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越震撼的《寻乌调查》
如果有什么要推荐给年轻人,推荐大家读读毛主席的《寻乌调查》。
最近在做几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于是就找到了《寻乌调查》,说来惭愧,大名鼎鼎的《寻乌调查》还是第一遍读,越读越震撼,这才叫田野调查啊。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得到壮大的时刻,毛泽东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隐忧,他说:
“斗争的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了,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在山上。”
当时党内有些同志存在“本本主义”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存在许多错误认知,这样就影响了对革命形势的估计,并且,3毛泽东还遇到了几个自己觉得还没弄清答案的问题:
1、为何在农村合适的政策,在县城推行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2、当时的商业状况到底如何?
3、别人记载上有“卖妻鬻子”的话,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有多严重?……
为了找到问题的准确答案,1930年5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部攻克赣州的寻乌县城后,决定在这个三省交界处开展社会调查。
毛泽东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表,要求战士们对寻乌群众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几天后,毛泽东在会上问战士们调查得怎么样了,他就调查的方法与大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样的会议在三十几天的时间内开了二十多次。
毛泽东认为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观花”可以迅速了解事物的概况,但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下马看花”虽然耗时多些,但能看到事物的内部,发现问题的本质。扎实的社会调查是不能用“大概”来敷衍的,要靠事实说话,靠数字说话。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毛泽东带领士兵们投身到了“下马观花”的调查中。毛泽东一边召集本地干部、农民、商人等各界人士密集开展调查会,一边抽空进行实地访察,深入田间地头,在与群众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
细节到当地人的发型变化、海鲜店的冷热门货物品类,甚至精确到6个留洋学生里,有一个是英国走过一回不算留学的,有一个是日本买了张文凭的,样样巨细靡遗。
为了这份调查,他深入群众中间,经常故意输钱给老乡,让他们放松下来、开口讲真话。之后的这份《寻乌调查》把当时富农经济的真实面貌给还原出来,而且还犀利地点破了经济衰退背后,群体的根性,对其苦难与愚昧的分析,比鲁迅还鲁迅。
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收获了调查笔记几十万字,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一份八万字的报告《寻乌调查》。
《寻乌调查》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实际依据,弄清了城市商业状况,证明当时制定的在城市中“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也明确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为深化“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
《寻乌调查》很好的体现了三个道理: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只有对一件事物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才能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人在思想上,经常会出现「我即世界」、「我觉得」、「我认为」,但事实和你想的真的一样吗?
你去看《寻乌调查》的深度,直到快100年后,一篇调查报告写出那样的水平,都是罕见的。
2、实事求是,客观理性
上手读这篇报告,你会发现,内容所有的结论、观点,都有非常严谨的论证关系。不是“先有观点,然后用调查结果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让自己的思想与客观规律相符”。
这也是毛主席一直提倡的观点: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3、凡事就怕认真
这点其实不需要我多言,你自己看了就能有感受。
网上特别流行一句话叫「认真你就输了」,我非常讨厌这样的想法,哪怕它只是句玩笑话。
实际上,你认真的对待世界,最终必然会有丰厚的回报。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的一篇文章。如果要问我有大块的时间能读书的话,会选择什么书,我一定会选《毛泽东文集(全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