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李存勖各种大败契丹,宋朝就不行了?
最近看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推翻了我原来的刻板印象。过去我认为是大宋步兵为主打不过契丹的骑兵,还有就是大宋重文轻武,失去幽云十六州屏障等。
其实对比一下,后唐时期,中原王朝对契丹的胜利,其实和宋初的胜利没有太大区别,并不存在后唐吊打契丹宋朝被吊打,而是两个中原王朝都有相似的战胜契丹的因素,以及对契丹作战的局限。
后唐(包括李克用以及李存勖称帝前,以下为了方便都这样称呼)时期,与契丹的战争,主要是契丹趁后唐与后梁交战时,趁虚攻打,围攻城池,纵兵大掠,或者是边境叛乱的节度使(如刘仁恭、刘守光、王都、石敬瑭)与契丹勾结,契丹派兵支援。
最经典的一仗,是李嗣源率军解幽州之围。也是我看资治通鉴最喜欢的一场战役,当时真是屏息凝视,身临其境,看到最后我几乎哭了出来。下面简要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原与契丹交战的优势劣势。
当时周德威留守的幽州被耶律阿保机包围,李嗣源率军支援,之前经过讨论,认为平原行军,步兵为主,不如契丹骑兵有优势。李嗣源表示最怕的,就是契丹骑兵利用机动性断其粮道,这也是后世宋朝最怕的一点。那么解决方案就是,沿着山路行军,遇到敌人进攻,则据险而守。
所以李嗣源从幽州附近的山地行军,中途被契丹发现,契丹小股部队自上而下阻击,李嗣源严整军纪,奋击而出。
到了幽州城附近,契丹军列阵以待,士卒大惊。然而李嗣源身先士卒,大骂契丹,随后亲率精骑横击敌军,步兵继之,契丹军大惊,崩溃。可见高昂的士气,将领以身作则,能够让中原军队战胜占据地利优势的契丹军,
后来契丹更多骑兵赶到,李嗣源下令士卒每人砍伐携带树枝,构筑鹿角,筑垒自守,契丹骑兵进攻,便以强弩击之,于是契丹骑兵死伤甚重,落荒而逃。可见中原军队采取防守反击策略,用营寨鹿角削弱契丹骑兵的冲击力,用强弩之利可以让敌人久攻不克,疲乏,然后趁势击之。
最后,契丹军大军全军出动,与李嗣源军列阵对峙,李嗣源中军骑兵鼓噪吸引敌军,步兵(是的,你没看错)掩其不备,出其不意,绕到契丹军后方,切断其归路与粮道,然后待李嗣源鼓噪举旗为号,同时前后夹击,大破契丹军!然后李嗣源入幽州城,周德威见防守数日终于解围,与李嗣源相拥而泣。可见中原军虽然骑兵不多,但是步兵在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的状态下,采取出其后,绝其归路与粮道的状况下,与骑兵前后夹击,大破契丹军。这种情况下,契丹骑兵很难发挥优势,而且长期攻城不克,疲乏,士气低落,缺乏准备也是原因。五代时期,许多解围战就是靠城内外前后夹击击败围城军的。
还有一仗是李存勖亲自打的,那次他正在攻打后梁,然后契丹骑兵深入,围攻定州。手下人劝他回晋阳修整,李存勖表示凭什么要对契丹退让,干就完了。于是亲率精骑,昼夜兼行,掩其不备,出其不意突击契丹军,当时契丹军正在围城和四处劫掠,缺乏准备,于是被打的措手不及,大溃,四散而逃。
而且和大家认为的游牧民族不怕补给问题不同。在契丹骑兵战败,无法四处劫掠的状况下,许多人在饥饿,严寒的打击下非正常死亡,还有的流落村庄,被苦其劫掠、滥杀的老百姓活活打死。
这说明,中原军队,在李存勖这样勇猛善战的武将带领下,只要出其不意,用精锐骑兵横击敌军,可以战胜骑兵众多,但是纪律涣散的契丹军。而且当契丹军被打散,同样会因为深入敌后,补给问题而减员,正如中原军队的历史一样。
还有一仗是李嗣源时期,当时王处直的养子,一个五代版的Dio,杀害兄弟,篡夺父亲权力的屑,王都发动叛乱,盘踞定州。当时后唐将领王晏球率军围攻,定州兵精粮足,强攻损失惨重,于是王晏球选择筑长垒围困,绝其粮道、援兵,慢慢消耗敌军。
然后王都请契丹军来救,契丹、奚人军队赶到。王晏球趁其立足未稳,突击将其击退。后来更多敌军赶到,与后唐军对峙,王晏球军以步兵为主,然后王晏球身先士卒,手持兵刃,亲冒矢石,步兵们士气高涨,直冲敌阵,大破契丹军。然后契丹军溃散,还有一部分之前入城的一起防守,最后城中粮尽,王都自杀,里面的契丹、奚人尽数被俘,契丹贵族后来被有条件地释放,之前背叛后唐的奚人首领则被斩首。
这同样是个步兵在士气高涨,统帅身先士卒,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状况下,可以正面击溃契丹骑兵的例子。
那么后唐军,在什么时候打不过契丹呢?
