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河南北部一个普通县城,为何却是副省级机构的驻地,管辖3府
今天的武陟县是河南省焦作市10个县市区之一,其面积、人口是焦作市最大、最多的,但是其人均GDP方面却排在靠后的位次。可以说武陟县和河南省黄河北部的绝大多数县一样,显得是那样的普普通通。
但是在清朝的时候,武陟县和周边的县比起来却显得有些不凡,因为武陟县还是一个省级派出机构的驻地,管辖着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彰德、卫辉、怀庆3府,并且还兼管河务。
清朝河南地图上的武陟县,其名字下方有黑色横线,表示其为道的驻地
这个省级派出的机构就是正四品的河北分守道,河北道为顺治元年七月置,先驻怀庆府,康熙六年七月裁。康熙九年正月复设,康熙二十五年四月。雍正五年闰三月复设,驻武陟县,辖彰德、卫辉、怀庆3府,兼管河务。乾隆十三年,为分守河北兵备道,挂布政使司参政衔。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又加水利衔,至清末未变。
清朝武陟县志中的县城图,红圈处即为道署
清朝武陟县志中的道署平面图
“道”是明清时的省级行政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清朝,其省行政机构(省政府)由督抚、布按两司以及驿传等专务道和守巡道共同组成。总督、巡抚为一省行政长官,守巡道是省行政机构的派出官员,与督抚、布按两司共同构成了省行政机构内部的三个管理层级。
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清承明制,在顺治年间所设守巡道、兵备道员的职责,主要是对地方文武官员的监察、剿灭盗贼、操练兵马、督催粮饷、稽核兵饷修浚城池、禁革奸弊、开垦荒地、清理词讼等。后来在康熙年间经历过反复裁撤、设置、再裁撤,到雍正年间各省普遍设立守巡道,乾隆年间在数量上逐步稳定。
清朝武陟县志中对道署的记载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修撰的《清会典》记载守巡道的职责:
直省设总督统辖文武,诘治军民;巡抚综理教养刑政;承宣布政使司掌财赋;提刑按察使司主刑名粮储;驿传、盐法、兵备、河库、茶马、屯田及守巡各道,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砺风俗、简军实、固封守。督抚挈其纲领,司道布其教令。以倡各府。
由此可见“道”是位于省和府、直隶州之间的管理层级,是对省级制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推动者,督促府州县落实者,并且还有考核的职能,权限是极大的。
“道”的长官称为道员,俗称“道台”,其官品为正四品,而知府则为从四品。从官品来看道要高于“府”,在一些特殊的地区,比如山西北部的归绥道,还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其辖区成为兼具道、府双重功能的特殊行政区划。而在黑龙江省的瑷珲、兴东、呼伦三道,与黑龙江省府厅州县行政机构的配置相同,已经成为行政区划。
清朝河南省四个道的驻地
河南省的“道”在乾隆朝稳定之后,共有四个道,除了位于武陟县的分守河北兵备道外,还有另外位于其他三个地方的道:
驻地位于开封的“大梁道”“开归陈许郑道”
分守大梁道,于康熙七年正月复设,兼管全省驿盐事务,一般称“开归道”“开归河道”,雍正二年辖开封、归德、河南三府及陕、陈、许、禹、郑5直隶州。雍正六年十二月,兼水利衔。雍正十三年五月河南府、陕州划入河陕汝道,开、归、陈、许4府往属管河兵备道,改名为分守粮驿盐道。
清朝开封府志府城图里的道署
清朝开封府志中关于分守、分巡两道的记载
分巡开归道初为分巡管河道,康熙九年复设。雍正十三年五月,兼分巡开、归、陈、许4府事务。乾隆十三年,为分巡河南开归陈3府兼管通省兵备河道。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增辖郑州直隶州,改为开归陈许郑道。宣统三年(1911年)称分巡河南开归陈许郑等处兼理河务兵备道。
驻地位于陕州的“河陕汝道”
该道为分巡道,雍正十三年五月置,辖河南府和陕州、汝州2个直隶州。乾隆十三年,为分巡河南陕汝道。乾隆二十三年,加水利衔。光绪年间称分巡河陕汝等处地方驿传兼水利道。
清朝陕州直隶州志中州城图里的道署
驻地位于信阳的“南汝道”“南汝光道”
该道初为分巡南汝道,康熙九年正月置,当辖南阳、汝宁2府和汝州。雍正二年,增辖光州。雍正六年十二月兼水利衔,雍正十三年五月,汝州转属河陕汝道。乾隆十三年,为分巡南汝道兼管水利事务。咸丰八年十二月(1858年)加兵备衔。宣统三年为分巡南汝光等处地方兵备道,兼管水利事务。
民国时期信阳州志中的州城图中显示“旧道署”
今天这4个在清朝时作为省级派出机构“道”驻地的地方,开封、信阳为地级市驻地,而曾经当过“道署”驻地的陕州城、武陟县城却经历了相同的悲惨命运,陕州城因为三门峡水库蓄水而被废弃,成为三门峡市西北角的“陕州风景区”,武陟县城则在1982年,为了抵御沁河洪水,必须将老城与木栾店之间100多米的河道加宽、河堤、加固,实施了杨庄改道工程,武陟县城则成为了河道,县城整体搬迁到了沁河北岸。其间巨变令人唏嘘。
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卫星图上,武陟老县城在沁河南岸依然存在
杨庄改道工程示意图,可见对沁河改道后,河道必须要经过武陟县城
今天的卫星图,武陟县老城已无踪迹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