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7(四)郭子仪闪亮登场(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十二月十五日,高仙芝与封常清退到陕郡,十八日皇帝就下诏,让监军边令诚军营中阵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仙芝与封常清多年来南征北战,屡立奇功,是帝国功勋卓著的宿将,也是帝国十大元帅级别的高级将领,如此赫赫威名的传奇大将,转瞬间晚节不保,就此谢幕,后人每读史至此,难免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在史书的记载里,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结局,是由于边令诚老是越权瞎指挥高仙芝,高仙芝不理他,导致边令诚怀恨在心,打小报告给皇帝,皇帝误信谗言才杀死的高仙芝和封常清。

然而,这种记载更多的是出于后来肃宗一系掌握了话语权后,为了突出新皇帝的高大上,而对关键事实的刻意模糊

然而,只要我们稍微用常识做下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高仙芝与封常清何等的劳苦功高,以他们在洛阳之战中的表现,上了军事法庭宣判,只怕也难免死刑。

我们可以想像,当封常清、高仙芝部迅速溃败,转瞬间退守潼关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唐明皇会何等的震惊、惶恐与愤怒。

叛军从范阳南下到黄河,一共八百里,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用了二十三天,渡过黄河以后,从开封(陈留)打到潼关也是八百里,到处险关大河,结果居然只用了十三天!

叛军边打仗边走八百里,居然比不打仗走八百里还快得多。这是因为,不打仗的时候,叛军狮子搏兔,犹用全力,那些两条腿的步兵,高级官员慢腾腾的马车,后勤运粮的队伍,都会跟着。到了与敌接触的战场,先行的都是前锋精锐骑兵,而就是这么点前锋,就足以让唐军的三道防线,像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丢人啊,丢人啊,就是派出去十万头猪,也不过这个效果啊!

皇帝组织河南三道临时防线的目的,固然是为了节节抵御,迟滞和延缓叛军,皇帝对于丧师失地,当然也是有充分的准备的。可是,这也绝不意味着皇帝要把离首都近在咫尺的潼关当成抗战前线。

皇帝在十二月六号颁布的告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动员书里,很明确的表达了,皇帝对于当前部队的所有调遣的目的地,都是洛阳,皇帝的所有战略部署,都是冲着在洛阳与叛军决战去的。

因为洛阳是帝国的主要物资存储基地,洛阳的含嘉仓,存储了帝国的主要战略物资的一半(粮食、衣物与货币)!一旦丢了洛阳,就意味着叛军得到了充足的战略物资,也意味着叛乱的长期化不可避免。

军事上的失利,给帝国的政治中枢带来了极其巨大的冲击。帝国的首都,到处都是官,一扫把扫过来,只怕都能扫到三五个处级干部,这其中,有数不清的郁郁不得志的人,数不清的心怀不满的人,数不清的投机分子。

叛军进展如此迅速,多少会给人以保不齐要改朝换代,至少也要来场朝廷大地震的感觉。在大量投机分子的蠢蠢欲动下,帝国上下人心惶惶、暗流涌动,各种潜伏已久的政治矛盾也随之发酵,混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开始了上蹿下跳搞串联。

对于皇帝来说,此时不经正式审判,发挥皇帝的特权,利用政治绝对可靠的太监监军迅速阵斩高仙芝与封常清,固然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在山雨欲来的局面下,通过铁腕动作整肃纪律,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反对者的意图。

一代新人换旧人,有人谢幕就有人登场,我们按下首都风雨欲来的局面不表,来看下另一条战线——山西战场。

第二节介绍了帝国的出事战略:河南战场节节抵御,迟滞叛军主力,山西战场火速出击,最快速度肃清山西叛军、反击河北。唐军负责山西方向的进攻重任,完全交给了朔方军区的部队,而此时率领朔方军的统帅,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传奇名帅郭子仪。

郭子仪是靠“武举”考试进入帝国军队的,在帝国的国情里,靠参加武举考试从军的,自然不会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郭子仪从基层干起,在军队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终于混到了朔方军区的一个分军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九原郡都督、九原郡太守),还在军区军委里给了一个军部级的职称(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郭子仪已经58了,回家为去世的母亲守孝也快一年了,按照他的年纪和级别,如果没有这突如其来的战乱,大概率就要以军部级的待遇享受退休生活了。他从一个基层军人,混到军部级的高度,实在也称得上是无比成功的人生了。但是如果郭子仪的人生就此定格,我们后人也大约只能在历史的夹缝中找到他的名字,了解些许只鳞片爪的事迹,断不会成为今后那个无比辉煌,在中国人中几乎家喻户晓的巨星级别的人物。

帝国的舞台就是这么的精彩而又残酷,高仙芝、封常清这样的传奇将领悲惨谢幕了,郭子仪这样新的巨星却趁时而动,冉冉升起在历史的星空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