后唐军最惨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就是石敬瑭叛乱,然后请耶律德光支援,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上缴大量绢、银为贡品为代价。当时张敬达围攻石敬瑭的晋中,同样是筑长垒围困,但是连日大雨,冲垮长垒,使得围困缺乏效果。
后来契丹军来了,先是用少量骑兵引诱后唐军,张敬达轻敌,以步兵追击,渡河时,契丹军半济而击之,然后将后唐步兵、骑兵一分为二,各个击破,后唐军死伤惨重,退至大营死守。然后契丹军骑兵绕后,绝其归路与粮道,围之数重,最终粮尽,杨光远投降,而张敬达选择自杀殉国。
后来石敬瑭军向洛阳进军,李从珂全家自焚,后唐灭亡。
可见,契丹军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设伏,诱敌深入,然后伏发,趁敌半渡而合击之。再断其归路与粮道,使其粮尽。这是中原军队最害怕的。
不过这也是中原历代经常使用的战术,从郑庄公、韩信就开始用,慕容垂、拓跋焘、李世民也经常使用,不算游牧民族天赋。而且可见并不存在游牧民族对中原的降维打击,中原军队在强有力的指挥,高昂的士气,充分的训练,严明的纪律下,完全可以做到在中原主场击败契丹军的,即使是步兵也能击败骑兵。
宋朝其实在与契丹作战中,并没有那么不堪,宋朝也获得过许多类似后唐的胜利。
宋朝从太祖、太宗再到真宗澶渊之盟前,契丹军同样多次入寇,但也在攻城战和野战多次败给宋军。
最著名的就是太宗时期,著名的杨家将杨业在雁门大破契丹,杨业与潘美合作,杨业率骑兵出其后绝契丹归路,然后与潘美前后夹击,大破契丹。
还有一些攻城战,守军将领恪守忠义,顽强抵抗,军民一心,用强弩、火油等武器打击契丹军攻城部队,契丹军久攻不下,疲乏不堪,然后援军与城中军前后夹击,大破契丹军。
还有著名的宋太宗灭北汉,围攻晋阳时,宋军就伏击并击退了契丹援军,使得晋阳援军断绝,促使刘继元投降。
宋军最丢人的那些战役,大多数是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主动进攻的战役。宋军就输在后唐军同样害怕的契丹骑兵切断粮道,幽云十六州山地崎岖,交通不便,补给困难。赵光义两次试图收复的战争中,都发生一开始进军顺利,城市投诚,但是后来因为补给困难,被迫后撤修正的状况。
然后因为宋军缺乏有效配合,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而且撤退时缺乏纪律,没有结阵而行,导致契丹骑兵追击,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宋军大惊,溃散,溺死战死者甚众。
还有就是因为将领之间不和,比如杨业悲壮的陈家谷之战。当时宋军正在把收复州县的百姓内迁,杨业断后,认为用骑兵居中,弓弩手埋伏在两侧,据险而守即可。然而王侥认为杨业按兵不动有异志,强迫其出战,于是杨业含泪从命,嘱咐大军一定要守好谷口,若敌军追来,则伏发,与杨业一起合击之。
然而杨业寡不敌众,被击退,但是王侥贪生怕死,偱走。杨业退至谷口,发现大军已退,仰天长啸,随后与敌人血战到底,壮烈牺牲。
其实这不光是宋朝体制的问题,之前五代军人政权也遇到过。
后晋石重贵派杜重威北伐,然后在桓州同样被契丹骑兵绝归路、粮道,前后夹击,粮尽投降,当然主要也是杜重威这货贪生怕死,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后来投降,也想像石敬瑭一样投机一把,当个儿皇帝。
后周世宗柴荣,无论人品,还是军事才能都是典范的程度,但是攻打北汉时,虽然打赢了巴公原之战(高平之战),但是继续北进,北汉军坚壁清野,补给困难,劫掠民众又造成不满。加上契丹骑兵一边引诱后周军出战,然后趁虚烧其粮草,导致后周军因为补给不足被迫撤离。可见有英明的统帅、纪律严明的军队,也难以克服地理与骑兵绝粮道造成的补给问题。
后来赵光义能灭北汉,主要就是因为长期和平发展,兵精粮足,加上之前赵匡胤迁移北汉人口,这种物质上的压倒性优势造成。
其实,中原与游牧交战的得失,历朝历代都有总结,续资治通鉴长编里也有,里面提到宋太宗时期群臣讨论,认为汉、唐时期,匈奴、突厥都没有造成契丹这样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匈奴、突厥攻城不克,退则被绝其归路,所以不能进取中原。而契丹有了很大的发展,学习汉族王朝制度,能够有这样的危害。
对付契丹人,解决途径包括:选拔精壮,淘汰老弱;边境屯田;组建善战、熟悉地形的边民弓箭手部队;重金收买和契丹敌对的部落,分而治之等。
赵光义自己在吃了两次亏之后,认为对付契丹,就应该防守。认为应该把边境堡垒减少,集中兵力防守;敌人入侵便坚壁自守,不要出战,敌人退去也不要追;要多驻守一些弓弩手,用弓弩削弱敌军;若是少数敌人来袭,则各路兵马合击之。
赵光义还吸取五代经验教训,认为五代边患,主要是因为石敬瑭等不忠不义之人担任边境的节度使,与契丹勾结,文官节制武将军权,派遣忠义之人担任边境将领是他的解决方案。
总之宋朝军事上对契丹,并不像刻板印象那样,对后唐乃至五代有倒退,相反,这是地理局限难以克服的问题,宋军和后唐军都在内陆作战有击败契丹人的实力,但是在边境就面临补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