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彦先生甲骨文书法浅谈

知常明变,追本溯源

孙淑彦先生甲骨文书法浅谈

文_李志宏

Painting style interpretation

[画风解读]

孙淑彦

学者,广东省揭阳市人,一九五一年生。从事博物馆工作三十年,历任揭阳市博物馆、揭阳市丁日昌纪念馆馆长。长期从事文史、潮学、书画研究,出版史学专著八种、潮学专著十二种、散文集三种、书画研究专著三种、书画作品集十二种、主编和选编著作二十多种,近年有《孙淑彦文字集》一套十二册。

吾粵有研究古文字之传统,简琴斋、邓尔雅之后,当称容、商二家之专精,其门人继承文脉,风雅不绝。吾粤东亦有重书画诗词之传统,罕有人敢窥探古文字一途,盖曲高和寡,非志气坚定、苦心焦思之通人硕士,涉之不深而难得收获。象贤书房孙淑彦先生为吾粵东文化学者,曾任揭阳博物馆馆长,其研究遍及潮汕文化诸方面,出版著作有《孙淑彦文字集》等三四十种,先生 “唯以学问一途为至途”,余登先生之门,以学问之事请教,先生言论恒出众人意表,数典羗故,博综若是,所引者不出经典绳墨,见先生家中图书满架,绕墙而立琳琅满目,诚如前贤之联语所云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先生笔耕不缀,少得神仙之闲暇,可称为富贵之家。
自古学人,必有其生平得力之处,境候既成,遂能羽化气质,变化从心。先生幼承庭训,于诗文书画勤学不倦,其诗取法江西派之古雅,不作规摹趋步之陈迹,兴之所至,涉笔而成。先生隶书有得古人处,也多是自家意造,所谓观千器然后识剑,先生隶书源于古风而有自家面貌,可称善学者也。先生多以隶书作楹联,体势伸展,收放自如,劲秀沉着,古色灿然。先生山水画有逸韵,文气浓郁,先生最得力处在于考据一途,为作《丁日昌先生年谱》与《曾习经年谱》,立破万卷、博极群书,用心寻检,繁征博引,纤悉毕具。近年来先生好甲骨文书法,曾录《甲骨文常用字》作案前查检之用,读其序言可知其学甲骨文之由:“数年前友人所赠罗雪堂书撰《集殷墟文字楹帖》,喜其书体古朴生动,遂伏案临摹”。先生博览诸家甲骨文书作,精读董作宾、简琴斋、潘主兰诸家之集字图录,以为诸名家取舍虽异,终不失绳墨规矩,皆能“力求用毛笔写出刀意而不失笔力”,又叹其“因各人资质和所下功夫不同而成就有异”,于是心追手摹,常行精进,以书写而论,先生认为“甲骨文书法之难,在于要通过毛笔写出刀意而不失笔力”,诸名家或着意于整饬,近乎美工;或师心自用,类于自由体,至于用笔粗糙,结体狼藉者,尤不可取。福州潘主兰甲骨取第二期之谨饬与第四期之劲巧两路,千篇一律,稍嫌寡味,名家尚且难以避俗,何况今人?甲骨文之难,非独书写为难,识字为难,用字尤难,先生用字必究古训,以千二文字为基础集诗联,当有《说文解字》、《尔雅》、《文字蒙求》、《汗简》、《释名》诸书辅助,知古文,初文,假借之规律,作书方能纯粹泽古。
古今异文,其隔阂莫过于假借,如“国”字以“或”代替,“皮”作波、披、破,“莫”作摩、磨、谟等。又有同形异字一类,如谛、禘借用“帝”,帝与旁又有同形态字。先生集字诗联不主张造字,常见借字如“糊涂”之“糊”借“壶”,“事”借“史、吏”等,依据六书之法,从不臆造生字,据形释义,反复参稽,取舍合度,求真善美。先生曾见市肆有甲骨文集千字文一类书籍,以为不可取,若以偷梁换柱之伎俩集甲骨千字文,必贻笑大方之家矣。余曾与先生探讨借用金文字一事,若有不可得之字,可以钟鼎铭文化为甲骨文字,吾粵商老也常见不可得之字,造之而阐明,也无伤大雅。先生不以为然,以为甲骨文、钟鼎铭文之间,偶有相通,固非一脉传承,若借用钟鼎铭文之字为甲骨文则类四不像。集甲骨文成诗联者,必定博览典籍,精通古文字学之进化渊源,知常明变,迥异于依样画葫芦之行径。
先生尤注重一字多形者,岁次丁酉盛夏,先生戒烟期间,有感于读书写文不能集中,为戒烦躁,故“检出拙著《好行小慧》一书,用毛笔抄写于八行笺,每纸一联。不久竟得六百纸。又以马如森先生《甲骨文书法大字典》为粉本,每字一纸,以朱墨书之,僻字不录,以半月之力,不觉亹亹盈册,共得八百字。倩人装裱成册,标曰《甲骨文常用字》,供居平查阅、展玩也”。(见《甲骨文小引正稿》)。先生最为用心者,乃集甲骨文福字,繁简不同,形态各异。先生之夫人己亥猪年恰为花甲之庆,先生戏书朱墨甲骨文六十枚不同福字贺之,又见其十米小手卷《百福骈臻》,所书“福”字一百个,字形各异,叹为观止。

