者,1644年以来,八旗满人群体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⑧从龙入关的满人(旧满洲),是当时的满洲精英,他们住在北京,生活无忧,更彻底地了解、吸收了汉文化,这样在经济上、心态上,发生了巨变,曾经被他们当做故乡的东北,已被视为苦寒边地。留在老家的“新满洲”,受限于自然和人文,经济条件与文化程度都比不上“旧满洲”。在北京满人眼里,“新满洲”自然就低人一等。

▲晚清北京满人。

当然,“新满洲”的个人文化素质确实有待提高,尤其是文字功底,在极为看重奏折文书的政治操作中,让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譬如“新满洲”官员努三,乾隆帝说他“乌拉齐性习,所奏事件,文义繁琐,览之多不可解。”⑨吉林满洲正白旗人那桑阿因追击张格尔而被授予英吉沙尔领队大臣,但却以“不识文字,惧难胜任”⑩为由,竟请求道光帝不要授予此职,皇帝只好让他再回北京担任侍卫。

“唯出身论”的危害

“老满洲”歧视“新满洲”,尤其是政治上的“唯出身论”,负面影响很大。

由于备受歧视,“新满洲人”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发挥空间受限,能力未能充分施展,而那些深受清廷重视、身居高位的满洲贵族,则颇多腐败无能之辈。

国家治理因此受害。

例如,智勇双全的海兰察,在乾隆朝数次战争中功勋显著,被誉为“乾隆朝武臣之冠”,但只因他出身于黑龙江“新满洲”索伦部,便无缘将军、副将军等独当一面的职务,只能一直担任参赞大臣,辅佐满洲勋贵阿桂和福康安。

海兰察曾说:

“近日大臣中知兵者,惟阿公(阿桂)一人,予何敢不服。余皆懦夫,使其秉钺,徒丧师殃民耳,吾何为之送死哉。”⑪

可见他对不学无术的满洲勋贵把持将军、副将军等要职一事十分不满。

海兰察还算是幸运的,他毕竟遇到了阿桂这个“伯乐”,其他“新满洲”将领的命运就要更差一些,顶多当上个领队大臣,虽然立下的战功并不小,但行赏时却要排在勋贵之后。

如若清廷出身歧视能少一些,让“新满洲”更好地融入官僚体系,清朝的治理或许会更顺畅。

(0)

相关推荐

  • 【西山十戾·驴】六、大小金川的前世今生

    在海兰察的职业生涯中,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也正是这一战,让海兰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个乾隆帝十全武功中占了俩名额的大小金川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 大小金川 ...

  • 乾隆皇帝二征金川,乾隆震怒,代价极其惨重,为何一定要去征讨?

    2020-08-17 10:56:29 乾隆四征缅甸,最终在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以议和停战谢幕.结果就在清缅恢复和平两年之后,再次对大小金川用兵.在第一次金川之役平息之后,大金川跟"革布什扎& ...

  • 清朝满洲老家的国语骑射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文风渐盛 满族是一个古朴骁勇又善于学习.努力进取的东北少数民族.满族的正规文化教育,起始于后金时期,后逐渐发展并建立了有别于京师(北京地区)旗学的东北盛京"旗学 ...

  • 纪晓岚笔下的“昌吉叛乱”

    罪恶总是不得人心的. 乾隆年间,大清王朝三次用兵新疆平叛. 第一次:乾隆二十年(1755)春,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清廷分兵两路进兵伊犁,沿途民众献酒肉迎接大军平叛,清军兵不血刃进抵伊犁,达瓦齐兵败出逃 ...

  • 明清战争中的“戚家军”为什么不管用 | 彰考局

    在静态的历史描述中,会有很多美好的想象与愿景,也有相当多的遗憾,为了弥补遗憾,便产生了很多看似关公战秦琼的命题. 比如人们会对明清战争有这样的疑问:煊赫一时的"戚家军"既然打赢了& ...

  • 蝗灾来了,大清官员的连篇谎话也来了 | 彰考局

    嘉庆九年六月二十九日(1804年8月4日)清晨,嘉庆帝在弘德殿檐下伏案批覆奏章,忽然,一只飞蝗落于御案之上. 半信半疑的嘉庆帝组织太监亲自捕捉,不多时,太监们便捉住蝗虫十余只,皇帝遂将虫子给军机大臣们 ...

  • 关于“强国弱民”,你可能误解了商鞅 | 彰考局

    商鞅变法中的"强国弱民"之法,后人误解颇多,认为这是在主张削弱或掠夺民众,乃至被视为愚民政策的代表. 其实,如果深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你会发现,这一解释并非商鞅的本意. 这是&qu ...

  • 晚清让千万人受灾的“丁戊奇荒”,何以如此严重?| 彰考局

    清光绪初期,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旱荒,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以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俱受波及,为害之烈,为患之深,史所罕见,1000多万人殒命,史称"丁戊奇荒" ...

  • 为什么白居易在日本被捧得最高 | 彰考局

    白居易是一代文豪,不过在唐代文学史上,他的地位还是不能超过李白与杜甫,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还是以负面形象出现. 然而在日本,白居易的地位却是首屈一指,远非李.杜所能比拟.在平安朝," ...

  • 逃离帝都,迁居乡下,唐代士人在长安过得好难 | 彰考局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则早年逸事,<唐语林>卷三载: 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况睹姓名,熟视曰:"米价方贵,居亦不易."及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 ...

  • 五百多年前的气候危机,为何没能要了明朝的命 | 彰考局

    时人说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会想起晚明(17世纪)的那一场场气候畸变,一般认为,明朝在干旱.寒冷等气候因素作用之下,灾害频发,民变四起,逐渐滑向灭亡的深渊. 殊不知,类似的危机,在明朝建国不久之后就已经上 ...

  • 王阳明真的是在龙场悟的道? | 彰考局

    明代传奇人物王阳明,据说年轻时学朱熹的方法格竹子当圣人,结果没成功. 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某一天,他在山洞里面忽然间开悟了,得出"圣人之道应反求诸心,不需外求"的结论. 但 ...

  • 那些年,我们没能读懂的《师说》| 彰考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高中课本熟得不能再熟的文字,来自韩愈的<师说>. 在中学课堂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