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拾珍丨钱瘦铁刻“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刊头题字:辛尘
第
20
期
8月1日,正在火热进行中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先是在奥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成功晋级决赛,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2小时后,在决赛赛场上,他又跑出9秒98,再次突破10秒。在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国观众,沸腾了,无数网友为“中国速度”赞不绝口!
其实,和其他选手相比,苏炳添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田径圈公认短跑的黄金身高为1米80到1米85,而苏炳添只能算“小个子”。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一直刻苦训练,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在公开的视频上来看他从压腿、拉伸到高抬腿,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甚至在适应跑道的起跑训练中,他还拿着卷尺反复测量起跑器到起跑线之间的距离,要求精确到毫米,可以说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宋儒汪革有句话叫“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吃苦,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就像苏炳添这样,日以继夜,一丝不苟的朝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前进,“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这句话也被不少文人喜欢,民国艺术家吴昌硕就曾画过这样一幅主题的画。
也有不少篆刻家以此句入印,像清代篆刻家林皋就刻过一方“咬得菜根百事可为”,近现代篆刻家钱瘦铁也刻过,金石君比较喜欢钱瘦铁刻的,所以今天搜罗出来,跟大家一起品读品读。
印文: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作者:钱瘦铁
尺寸:3.9x3.8cm
这方“咬得菜根百事可为”八字朱文印:此印可见字法、章法、刀法均出于吴让之。全印八字分三行,首行两字,避免字少画空,因而“咬”字用繁体,“得”字有的笔画延伸,显得印面不空;另外两行都是三个字,各依字笔画多少而均匀分配,用刀老辣,苍劲有力,线条笔意十足,整个印面的布排舒展大方、安排有序,宛如展开的海面,波伏浪涌,无止无尽,充满了内力与张力。
那么,话说回来,钱瘦铁缘何刻出此印?想必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瘦铁其出身寒门,父亲只是个租田的普通农民,家境也不宽裕,14岁的他被送往苏州当学徒,有幸结识了一大帮子的贵人,在贵人的帮助下,天资聪颖的他勤学苦练,不断探索,最终在篆刻界名声大噪,并与吴昌硕、王大忻并称“三铁”即苦铁、冰铁与瘦铁。
其实,不管是从事任何行业,都要有“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的精神,才可为自己挣扎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