余观先生甲骨文书法,以为其特点有四:

一曰透过刀锋写笔锋,笔力是举方通达。刘鹗称甲骨文为殷代之刀笔文字,以刀代笔,有别于书写,契文瘦劲,起笔和收笔多以尖为主,诚如东坡书评所云:“字外出力中锋棱”,余观先生所作契文集联,以对称平衡为要,形态端庄,纵有倾斜也不失肃穆典重之风。先生曾云,甲骨文当求笔力,杜甫诗云:“书贵瘦硬始通神”,以此衡量甲骨文之优劣,未尝不可,瘦硬之度最难把握,不宜偏轻偏重,瘦者,线条细小之谓;硬者,笔力坚挺之之称,先生契文书作通此两端,乃是正道。若瘦而不硬,则如羸弱病夫,奄奄无生气矣。先生书作类契刻之冲刀,笔画中部较起笔收笔略粗,点线不论长短,笔笔中锋,已成法则,心手模追,于跌宕处求其风韵,于瘦硬处成其遒劲,明乎此道,庶近于先贤也。甲骨文亦有肥腴者,如帝乙辛时期之《田于麦麓刻辞》与《田于鸡麓刻辞》,两刻辞收笔锋利而有别于三代铜器铭文,较之《大龟四版》而优劣自见。审美多样,非唯瘦硬为美,曾见《南史》有沈昭略一语“瘦已胜肥,狂又胜痴”,厚瘦薄肥,过犹不及,恰如其分者为美,先生书甲骨文书法大字,又多有肥腴之笔,起落爽劲,铁画银钩,别有一番趣味。
二曰朱砂墨、熟宣创作,追求原始状态。余曾于烟台王懿荣纪念馆见甲骨旧物,其边缘有朱墨痕迹,始知古人有先书后刻之传统,后闻刘公正成先生云,契文之初必有先朱丹,又列举排列习字之契文片段,始知古人于此道精益求精,若现代人临帖一般。朱墨书写为避差错,次求美观,而朱墨者,民间有朱砂辟邪之传说,经艺术加工,甲骨文之线条更为独特,以其用笔无提按,形式多均衡,略显平淡,朱丹颜色艳丽夺目可弥补此不足。先生以朱砂于白纸金纸书写,新颖美观,别开生面,书契之特殊艺术性得以凸显,更彰显其独特之审美面貌。
三曰追本溯源,取法乎上。先生常取简洁之甲骨文字集联,以文字进化史而论,甲骨文并非最古老文字,商代有陶文,铜器文和玉器文,惜字迹寥落,难成规模,可惜者,甲骨文字较多,自成独立体系,董作宾先生从功用之角度将甲骨文分为十类,第十类为书法,为研究之需要,又断代分为五期,如雄伟、谨饬、颓靡、劲峭、严谨,历览各时期甲骨文,结构虽异,终不离对称平衡。先生熟读古籍,悉知其流变,如简琴斋集联取法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丁辅之集联以簠室殷契类纂为范本而成自家体态,先生则以马如森教授所撰《甲骨文实用字典》为蓝本,借鉴参考潘主兰甲骨文联,嫌其刀味过浓,故力规避之,又临罗雪堂《集殷墟文字楹帖》,不喜其金文味,追本溯源,从一千契文中去粗取精,突出其重要特点,化诸腕下,笔情墨韵,自有朗朗风神。
四,章法布白整饬为主,单字自由而不违规矱。先生书甲骨文,其章法以整饬为主,观其文字上下文则参差错落而有序,行气跌宕茂密而别具奇趣。今人多变乱笔法,狼藉涂抹,美其名曰创新,实非正道。凡一种字体,当明其法则,求真追正,创造应以美观作前提,舍此难求其成也。先生又集甲骨文成吉语,片纸之间,精美典雅,此乃基于传统之创造,定能嘉惠后学也。
麦华三先生在《岭南书法丛谭》一文中对宋至民国广东书家特点概括为:重气节、重学问、不求闻达、富创作性。时过境迁,书界重学问之传统式微,而孙淑彦先生之治学乃承岭南之传统文脉,踵武前贤,笔耕不倦,严谨治学,淡泊处世,先生作书画以自娱为先,悦世其次,作书甲骨文,知音必然稀罕,先生又嗜好功夫茶,曾集茶联一百副,以隶体书于彩笺,评书生所好有:“享受茶香琴韵;饱尝竹露松风”,自评有“四壁图书供笑傲;一窗风雨读茶经”,而“如今心事归平淡;写字食茶读老庄”则类陶元亮归隐之乐,余谓先生,淳朴大学者,本色是书生。
(己亥正月于深圳宝安)

一起学篆书

篆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

(0)

相关推荐

  • 临写董作宾先生甲骨文楹联

    X == 临写董作宾先生甲骨文楹联 == 前些日子整理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便逐步认识到,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结字取法简省,即多为尽量少附加偏旁的多义字.笔法朴素简洁,流畅有力度.有弹性,直划坚挺 ...

  • 【中国篆书百家】陈则威书法作品展

    陈则威,市管专家,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博物馆特聘书法家,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副秘书长,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河南省青年书协理事 ...

  • 性灵之旅 | 序——晋书唐草淋漓笔(文 /孙淑彦)

    刘楚汕(1963-2019) 揭阳市揭东区霖磐镇桂东村人,霖磐镇文彦中学教师,自署岭南榕水人家,爱好书画,书法艺术秉承"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念. 曾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 ...

  • 魏启后谈书法 | 浅谈草书的学习

    前言 由于书法艺术风格上的多样,因此在认识上也是多样的,不应该强求一致.但是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认识之间,也还存在着是与非.好与不好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又是必要的. 关于学习草书,平时与爱好 ...

  • 王蕴智丨浅谈甲骨文及相关古文字书法的临习与创作

    学/者/风/采 王蕴智,1991年吉林大学考古学古文字专业博士毕业,1992年起任河南大学汉语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起任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省重点学科及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其后又分别担任考古学. ...

  • 浅谈书法之笔法(五)&折钗鼓

    笔者只写干货,务虚的长篇大论就按下不表. 姜夔<续书谱>云:"折钗鼓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先看几张法帖的图片. 玄秘塔碑摘选 勤礼碑摘选 怀仁集王字圣教序摘选 线 ...

  • 浅谈颜真卿书法在元代“没落”的原因

    李一帆/文 自晚唐以降,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开辟了"二王"之外的另一条传统书学路径,其书法风格被人称之为"颜体".后人普遍认为颜真卿是人品与书品的高 ...

  • 书法艺术自我之觉醒——浅谈魏晋时期书法思想史

    刘文林/文 [摘要] 艺术形式的表现与艺术品.艺术家,都与所处时期的思想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书法也然如此,解读书法艺术本身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去探寻书法艺术的源泉.因此,研究书法不仅要研究技法,更重要 ...

  • 浅谈书法中的收放开合与轻重显隐伸缩艺术

    摘要:本文我就书法艺术论述了汉字的收放.开合.轻重.显隐.伸缩等艺术规律性,以此来探索书法教学的技巧,从而促进书法教学的提高. 关键词:书法:收放开合:轻重显隐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字,但基本上分两 ...

  • 费公新我书法和太极拳艺的契合关系浅谈

    --祖父费公新我书法和太极拳艺的契合关系浅谈 启功先生在评价祖父费公新我的书法时,有诗曰:"新翁左臂新生面,草势分情韵倍长".其中提到了几个书法美学上的概念: "势&qu ...

  • 浅谈古字画鉴赏之古书法

    自古以来,我国书法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革创新,在字体上总的来说,从繁到简,方便日常使用.从艺术角度上却是变化越来越多,风格风度多彩.从研究角度上,中国书法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篆书&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